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農業上幾乎所有問題最終都體現在是否可持續。只有提升農業可持續生產力,才能有效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力的提升主要圍繞著產量展開,而片面追求高產量,使得對農業資源的利用超過了其承載力,對農業環境的壓力超過了其容量,對農業生態的沖擊超過了其閾值,帶來了很多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生態問題。我國農業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期,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農業能否振興,離不開農業可持續生產力的提升。
面對重大歷史機遇和嚴峻挑戰,我國農業可持續生產力的提升必須擺脫常規思維,從資源、環境和生態三個方面去尋找突破口。
任繼周院士等撰文論述,自然與生產的協調發展能提高生產力,農業生產必須建立在自然許可值以內以致允許農業生態系統持續平衡的基礎上。既要取得盡可能多的產品,又要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這就是農業生產力所要處理的問題。早在300多年前,英國著名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就指出,土地是財富之母,土地產出多少反映了生產力的高低。馬克思也早已指出,不能破壞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要把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養分返還土地,以維持土地持久肥力和相應的土壤生態平衡。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很多地方違背了這個規律,以致于農業生產力提升受阻,特別是不少老商品糧基地,出現了土壤耕作層變淺、土壤營養元素失調以及板結和有機質下降等問題。土壤中嚴重缺磷、鉀和中微量元素,不僅使氮肥利用率低下,土壤有機質缺乏,也影響了農業生態平衡,限制了農業增產,以致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力。
物質、能量等要素形成了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生產力,而要素之間相互耦合與互相依賴、互為載體的復合形式,反映出生產力的高低,這涉及到自然生態和社會經濟兩個主要方面。在整個農業流程中,物質、能量在每個環節上進行循環和轉換,都決定著生產力的大小。這種循環和轉換越活躍,農業系統的生產力就越高。各種循環和轉換的綜合效率,雖然受到十分之一定律(或金字塔原則)的限制,但也遵循價值增值原理。如果系統內未附在產品上的物質和能量都盡可能地循環和轉換增值,那么必然以較低的系統消耗創造較大的價值產出,假如把直接經濟價值和外部性正負價值放在一起綜合考慮,這個價值產出就更大了。
綜上所述,農業是與自然關系密切的產業,農業生產力的提升無法擺脫自然的影響,因此,我們只能“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換句話說,農業可持續生產力的提升也必須從資源、環境和生態這些自然稟賦中尋找根本驅動力。
從資源方面提升農業可持續生產力
我國耕地長期過度開發利用超過了其承載力,導致越來越嚴重的土壤退化問題。水資源方面,一邊是工程老化失修嚴重,一邊是水體污染性破壞,加上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使得農業用水的缺口進一步加大。今后,以下幾個方面應該作為主要任務去完成:一是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要平整田地,提升耕地質量,田間水利設施要配套,田間道路要通暢,要建設適宜的農田林網;二是加強技術集成創新,全覆蓋測土配方并科學施肥,提高土壤肥力,突破農業有機剩余物多環節多層次循環還田技術瓶頸,高效集成土壤質量提升技術;三是根據農產品優勢產區的分布做好水土資源的科學匹配,并做到農業用水規范化、高效化,同時采用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辦法,集成創新農業節水技術與管理體系。
從環境方面提升農業可持續生產力
目前,我國農業內源性污染加上工業、城市的外源性綜合污染導入導致農產品產地環境問題突出,嚴重約束了農業可持續生產力的提升。首先,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等的過量使用,是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次,工業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物向農村地區擴散,一些重金屬不斷危害動植物,從水、土、氣三個方面損害著農產品產地環境。今后應該圍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對耕地污染狀況進行準確監測和徹底調查,并在此基礎上落實耕地污染治理任務,同時根據耕地污染狀況調整種植業結構,集成組裝耕地質量修復技術;二是推廣糞尿分離、雨污分流,加快規模化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尤其是通過種養結合提高畜禽糞便的利用效率;三是扶持建設農田殘膜資源化利用企業及回收網點,調動農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立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推廣農田殘膜撿拾回收技術;四是針對農藥廢棄物處置研發安全可靠、簡便易行的技術和設備,構建廢棄農藥、廢棄包裝物等的存放、回收、處置系統;五是建立完善的秸稈收集、儲運體系,推廣秸稈多元化利用技術,形成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格局;六是嚴格控制農業化學投入品的使用,推廣畜禽生態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模式,推進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替代品的創新和應用。
從生態方面提升農業可持續生產力
農業是個生態產業,生態系統破壞和功能持續下降必然長期限制農業發展后勁的提升,從而影響農業可持續生產力的提升。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農業生態系統總體生態功能不斷退化,不僅農田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甚至對作物、畜禽、水產都形成了不利的影響。今后這方面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一是遏制植被退化并保護和恢復植被,提升涵養水源及水土保持能力,對于一些污染嚴重不能作為農產品產地的地區以及退化草原地區加大力度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二是發展草原經濟多元化提高牧民收入,如牧文旅協同推進,以減少過度放牧現象,實現草畜平衡,促進草原生態平衡;三是在平原農區建設農田防護林網,提升農田生態閾值,優化作物生長的周邊小生態。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