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榆林日報 閱讀數:
金秋十月,靖邊縣田間地頭處處是繁忙的景象,那黃澄澄的玉米、綠油油的大棚蔬菜和著農民的歡聲笑語,預示著今年靖邊農業又獲得一個大豐收。據農業部門統計,今年靖邊縣糧食、瓜果、蔬菜等設施農業各項指標全部超額完成。共完成瓜菜種植面積15.3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50.6萬畝,玉米種植面積45.4萬畝,小雜糧面積16.6萬畝,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2萬畝,旱作農業推廣面積26.8萬畝,預計全縣糧食總產量將達26.37萬噸,比去年增長12.2%,僅農業人均純收入達4488元,再加養殖、外出勞務、服務業及鄉鎮企業等產業,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達到7000元,同比增長16.07%。
設施農業讓農民種出“甜頭”
走進新橋農場王伙場分場農業示范園區,人們都在大棚里忙活著。黃家峁村支書閆志奇介紹設施農業給他們帶來的新變化、新喜悅,他說:“剛開始推廣設施拱棚和溫棚種植模式時,很多村民包括我都很猶豫,我就試著先啟動種植了17畝,共投資70余萬元,全部由我個人出資。在大棚內種植了各種反季節蔬菜,蔬菜錯季上市,季季能賣上好價錢,收成是傳統玉米等農作物的幾倍。后來,大家看了‘眼紅’,一個一個搶著種。”如今,棚菜生產在黃家峁村形成了一定規模,家家都在搞設施農業,個個都因蔬菜發了家。
高效設施農業,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或取經或訂購的人們。閆志奇告訴筆者,平均每天從他們村售出的蔬菜就有50多噸,半個月前旺季最高峰達100噸。今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預計在1.5萬元左右,比去年多3000元,明年全村計劃再建幾十個大棚。
劉友東是黃家峁村通過設施農業富起來的一個農民“經紀人”,他專門從事設施農業中介服務,幫助農民通過市場找客商、組織貨源。每銷售一噸蔬菜收取20元服務費,一年收入不下6萬元。像劉友東這樣的農民“經紀人”,全村現有6人。
據統計,今年靖邊設施農業建設面積達4.6萬畝,比去年增加1.2萬畝,設施農業發展呈現喜人局面。旱作農業成為農民“救星”“政府免費提供種子、肥料,并負責耕種及施肥,我們只出勞力就能收獲畝產預計達600公斤的旱地全覆膜玉米。與傳統的旱地玉米相比,畝產高出200公斤,按每斤1元計算,每畝能多收入400元。”在席麻灣鄉東高峁村路邊的玉米地里,一農民正忙著收割他種植的14畝玉米。
在推動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靖邊今年開展了萬畝旱地全覆膜玉米高產創建和兩萬畝水地玉米高產創建活動,在席麻灣鄉4個村委18個自然村,率先實施旱地全覆膜玉米高產創建面積10186畝。靖邊把旱地全覆膜玉米推廣種植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善全縣生態環境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取得顯著實效。許多村民說到旱地全覆膜玉米時總是說“種了幾十年的旱地,今年終于來了旱地農業‘救星’,使我們祖祖輩輩種的旱地有了種水地的收成。”。與此同時,在東坑、寧條梁、海則灘、紅墩界等4個鄉鎮21個村實施的20870畝水地玉米高產創建也已全部進入收獲期,豐收在望。
澗地開發使農民收入翻番
王渠則鎮閆米洼村是近兩年依靠澗地開發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村民們期盼多年的建水地愿望終于實現了。
地處白于山區的王渠則鎮,農業基礎設施異常薄弱,種植方式主要靠人力、畜力,農業投入大,收成卻很少,老百姓都希望有塊旱澇保收的土地。2008年,靖邊率先在閆米洼村對5500畝澗地實行農業綜合開發,打深井、建噴灌,鋪設地下輸水管道23公里。今年,又在膠泥灣村實施農綜(澗地)開發5000畝,新打深井20眼,維修配套舊井5眼,架高壓線1公里,安裝變壓器14臺,使有限的澗地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
靖邊面對部分地區“十年九旱”的局面,在土地上大做“水文章”,累計投資1.02億元,讓23.9萬畝低產旱田變成高產水澆地,受益群眾12.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0%。閆米洼村實施澗地開發以來,馬鈴薯畝產由原來的50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1250公斤,按市場價格每公斤2元計算,僅此一項農民每畝至少增收3000元。按人均水地4畝計算,今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可增加2400元,突破1萬元。
小雜糧推廣讓傳統農業升級
靖邊南部山區屬丘陵溝壑區,農民自古就有種植谷黍、豆類等小雜糧的習慣。近年來,小雜糧日漸受寵,靖邊積極引導南部山區農民在小雜糧種植上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單產。周河鎮率先實施黃芥間作套種推廣田1萬畝,該鎮東坪村支書張良說:“成功推廣良種種植相當于讓農民多收了一季作物,全村人均收入至少要增加800多元”??h農業局技術干部介紹,大多小雜糧的價格比主糧價格還高,且投入少,經濟效益顯著。因此,適當減少大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發展小雜糧生產,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方向,也是幫助貧困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靖邊在南部干旱地區推廣以小雜糧為重點的綠色食品,依靠優勢升級傳統農業,建設了周河鎮萬畝間作套種推廣田和五里灣鄉蕎麥、紅蕓豆及喬溝灣小雜糧科技示范園等種植基地,主推品種有榆蕎-4蕎麥、伊選紅糜等,形成蕎麥、草豌豆、蕓豆優勢生產區及靖邊蕎麥、苦蕎等名優小雜糧,帶動全縣小雜糧種植面積達16.6萬畝,占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17%,拉動了周邊縣鄉的小雜糧產業發展,使靖邊逐步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特色小雜糧生產基地。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