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任何花卉的生長都有其特定的環境,花卉的生長狀況是由環境因子決定的,花卉生長的環境因子主要包括光照、基質、溫度、水分和營養等。
一、光照:花卉的生長離不開光。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有光照條件下完成的,其他許多現象也同光照有關,如植物的向光性、花色素的形成和一些花卉的開花時間等。這些現象與光的組成、光照強度和光周期有關。
1.光的組成 太陽光是一種復色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呈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可見光譜和紅外光、紫外光等不可見光,它們是由光的波長決定的,其波長范圍為150~4 000nm。
不同波長的光對植物生民所起的作用不同。黃橙光促進種子的萌發和完成光周期作用,而紅光和遠紅光則抑制種子萌發解除光周期效應,藍光和紅光進行光合作用,而紫光和藍光則主要決定植物的向光性,紫外線能抑制莖的仲長,促進花青素的合成。
2.光照強度 不同的立地條件,其光照強度不同:陰天為107 642lx,直射光為107 642lx,室內靠窗處為1 076lx,月光為0.22lx,星光則為0.00001lx;花卉不同的生理現象對光照強度要求不同,光周期誘導僅需3.231x的光照,單葉*光合時則需要約12 917lx的光照。根據花卉正常生長所需的光照強度一般將其分為陽性花卉、中性花卉和陰性花卉。陽性花卉一般需要4/5~1的全日照,中性花卉一般約需1/2~4/5的全日照,多數花卉屬于此類;陰性花卉約需1/5~1/2的全日照,觀葉植物多屬此類。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花卉對光照強度的要求并不嚴格,在陰處或陽處生長都很好。即使是同一種花卉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對光照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在開花前宜陽光充足,這有利于為開花積累養分,花期則應避免直射光,否則花期縮短,花后則應陽光充足,以便枝條充實,為下次開花奠定基礎。而且,絕大多數花卉在盛夏季節都應適度遮蔭,即使是陽性花卉適度遮蔭也有利于其生長。
3.光周期現象 光周期現象首先是由美國科學家Garner和Allard在研究煙草時發現的。所謂光周期現象即植物生長發育對晝夜相對長度的反應。根據花卉對光周期反應不同將其分為短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和長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即夜長長于臨界夜長才能開花的花卉,長日照花卉即夜長短于臨界夜長才能開花的花卉,而中日照花卉則對日照長度不敏感。秋菊和一品紅是比較典型對短日照花卉,而絕大多數花卉是中日照花卉。一般,在北溫帶的花卉,若自然條件下為春天或初夏開花的花卉,口照長度逐漸增加有利于其開花,而秋季開花的花卉,日照長度逐漸縮短則有利于其開花。實際栽培時僅做參考。
二、基質:基質既是花卉生長的支架,義是提供營養物質的場所。基質的種類多種多樣,但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基質,一類是人工基質。
1.天然基質
(1) 天然基質的類型:天然基質即土壤。土壤的一般類型主要為砂土、壤土和粘土,極端類型有泥炭土和沼澤土等。砂土的顆粒為0.05~1mm;壤土的顆粒為0.05~0.2mm,粘土的顆粒小于0.02mm;泥炭土無法測到大小的礦質顆粒,它完全或幾乎完全是植被在厭氧條件下腐爛形成的,主要發生在極端多雨的地區,且極酸;沼澤土發生在每月足夠植物和足夠時間形成泥炭土地干枯沼澤地。
(2) 天然基質的特性:要栽培出高質量的花卉,首先必須了解基質的特性。
花卉栽培多以壤土為宜,若是砂土應多增施有機肥,若是粘土應注意排水。
土壤的酸堿度:土壤的酸堿度通常用pH值表示,pH值越小酸性越強,pH值越大,堿性越大。
絕大多數花卉適于pH值為6-7的土壤,某些花卉需要pH值偏低的土壤,這些花卉稱為酸性花卉,如杜鵑、山茶、梔子花等,它們要求pH值為4.5-5.5。這些花卉若在中性或偏堿性的土壤上栽培,往往出現葉子變黃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缺鐵,定期在土壤中施加黑礬(FeSO4)或葉面噴施0.4%的FeSO4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Molisch的研究結構表明,八仙花的花色變化同土壤的pH值有關,pH值低時呈藍色,pH值高時呈粉紅色。
對于要求pH值嚴格的花卉,栽培時有必要對土壤的pH值進行調整。若使土壤的pH值增加,一般在土壤中加入鈣的化合物,如氧化鈣、碳酸鈣等,因為鈣離子既有利于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也有利于土壤中好氣微生物的活動,同時鈣是植物生長本身所需要的元素。若使土壤的pH值降低,一般往土壤中施加含硫的化合物,一些氮肥也會提高土壤的酸度,如NH4NO3、(NH4)2SO4等,追肥時適當采用這些肥料會有利于土壤pH值的降低。
2.人工基質 人工基質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
腐葉土:腐葉土是由落葉堆積腐熟而成的,一般以闊葉樹的落葉為主。腐葉土土質疏松,養分豐富,一般呈酸性,適于栽培溫室花卉。
針葉土:針葉土主要是由裸子植物針葉樹種的落葉堆積腐熟而成,呈酸性反應,pH值約3.5~4.0,適合栽培杜鵑、梔子花、山茶等酸性花卉。
