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黔南日報 閱讀數:
地處云貴高原東南斜坡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境內高山迭起、溪流縱橫,“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三都的真實寫照,作為典型的農業縣,近年來,三都縣不斷探索山地高效農業發展的路徑突破,地處三都縣中南部的中和鎮,積極響應縣委政府的號召,大力發展產業扶貧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百香果產業,為當地群眾開辟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
“連山果兒香四溢,千果萬果壓枝低。”金秋時節,走進三都縣中和鎮仙橋村百香果種植基地里記者看到,兩百多畝百香果枝葉繁茂,如一張張巨大的綠毯,覆蓋幾座山頭。綠葉底下,大小果實掛滿枝頭,微風拂過,飄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基地里,十幾個村民正忙著采摘百香果,只見她們人手一個小桶,在藤蔓底下來回翻找著已經成熟的果實,有說有笑,一片歡樂繁忙的豐收景象。
“這個老板家果子熟了,喊我們來摘果子,一天八十塊錢,在這里我們一年四季都有活路做,栽苗、鋤草、施肥、摘果等,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門口也能掙到錢。”正在基地里采摘百香果的村民曹恩梅笑容滿面地跟記者說。
曹恩梅口中的“老板”名叫潘常福,幾年前卻還是一個“愁發展”的普通群眾,雖然在當地做一個小屠夫,但是家中十幾口人,開支較大,生活并不富裕。不屈于平凡生活的潘常福一心想著另謀出路,尋求新的發展,過上更好的生活。
近兩年來,中和鎮結合當地氣候資源和市場需求,認真謀劃,因地制宜地在全鎮發展百香果產業,這一決定給身處迷茫中的潘常福帶來了新的希望。
百香果又稱雞蛋果,學名西番蓮,種植適應廣、粗壯易長、無病蟲害、抗熱耐寒,喜歡陽光充足、氣候溫和的環境,適宜種植于排灌條件良好的坡度較小的坡地或旱地。
“剛開始政府來講我就報名了,政府免費地發放幼苗、水泥柱、鐵絲。我相信政府選擇肯定沒有錯,跟著政府干,一定能干出一番事業。”潘常福堅定地說。
為了讓百香果產業落地生根、不斷發展壯大,當地政府采取“公司 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實行“五統一”管理,即統一技術、統一種苗、統一物資供應、統一收購、統一銷售,消除群眾的后顧之憂。同時,選派農技人員深入山間,現場進行技術指導,打通農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中和鎮百香果這個項目,鎮黨委政府很重視,這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農技部門、農技干部全程跟蹤參與管理,指導群眾栽苗,以及在田間的搭架子、剪枝,農技部門全程參與,為群眾搞好技術服務。”中和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韋學錦如實地跟記者說。
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2017年,潘常福以每畝500元/每年的價格承包了村里面的60畝荒地,開始了百香果種植之路,他的這一決定,得到了一家老小的支持,當年春天,家中8個勞力在荒山上斬荊棘、挖土坑、搭架子、栽幼苗……每天早出晚歸,足足忙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打好百香果種植的“開頭”。
“家和萬事興”,除草、剪枝、施肥……一家老小齊上陣、齊心協力,經過半年多的精心護理,2017年秋天,潘常福一家的百香果基地迎來了豐收,由于果兒大、顏色好、口味佳,剛上市的百香果便供不應求。
“我們百香果熟了,我們召集群眾給我來摘果,一天十個人,摘得兩千斤左右,那么當天就賣到三都、獨山這些,每天都是當天處理完。”站在基地里望著一片片果實累累的百香果,潘常福笑得合不攏嘴。
嘗到甜頭的潘常福2018年便把百香果種植面積擴大到280畝,按每畝3500元計算,預計產值98萬元。
在中和鎮,像潘常福這樣通過百香果產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貧困的生活現狀的群眾還有很多。據了解,中和鎮百香果項目總投資871.21萬元,實施百香果種植面積1700畝,第一年產百香果340萬斤,實現產值1020萬元,項目覆蓋11個村,涉及群眾194戶903人,其中貧困戶171戶799人。百香果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個亮點。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