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西海都報 閱讀數:
黃河從阿尼瑪卿山下流過時,拐了一個大彎,造就了一片淺灘。正是在這片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淺灘上,當地人經過不懈努力,把這里打造成了黃河源頭的菜籃子基地。
11月8日,天氣晴朗,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拉加鎮暖意融融。巍峨高大的阿尼瓊貢山下,幾只雄鷹展翅高飛,在山崖之間盤旋,柏油路上小汽車不停地出入。山崖下,青綠色的黃河將河谷淺灘一分為二,河南面是拉加小鎮的街市,河北面的拉加寺腳下則是農牧民居住區。俯瞰四周,最顯眼的還是整齊劃一的蔬菜大棚。
“拉加鎮地區風向為西風,氣溫零下3攝氏度至8攝氏度。”大棚外,果洛州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顯示,這兩天拉加鎮附近氣溫較低,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已經到冬天了,有蔬菜的大棚,一定要做好保暖,沒有種蔬菜的大棚,要把篷布打開,讓太陽和風進去,讓大棚曬曬太陽。”走進7號大棚,負責人于雪山正在給兩個工作人員布置任務。
于雪山說,現有的13座溫室大棚,年產蔬菜50多噸,在河谷沃土上,這個產量應該還可以再增加。他的計劃是,讓溫室大棚在今冬好好休息,孕育肥力,等過完年重新種菜。
于雪山有種不服輸的勁頭,他想在果洛腹地的拉加鎮河谷種出更加高產的有機蔬菜。為了實現這個想法,今年4月,于雪山還在溫室大棚外大約半畝的沙土荒地試種了藜麥。7個多月過去了,藜麥長到1米。
“產量雖少,可至少能證明在海拔3000多米的拉加還有新植物是可以成活的。”于雪山說,過去的4年里,在果洛州、瑪沁縣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蔬菜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先后成功試種了30多種蔬菜,如今,大棚里種植的蔬菜有20余種。
為什么有這么多種類的蔬菜能在高原腹地的拉加鎮成活?瑪沁縣拉加鎮副鎮長拉毛才讓說,黃河每到一處把大量的泥沙帶往下游,可在拉加,黃河卻把大量的泥沙留了下來。經過數千年的層層淤積,這里形成了一片東西長兩公里的淺灘,將大量的營養土質留在了這里,這些肥沃的土壤就是拉加鎮能種出蔬菜最重要的法寶。
今年55歲的拉加鎮居民拉瑪才讓說,蔬菜大棚距離他家的距離也就1000多米,每天他只需步行十多分鐘,就能采摘到全果洛地區最新鮮的蔬菜。自從4年前,鎮里建起蔬菜大棚以來,他和當地居民已經連續4年享受了這樣的“綠色生活”,素炒上海青、西紅柿炒雞蛋、辣子炒牛肉、蒜蓉油麥菜,當地農牧民吃上了拉加蔬菜大棚里種的新鮮蔬菜。他希望,州上及縣里再想想好辦法,讓更多的居民吃上綠色新鮮蔬菜。
如今,拉加鎮的蔬菜已源源不斷地運輸至瑪沁縣城以及其他幾個縣,拉加蔬菜已經成為果洛州,乃至黃河上游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的一條成功經驗。于雪山說,拉加河谷內的相對高差達到1400多米,這里聚集了足夠的熱量、濕氣,以及高原稀缺的氧氣,再加上肥沃無污染的河谷淤積土質,拉加蔬菜正在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拉加正在成為果洛州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黃河源頭地區重要的菜籃子。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