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新華社 閱讀數:
6.6億袋、4萬人、5個鎮、121個村……長白山腳下的吉林省汪清縣,近年來依托自身優勢加快發展黑木耳產業。提質量、建標準、謀電商,這個“木耳縣”瞄準全國餐桌,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生意經。
木耳經濟帶的崛起
霜降前后,長白山區氣候漸冷,在汪清縣天橋嶺鎮天橋嶺村,村民沒有像以往那樣開始“貓冬”,一家家準備著明年的木耳培育,忙得熱氣騰騰,工廠車間也是加班加點,滿足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
早在1979年就被國務院授予“黑木耳千擔縣”稱號的汪清縣,地處長白山林區,晝夜溫差大,種植黑木耳有天然優勢。近年來,該縣按照“縣建標準、村抓生產”的思路全力推進黑木耳產業發展,并作為產業脫貧主攻方向,培育起一條木耳經濟帶。
走進汪清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菌包生產基地,各種現代化菌種培養、菌包制作機器一應俱全,身穿工裝的工人在流水線作業,一輛輛運輸叉車將菌包送入恒溫恒濕車間,整個生產基地一片熱火朝天景象。
“公司員工大多是當地村民,每月工資4000多元。”百益公司總經理王國光說。在汪清,像百益這樣的木耳企業還有很多。村民除了能在這里打工,還能從公司購買菌包后自己培育,自己收益。這些年,“企業+基地+市場+農戶”的模式,贏得了當地百姓口碑,也得到專家好評。
如今,汪清縣有黑木耳專業鎮5個,年產百萬袋以上村65個,全縣有勞動能力農業人口三分之二從事木耳產業,黑木耳年產值34億元。
從小作坊到標準化
汪清縣的黑木耳產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前些年,木耳品種雜,質量參差不齊,土法制菌不僅成活率低,而且環境污染重,火災風險大……汪清縣常務副縣長盧立國說,為了讓老百姓真受益、長受益,當地把目光盯在標準化體系上。
汪清縣一步步建立了黑木耳標準化體系,實行制種、菌包、技術、管理、銷售的“五統一模式”,建成45個黑木耳種植標準化示范基地,每個基地都有專職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前生產一萬袋菌包,至少三四千袋不合格,現在成品率超過99%。”富森(汪清)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洪山說。
機器除塵、人工篩選、高溫滅菌……在汪清北耳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片片經過嚴格篩選的木耳被裝進了精美的包裝袋。為了保證品質,北耳公司還設立了全省*的黑木耳檢驗檢測中心。公司負責人孫立新說,隨著質量不斷提升,國內高端木耳消費市場上汪清木耳越來越多。
目前,汪清已經成為黑木耳國家標準修訂工作起草單位,“汪清黑木耳”列入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只有成為標準的‘代言人’,才更有競爭力,更能做大品牌。”汪清縣桃源小木耳產業園負責人李浩源說。
餐桌有美味 車間有生態
打開年輕受眾居多的一些直播平臺,汪清木耳種植戶十分活躍。從種植、加工到成品的打包,他們生動有趣地“吆喝叫賣”自家木耳。有網友留言說:“饞死我了,立刻下單買回來!”
隨著電商興起發展,思路活起來的汪清農民也做起線上文章,不少人開始嘗試直播銷售,借助“互聯網+”打響品牌,拓展銷售渠道。
一片片黑木耳被端上全國餐桌,那么生產木耳的菌包去哪兒了?為了保護綠水青山,汪清縣把菌包回收當成大課題。2016年當地政府引入上海一家企業,建設木耳菌渣再生資源工程項目。
在汪清環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廢棄菌包經過處理后進入化肥池。“年處理量20萬噸,菌包制成花卉、人參的肥料銷往各地,十分緊俏。”環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斌剛說。
隨著一些生態環保項目落地,這個長白山下的“木耳縣”已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加工、廢棄物處理為一體的生態循環產業鏈,菌包培育、菌質檢測、菌類種植、菌袋回收……完整的木耳產業鏈不斷成熟。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