蛭石:蛭石為云母狀的礦物質加熱至1000℃時膨脹20倍而成,pH為6.28,比重為0.1~0.2,保水通氣好,是扦插育苗的良好基質,亦可同其他基質混合使用。
珍珠巖:珍珠巖是由一種灰色火山石(鋁硅酸鹽)加熱至1000℃時膨脹成為具有封閉胞狀結構的團聚體,比重小,通氣好,是扦插和無土栽培的好基質。
培養土:培養土是根據花卉栽培的需求將不同的基質(一般為腐葉土、園土和河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三、溫度:花卉的種類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亦不同。溫度與花卉生長發育的關系有以下幾個方面。
1.溫度三基點 溫度三基點即花卉的最高溫度、最適溫度和最低溫度。花卉生長既健壯又快時的溫度稱最適溫度,花卉所能忍受的極限高溫為花卉的最高溫度,高于這一溫度花卉便會死亡,花卉所能忍受的極限低溫稱為花卉的最低溫度,低于這一溫度,花卉便會凍死。
一般,最低溫度不超過0℃的花卉稱為耐寒性花卉,這些花卉一般原產于溫帶和寒帶地區;最低溫度約高于5℃的花卉即為不耐寒性花卉,這些花卉一般原產于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最適溫度在15~20℃之間的花卉為冷涼型花卉;最適溫度在20~25℃之間的花卉為溫暖型花卉;最適溫度超過25℃的花卉稱為高溫型花卉。對于一種花卉冬季是否要進行溫室栽培,主要應根據其最低溫度和最適溫度。若僅限于越冬,則保護地不低于其最低溫度,若使其生長良好,則應使溫室的溫度接近或滿足其最適溫度,至少要高于其最低溫度。
應該注意,同一種花卉在不同的發育階段的最適溫度不同,不同部位對最低溫度的耐受能力也不同。
2.春化作用 一些花卉在幼苗期需要一段時問的低溫階段才能開花的現象稱為春化作用,這一現象是100年前首先由Klippart發現的,1928年Lysenko稱之為春化作用。已春化的花卉嫁接于末春化的植株上,使未春化的植株開花,一些花卉可以部分或完全用赤霉素代替低溫處理。將已春化的植株置于高溫環境中一段時期,會使其恢復至非開花狀態,這種現象稱為去春化作用。
3.溫周期現象 晝夜冷暖交替,即晝夜溫差的存在,會有利于花卉的生長發育,這種現象稱為溫周期現象。當然晝夜溫差都有一定的范圍,一般熱帶植物的晝夜溫差為3~6℃,溫帶植物為5~7℃,沙漠植物則在10℃左右。溫差過高亦不利于花卉生長,有時會發生“熱燒”或“感冒”現象。
4.溫度與花芽分化不同花卉對花芽分化時的溫度要求不同,一些花卉花芽分化時要求溫度在25℃左右,如杜鵑、山茶、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郁金香、風信子等;一些花卉花芽分化時要求溫度較低,如三色堇、雛菊、金盞菊等。
四、水分
1.水分的功能水分是所有細胞的組成成分,不同類型的細胞含水量不同(3%~95%)。水是細胞的溶劑系統,物質的運輸和一切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水本身又是合成新物質所需的成分。
植物體內的水分處于一種連續的運動狀態,這種狀態依靠蒸騰失水和根系吸水維系著,一旦失水超過吸水,植物便會萎蔫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2.水分與花卉的類型不同的花卉對水分的需求不同,根據這一特性將花卉分為旱生花卉、中生花卉和水生花卉。旱生花卉為能忍受較長時期的干旱環境而繼續生活的觀賞植物,如仙人掌、景天、半枝蓮等;水生花卉為生長在水域、沼澤或潮濕環境中的觀賞植物,
如荷花、睡蓮、王蓮等;中生花卉為界于旱生花卉和水生花卉之間的觀賞植物,多數花卉屬于此類,如牡丹、菊花等。
3.水分控制 花卉要正常生長,土壤和空氣中必須維持合適的水分含量。土壤的含水量一般以田間持水量的70%較為合適,而空氣濕度則因花卉的種類不同相差較大。一般觀葉植物和南方花卉要求空氣濕度高,而溫帶花卉要求空氣濕度較低,這就要求對水分進行控制,水分控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澆水:澆水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最常見的有畦灌、噴灌、滴灌等,它們各有其優缺點,但由于水分資源日益緊張,世界范圍都倡導節水農業,因此滴灌方式日益被重視,盡管前期投資較大,但同地膜覆蓋結合,優勢更加明顯。
澆水用水采用淡水、自來水時,最好預先在池或缸內貯放幾日。含鹽量高的水需經處理達到淡水標準方可應用。
澆水時間依據傳統經驗,盛夏時節以傍晚或早晨澆水為宜,其他季節以中午澆水為宜,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分溫度和土壤溫度的溫差問題。只要做的水溫和土溫度溫差合適,無論是盛夏或是春秋,任何時間澆水皆可。
(2)排水:澆水重要,排水亦不應忽視,這主要針對大田露地栽培而言,為避免雨季可能發生的澇害,選址極為重要。一般不宜選在低洼之地,若只能在低洼之地栽培,一定要在整地時設置完善的排水溝,不可存僥幸心理。
(3)噴霧:噴霧有兩大優點:一是增加空氣濕度,這對扦插育苗尤為重要,很多扦插難成活的植物采用全自動噴霧后成活率都很高。二是降低溫度,盛夏季節中午的溫度往往在30℃以上,而大部分的花卉在25℃左右生長最好,通過噴霧降低溫度將有利于花卉的生長。
五、營養:花卉要正常健壯地生長需要合理的營養,若營養不良會出現生長速度減慢,甚至會出現相應的缺素癥。
花卉正常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指碳、氫、氧、氮、磷、硫、鉀、鈣、鎂等9種元素;微量元素指鐵、錳、銅、鋅、硼、鉬、氯等7種元素,植物對它們的需要量極微,稍多即發生毒害。植物缺乏其中某一元素嚴重時,便會出現相應的癥狀。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