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數:
8月,驕陽似火,即使在海拔900米的重慶酉陽縣車田鄉,依舊能感到夏日炎炎。
一大早,車田村66歲的陳永桃便帶著農具出了門,到山坡上給油茶樹除草、施肥。他種植的3畝油茶樹已結出了果子,再過幾個月,果子由青轉褐,就是收獲的時節。
油茶果子長勢喜人,陳永桃心里卻有些糾結。原來,幾天前,車田鄉剛引入的農業公司找到他,希望他將自家的油茶林轉讓出來,除了給予合適的轉讓費外,他還可用土地作價入股,每年獲得保底分紅。雖然效益是實實在在的,但望著眼前這片自己管護了七八年的油茶林,陳永桃又心有不舍。
酉陽是重慶市油茶種植大縣,其中又以車田一帶的油茶最為有名。油茶果子可用于榨油,榨出的茶油素有“東方橄欖油”之稱。雖然擁有上百年的油茶種植歷史,可多年以來,酉陽油茶仍處于小打小鬧的散戶種植階段,當地村民仍以種植“三大坨”(玉米、土豆、紅苕)為主,經濟效益低下。
脫貧攻堅短期靠政策,長期靠產業。依托當地的土壤、氣候優勢,這兩年,車田因地制宜發展以油茶為主的特色效益農業,闖出了一條產業脫貧路。
然而,這條路走得并不輕松。
尋求產業
村民們幾度受挫
在陳永桃的記憶中,20世紀五六十年代,村里山坡上長有大片野生油茶林。每年白露過后,鄉親們會背著背簍上山撿油茶果子,撿來的油茶果子經脫殼、晾曬,才有了茶籽。
村民們用傳統方法壓榨茶油,整個制作過程包括烘干茶籽、碾制茶粉、制作茶餅、壓榨、過濾沉淀等七八道工序。
“那時,農村生活條件有限,一年也吃不上幾回豬肉,村民們用茶油炒菜或拌飯,就當‘抹油’。”陳永桃說。
到了90年代末,村民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便琢磨著如何能致富。聽說酉陽有幾個村靠種植烤煙出了好幾個萬元戶,村民們坐不住了,紛紛上山將坡上的老茶樹砍了,種上烤煙苗。頭幾年,烤煙效益還不錯,村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可由于長期施用化肥等原因,土壤開始板結,嚴重影響了煙葉品質。煙葉賣不起價,種植烤煙的村民越來越少。
車田鄉位于酉陽縣東北角,距離縣城75公里,和大巴山深處的眾多山村一樣,這里是典型的山區,林地多、耕地少,如何因地制宜發展合適的產業?事實上,早在2010年,鄉政府便將目光投向了油茶樹。
陳永桃還記得,那年,村里來了家農業公司,雙方協商,由村民免費將土地流轉給公司種植油茶,公司管護3年后,再交由村民自己種植。最初,村民們積極性頗高,陳永桃就將自家3畝土地全部流轉了出去。然而,油茶產業投資大、回報周期長,沒到兩年,公司老板“跑路了”,村民們大呼上當。
油茶樹填不飽肚子,好多村民又將茶樹砍掉,改種“三大坨”。
就這樣反復折騰,車田鄉的經濟發展始終滯后。2017年時全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540戶2472人,人均年純收入還不足3000元,成為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引入新模式
油茶成了主導產業
不過,還是有些村民舍不得砍掉油茶樹,陳永桃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妻子患過腦溢血,聽說茶油能緩解病情,他咬咬牙,就算再累也要讓茶樹結出果子。2016年,油茶樹開始掛果,但這榨油的過程有些心酸。這年頭,會榨油的手藝人不多,陳永桃背著沉沉的茶油籽,要搭乘好幾站農村客運才能找到最近的榨油坊。而且,古法壓榨的茶油,產油率只有20%,只夠自家食用。所以,雖然城里茶油已賣到了每斤50元,但是陳永桃家的茶油,能賣的并不多。
守著茶樹卻無法增收,陳永桃的窘況正是車田鄉產業發展的短板。毫無疑問,在貧困地區,培育可持續、效益明顯的支柱產業,是助力脫貧的重要手段。2017年,當地政府經反復調研后認為,車田鄉具有油茶生長的自然優勢,但缺乏健全地發展模式。如何實現油茶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成為鄉政府不斷思考的問題。
一次,鄉長田華強帶著干部到酉陽可大鄉考察,發現當地政府引入的酉州實業集團采取“公司+集體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油茶產業,極大地調動了村民們的積極性,僅當地吳家村一個村莊就發展了5000畝油茶。
田華強一回到車田鄉便召集干部一起座談。大家一致決定效仿可大鄉,引入酉州實業集團,采取相同模式壯大車田的油茶產業。
