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甘肅省漳縣堅持把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作為助推精準脫貧的核心動力,立足縣情實際,充分利用天然草原面積大、蜜源植物豐富的資源稟賦,因時制宜扶持發展中華蜂養殖產業,通過“政府謀劃推動、科技服務支撐、群眾抱團發展”等方式,大力發展中華蜂養殖產業,引領貧困戶通過勤勞雙手擺脫貧困。
目前,全縣已發展中華蜂養殖協會1個、中華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1個,注冊“立橋山牌”、“漳東夢牌”等土蜂蜜品牌9個,帶動貧困村65個,發展中華蜂養殖戶2850戶,帶動貧困戶1920戶,蜂群規模達3.35萬箱,年產蜂蜜17.6萬公斤,實現產值2010萬元,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甜蜜路”。
緊盯科技培訓抓服務
漳縣統籌10個合作社建成中華蜂養殖技術示范基地4個,強化實用技術人才培養、開展技術推廣實訓,將傳統的中華蜂土法養殖(“殺蜂取蜜”)轉變為活框養殖,對蜂箱木料材質、規格尺寸、蜂王品質等都作出了精確要求,通過技術升級,提升了蜂蜜品質和產量。堅持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邀請國家蜂產業試驗站專家和技術人員到鹽井鎮立橋山村及前進村、東泉鄉黃河村等土蜂養殖基地對蜂農進行養殖技術培訓。建立人才聯系幫帶機制,充分發揮中華蜂養殖人才示范帶動作用,采取“人才+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積極引領有意愿的貧困戶參與中華蜂養殖。組織技術骨干赴各鄉鎮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將培訓班舉辦到養殖戶家門口,讓養蜂農戶學到人工育蜂王、分箱技術等科學養殖“真經”。組織相關人員赴兩當和岷縣養蜂基地“取經”,將學成歸來的學員組成中華蜂養殖技術服務隊,針對養蜂戶開展養殖技術上門服務。
目前,已舉辦各種形式的中華蜂養殖培訓班20余期,培訓農戶5800余人次,其中貧困戶3430人次,發放中華蜂養殖技術資料9500余份。
緊盯產業鏈條抓效益
該縣采取“協會+合作社+貧困戶”、“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積極動員組織貧困戶發展養蜂產業,實現聯戶養殖、訂單生產、統一裝罐、統一收購,并拓寬超市、電子商務等銷售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鹽井鎮成立1個中華蜂養殖協會和9個中華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創立立橋山、甘彎寺土蜂養殖基地,注冊“立橋山牌”、“甘彎寺牌”2個土蜂蜜品牌,對會員蜂產品統一收購、包裝、銷售,打造全產業鏈式養蜂產業,養殖規模從2016年底的90多戶發展到現在的450余戶1030余箱,其中貧困戶110戶。東泉鄉成立了中華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先后在林泉村、本本灣村、黃河村、土司門村建成“雙育雙富”扶貧車間4處,打造甜蜜產品交易中心、蜂產品體驗店,形成以培訓、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扶貧產業鏈,帶動全鄉9個村300多戶農戶(其中貧困戶80余戶)發展養蜂甜蜜產業。
緊盯貧困群眾抓增收
該縣緊緊圍繞貧困戶增收目標,搶抓甘肅省特色產業發展機遇,通過加大資金扶持、組織能人培訓、邀請專家授課等形式,扶持壯大中華蜂養殖產業。堅持“到村到戶”原則,強化項目資金支持,今年已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和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646.5萬元,帶動11個鄉鎮、52個村、825戶貧困戶發展中華蜂養殖。2017年扶持貧困戶247戶,每戶引進中華蜂5箱,購置蜂箱15個,配備蜂衣蜂帽、割蜜刀、搖蜜機等機具各1套,戶均落實幫扶資金0.8萬元。2018年依托中華蜂養殖協會和合作社,采取“協會+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扶持的825戶貧困戶戶均落實養殖5-10箱中華蜂,年收入達0.5-1萬元。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