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玉米耕葵粉蚧于80年代末在河北省趙縣、滿城首先發現以來,隨著機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該蟲已在河北省普遍發生,成為制約玉米增產豐收的主要害蟲。由于該蟲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發現,尤其大部分農民不認識此蟲,從而導致危害加重,嚴重的造成絕收。
識別危害狀:該蟲一年發生3代,以第二代危害為主,其發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主要危害夏播玉米幼苗。6月中旬末,夏玉米出苗后,卵開始孵化為若蟲,而后遷移到夏玉米的主茬根處和近地面的葉鞘內,進行危害。受害植株莖葉發黃,下部葉片干枯,矮小細弱,降低產量,重者根莖部變粗,全株枯萎死亡,不能結實。由于若蟲群集在根部取食,所以根部有許多小黑點,腫大,根尖發黑腐爛。
識別成蟲形態特征:雌成蟲體長3~4.21mm,寬1.4~2.1mm,長橢圓形而稍扁平,兩側緣近似于平行,紅褐色,披白色蠟粉。雄成蟲體長1.42mm,寬0.27mm,身體纖弱,全體深黃褐色。
防治建議:在所發生的3個世代中,第二代是防治的關鍵世代。鑒于蟲卵對外界惡劣環境抵抗能力很強,雌成蟲和2齡若蟲均有蠟粉保護,也有很強的抵抗力,因此防治*時期是活潑的幼蟲期。除考慮輪作倒茬、翻耕滅茬、中耕除草等措施外,只有實施化學防治才能控制其危害。主要方法采用藥劑灌根防治,建議在第二代1齡幼蟲期用耕葵粉蚧一灌靈1000倍液,或用500~1000倍液乙基1605藥液進行灌根防治。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