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茄二十八星瓢蟲屬鞘翅目瓢甲科,別名酸漿瓢蟲,俗稱“花大姐”,寄主作物有茄子、番茄、青椒、馬鈴薯等茄科蔬菜及黃瓜等葫蘆科蔬菜,此外還可為害豆類、酸漿、白菜等作物,其中以茄子受害較重。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以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發生量較大,為害嚴重。
1 田間識別
1.1 為害特點
以成蟲和幼蟲為害作物。初孵幼蟲群居于葉背啃食葉肉,僅留表皮,形成許多平行半透明的細凹紋,稍大后幼蟲逐漸分散。成蟲和幼蟲均可將葉片吃成穿孔,嚴重時葉片只剩粗大的葉脈,受害葉片干枯、變褐,全株死亡。此外,還可為害嫩莖、花瓣、萼片、果實等。被害植株不僅產量下降,而且果實品質差,茄果、瓜條被啃食處常常破裂,組織變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1.2 形態特征
成蟲半球形呈瓢狀,黃褐色或紅褐色。前胸背板上有6個黑點,中間的2個常連成一個橫斑。鞘翅黃褐色,2鞘翅各有14個黑斑,基部3個,其后方4個黑斑幾乎在一條直線上。2翅合縫處黑斑不相連。翅背布滿微細的短毛,光澤度較弱。卵炮彈形,初產淡黃色,后變黃褐色,卵塊中的卵位排列較密集。初齡幼蟲淡黃色,后變白,紡錘形,背面隆起,體背各節生有整齊的枝刺,枝刺為白色,基部有黑褐色環紋。蛹淡黃色,橢圓形,尾端包著末齡幼蟲的蛻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紋。
馬鈴薯瓢蟲別名二十八星瓢蟲,與茄二十八星瓢蟲形態特征與寄主作物非常相似,2鞘翅也各有14個黑色斑,但鞘翅基部3個黑斑后面的4個斑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是二者顯著區別。馬鈴薯瓢蟲成蟲略大,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個較大的劍狀紋,兩側各有2個黑色小斑(有時合并成1個),2鞘翅合縫處有1~2對黑斑相連。卵塊中卵粒排列較松散。
1.3 生活習性
在長江流域年發生3~5代,以成蟲在土塊下、樹皮縫或雜草間越冬。以散居為主,偶有群集現象。第二年成蟲出蟄后,先在茄科雜草上取食,陸續遷至茄科蔬菜上為害,以茄子受害最嚴重。越冬代成蟲產卵期長,故世代重疊現象明顯。成蟲具假死性,有一定趨光性,畏強光。卵多產在葉背,常15~40粒直立成塊,也有少量產在莖、嫩梢上。幼蟲的擴散能力較弱,同一卵塊孵出的幼蟲,一般在本株及周圍相連的植株上為害。幼蟲比成蟲更畏強光,成、幼蟲均有自相殘殺及取食卵的習性,幼蟲共4齡,多數老熟幼蟲在植株中、下部及葉背上化蛹。該蟲第2,3,4代為主害代,此期正值夏季茄科蔬菜的生長盛期;8月底9月初,茄科作物陸續收獲、翻耕,幼蟲和蛹死亡率較高,幼、成蟲向野生寄主及豆類、秋黃瓜上轉移,10月上中旬開始成蟲又飛向越冬場所。發生適溫22~28℃,相對濕度76%~84%。
2 防治方法
2.1 物理防治
利用成蟲具有假死性,用器皿承接并扣打植株使之墜落收集消滅,中午時間效果較好;根據產卵集中,卵塊顏色鮮艷,容易發現的特點,結合農事活動,人工摘除卵塊。
2.2 農業防治
作物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深埋或燒毀殘株,并進行耕地,可消滅卵、幼蟲和藏于縫隙中的成蟲。
2.3 化學防治
關鍵應抓好對幼蟲分散前進行防治,即在幼蟲孵化盛期或低齡幼蟲為害期用藥??蛇x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聯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2.25%農地樂乳油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進行全面周到噴霧,特別要注意噴到葉背面。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