然而,當干部們深入田間地頭宣傳時,村民們的態度卻不冷不熱。“大家不愿把土地拿出來,害怕像之前那樣,拿了土地又看不見效益。”田華強坦言,這歸根結底,還是村民們沒有信心。
干部們繼續給村民做工作:“鄉親們,新模式是業主以資金入股、村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集體以資產入股,組建基地合伙種植油茶。在油茶見效前,為保障大家的利益,公司每年給予固定的保底分紅,油茶見效后,所得收益再按照公司、農戶、集體6:3:1的比例進行分配。”
見村民們還不明白,他們又掰著指頭算賬:“盛產期后,每畝油茶的收益在4000元左右,若按照30%給大家分紅,每畝地最少也能分紅1200元,比種植‘三大坨’劃算多了。”
聽到這里,村民們陸續松了口。經過協商,酉州實業集團決定在車田村打造全鄉第一個油茶示范基地,貧困戶庹漢興來勁了,他將自家5畝土地入股到農業公司,又在基地打工,負責油茶苗的栽種、管護等。去年,算上務工收入和保底分紅,他一共掙了2萬余元。“這實實在在的效益讓我們對產業發展有了信心。”庹漢興高興地說。
縮短見效周期
掃除脫貧“攔路石”
車田鄉的老品種油茶自栽種后6年投產,12年后進入豐產期,畝產最多可達3000斤。盡管引入了保底分紅機制,但相較于其他農業產業,油茶漫長的見效周期依舊是產業脫貧路上的“攔路石。”
“對此,我們主要進行了兩方面探索,一是引入新品種油茶,縮短生長周期;二是發展林下經濟,通過以短養長,增加村民收入。”田華強告訴記者。
事實上,早在2008年,酉陽縣已著手進行良種油茶的引種試驗。他們利用酉陽野生油茶這一天然數據庫,從油茶林中篩選出芽變優系作為母本,再通過多年物后觀察,待其性狀穩定后截取母本上的枝條,在不同地域進行試種,再從中選育最優質的品種。
如今,車田鄉栽種的油茶主要有長林3號、長林4號、長林53號等,他們的生長周期比老品種油茶縮短了4年,且含油量更高。
而利用油茶林間空地,車田鄉還發展起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不到30歲的游敏是村里的返鄉青年,他前年回鄉后,利用門前的油茶林發展特色養殖業,成為村里第一個養殖火雞的人。他說:“在油茶林下放養火雞是雙贏的,一方面,能為我節省租住養雞場的場地開銷;另一方面,火雞還能給油茶除草,幫基地節省用工成本。”今年,游敏一共養殖了1000多只火雞,預計年收入在4萬元左右。
對于新造的油茶林,當地則計劃利用苗間空地套種中藥材、高山蔬菜等。據初步估計,借助林下經濟,即使在油茶生長期,該鄉也能實現每畝林地超過萬元的收益。未來三年,車田鄉將在全鄉建造1.6萬畝油茶基地,帶動轄區4個村莊脫貧致富。
不過,車田鄉的油茶產業依然存在著不足:例如,在品牌建設方面還亟待突破。目前,當地一些老的油茶林依舊歸村民所有,要加速品牌建設,就得盡快將這些油茶林流轉過來,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管護,提高油茶質量。
此外,農業要獲得規模效益,完整的產業鏈是關鍵。對此,車田鄉也正與酉州實業集團商議,擬打造一條全新的生產線,投產后,將采取國際上領先的亞臨界萃取工藝提煉茶油,使茶籽出油率提高到95%。屆時,車田鄉的油茶年產值將有望達到1.5億元。
記者手記
發展扶貧產業要找準著力點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核心。近年來,重慶市以脫貧攻堅為契機,深度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了柑橘、中藥材、茶葉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為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勁動力。
然而,記者在走訪中卻發現,一些地方雖然有了產業,卻出現脫貧快、返貧易的現象。究其原因,在于產業質量不高,利益聯結方式單一,貧困戶參與發展的深度不夠。
要解決這些弊端就要因地制宜尋求合適的產業及發展模式,既要保證產業品種的差異化,又要健全體制機制,讓村民“有利可圖”。以車田鄉為例,此前之所以經濟落后,就是因為沒有找準產業發展的著力點,浪費了天然的生態資源。而如今,借助農村“三變”改革,當地村民熱情高漲,積極投身到產業發展中。其打造的油茶產業盛產期長,只要撫育管護得當,投產后可連續盛產30年。可以說,一片油茶林就能富裕幾代人。
總而言之,產業扶貧要放眼長遠,要建立可持續、健全地發展模式,讓貧困戶對美好生活充滿信心。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