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村大眾報
閱讀數:
“咯咯噠,咯咯噠,咯咯噠……”日前,走進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趙寨子鎮麻屯村村外的雞舍,村民張海方正在喂著蛋雞,3000余只蛋雞,個個精神抖擻、毛色鮮亮,或啄食,或高歌。這些年來,張海方養雞養出了名堂,雞蛋不愁銷路,還經常供不應求。
“養雞比種地要掙錢多了,俺養雞非常精心,米糠、玉米、豆子,摻和樣地喂,每天還要隨時注意濕度、溫度、光照等。”張海方說起養蛋雞,滿臉笑容,一臉自豪。
張海方在發展特色經濟上很有闖勁。自從1998年養雞以來,一步一個腳印求發展,現在已成為附近村莊小有名氣的蛋雞養殖達人。
“這幾天氣溫升高了,每天過來看看蛋雞狀況,要是雞嘴巴張開了說明雞舍溫度高了,就趕緊打開吹風機降溫,說實話,俺對自己都沒這么上心。”20年的磨練,張海方已成為蛋雞養殖的行家。年輕時,張海方在家種過地,外出打過工,他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當看到外地農戶靠養殖蛋雞發了財,就有了養殖蛋雞的念頭。
經過一番考察,張海方和家人商量后,開啟了蛋雞養殖的生涯。當時,張海方手里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他踏破親戚家門,湊了幾萬元錢,在自家田里圍了1畝多地,建起了雞舍,養了500只蛋雞。張海方每天早上4點鐘就要起床拌食喂雞,定期給雞舍消毒。空閑時,還到處跑市場聯系銷路。
“那時候最難過的是養小雞苗,每天做夢都是養雞,一夜也睡不安穩,隨時都得起來查看溫度。”張海方回憶,“剛開始時,由于技術和經驗不足,走了很多彎路,賠了不少錢。后來,俺和俺媳婦就專門到外地走訪專業養殖戶,上門學技術,為自己發展蛋雞養殖打基礎。”
經過幾年的努力,張海方夫婦不僅熟練掌握了蛋雞養殖管理技能,還將養殖場逐步向綠色化養殖模式邁進。
“鎮工作人員經常下來指導,對雞舍通風口、排水渠、保溫設施等進行檢查,”張海方介紹,“有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幫著給俺整改,俺現在的雞舍越來越標準化了。”
不僅如此,為了生產高質量的雞蛋,張海方在蛋雞的養殖過程中,以中藥預防和控制為主,不亂用西藥,避免過多抗生素污染。同時,使用正規企業生產的飼料,也用玉米、谷子、米糠等進行自行配料,以保證產蛋雞有足夠的營養,實現了高產蛋率的綠色養殖,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認可。
目前,張海方的蛋雞養殖規模已達3000多只,每天產蛋300多斤,年收入可達50多萬元。
“張海方家的蛋雞長得很精神,雞蛋在附近鎮村都有名,經常有城里人開車來買雞蛋。”麻屯村黨支部書記說到,“他們說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見的。”
這幾年,張海方跟孩子們學會了如何發朋友圈,過節過年他就在朋友圈里曬自家雞舍里的新鮮雞蛋,引來了大家伙的關注,更有不少申請加好友的人。“五一期間,我來到了張海方家買雞蛋,吃著好吃,回去發了個朋友圈,不少人問我在哪里買的。”趙寨子鎮宣傳委員林桂平說到,“我在鎮上工作20多年了,張海方養雞也20年了,養得真不錯。”買過雞蛋的人回去后,又在朋友圈里發,一傳十,十傳百,引得更多的人來麻屯村買雞蛋。
張海方說,“沒想著朋友圈能引來人,直接來買省了不少人工費,價格也比走市場高一點,挺好的。”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