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紅鰭笛鯛俗稱“美國紅魚”,是一種海水經濟魚類,原產于墨西哥中部。由于該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市場暢銷,是福建沿海目前海水網箱養殖業引進的優良新品種。經平潭縣多年試養結果顯示了生長速度快、個體大、產量高、經濟效益佳等優點?,F根據該縣近年來養殖取得成效經驗結合有關資料介紹如下:
1、生物學特性
紅鰭笛鯛學名叫眼斑石首魚,屬鱸形目石首魚科石首魚屬。其形態典型特征即在乳白色的腹部呈現紅斑;幼魚尾柄基部有較大黑點,體側及背部有明顯大黑斑。成魚體形較長,頭部鈍圓。該魚適應能力強,既能在海水中養殖,又可經鹽度馴化后的淡水內養殖。適溫80℃~35℃;適鹽0~40;PH值6~9,溶解氧2~20mg/l。生活習性在自然狀態下棲息水深30~40m;底質為泥、泥沙、貝類及巖礁等海區,但幼魚喜沿岸水域有海藻生長底部分布較多。每年3月~5月集群繁殖,個體懷卵量達100~170萬粒。性喜垂直移動,黃昏和早晨多棲底層,白天和夜晚浮游中上層。繁殖季節由深海游向淺海產卵,產卵后返游深海覓食。如在人工繁殖條件下,可投喂輪蟲、橈足類、鹵蟲、無節幼體作為開口餌料;待個體稍大投喂動物性餌料。實際生產中投喂冰鮮餌料和軟顆粒飼料的蛋白質含量為42%~48%。
2、苗種培育關
2.1、苗種培育過“雙關”。一是選擇關:選擇健壯、無病傷的“逆水力”較強種苗。放養規格3~6cm,密度250~350尾/m2。二是消毒關:放養前進行消毒,常用藥物有福爾馬林、利復平、季胺鹽磺、聚維酮磺和利特靈。一般采用福爾馬林浸泡濃度200~300PPM,浸泡時間2~3分鐘,做好消毒。
2.2、控制投喂餌料量。因長途運輸和環境改變,苗種在2天~7天不攝食。經過一段的恢復,攝食量逐漸增大,需投喂適量新鮮優質小雜魚。日投量為魚體重的5%~8%。以早晨、上午、下午、傍晚或夜間均勻多餐。為加強魚種的營養,增強抗應激和免疫力,可在餌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C、E和礦物質類營養素。
3、網箱養成關
3.1、做好海區選擇。紅鰭笛鯛與真鯛網養方法大致相似,但實際生產中也有它的不同點。如利用天然海區養殖的條件:一是水質清新,透明度1.5m以上;二是水流暢通,流速0.3~0.5m/秒;三是養殖區水位在大潮低潮線下水深5m以上,底質為沙質;四是海陸交通方便,利于苗種、飼料和產品的運輸等方便。
3.2、嚴格控制水溫。水溫與紅鰭笛鯛養殖成敗關系極為密切,是決定溫水性紅鰭笛鯛新陳代謝、生長速度及其攝食量的主要因素。因為該魚*溫度是23℃~29℃,故每年8月~11月生長速度最快(當年生的幼魚喜較高水溫,而三齡以上魚則喜略低水溫),唯越冬魚的低水溫極限為8℃,為此,凡是養殖海區的選擇預測水溫絕對不能低于8℃,否則,無法越冬,不利養殖。近年來的養殖實踐說明,水溫在20℃以下生長緩慢,而25℃~30℃的水溫,250g~350g的幼魚,每個月平均增長100g以上,350g以上的幼魚,每個月平均增長150g以上。
3.3、苗來源及銷路。紅鰭笛鯛的魚苗來源于臺灣人工繁殖,每年于5月中旬~6月份特向臺灣引進,投放3.5~5cm規格苗,每尾單價3元左右。在正常生長情況下,精心飼養到當年春節前,條重可達350~400g,這是香港民眾最愛食用的俏銷貨,每kg價格50~60元。如養成500g以上的成品魚,銷往臺灣地區,每kg售價達60元以上,且銷路極佳。
3.4、科學飼養管理。(1)浸洗魚苗:凡是采購回的魚苗,首先暫養1星期左右,待體力恢復正常,使用淡水浸洗5~8分鐘,將魚苗迅速撈上置于預先加工好的帆布小網箱,箱內事先注入淡水1~1.5t,讓魚苗自由游動10分鐘左右,即可投入新網箱飼養。對剛投入箱內的魚苗,堅持每5天淡水浸洗1次;待魚苗生長體重達150~250g,再改半個月浸洗1次;當魚體重達300g以上,1個月~2個月浸洗1次。實施上述浸洗魚體操作中,動作迅速,輕拿輕放;務必細心,嚴禁機械傷,防病害發生。(2)篩選分箱:紅鰭笛鯛生長迅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1周年可長1kg左右,2年可達2.5~3.5kg,3年達5kg左右。隨魚體不斷增長,相應采取篩選分箱,適當降低密度。具體標準:3~6cm幼苗,密度為150尾/m3;15~19cm中苗,密度為50尾/m3;20cm以上成苗,密度為30尾/m3。(3)投喂餌料:以新鮮小雜魚經砌碎投喂。經每30~60天體重約增1倍。為保證所有餌料均為魚體所攝食??伸`活調整:在魚不攝食或少攝食,少投或不投餌;水溫超32℃,投餌量減少一半;連續4天以上陰天停投餌;高溫和低壓期調整投餌量;堅持量少次多,每天投喂2~3次,特別早晨是投餌*,可取得*生長率;伏季休漁缺鮮餌,投喂徹底解凍餌料,用水清洗干凈,混合酵母片或葡萄糖粉飼喂,用量15kg餌料加30~50g酵母片,或25kg餌料加1kg葡萄糖粉;投餌位置固定少浪費;冷天宜待下午水溫上升投喂;若魚停食應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措施,待魚正常攝食再投喂;禁投冰凍海泥鰍含高脂肪難消化,食后易上油患腸炎,夏季捕魚前24小時停投餌。(4)日常管理:①除附著物。養殖過程,因各種藻類、原生物、貝類、藤壺、海鞘等附著網衣塞網目,阻礙網箱內外水體交換,導致水質惡化降低溶氧,影響魚類正常生長,須定期更換網衣。②日常觀察。一是觀察魚的游動;悶熱天氣凌晨要巡視,防缺氧死魚。正常的魚繞網箱周邊規律游動,發現狂游亂沖,及時采取措施;二是監控水域:如水溫、比重、溶氧、PH值等,便于了解水質情況;三是觀察魚體:檢查魚鰓粘液和顏色,發現病害及時治療。③遮陰防逃。一般魚類被限制3m內水層生活,部分因強光照射,失去光澤呈白色,食欲減退;且該魚活動兇猛,易跳網逃魚,故在網箱外加小網目網片遮蓋,既遮陰又防逃。④安全檢查。查浮架是否移動,網箱四角繩和錨繩牢固否,箱體破損否,箱內有無殘餌或死魚。⑤防御臺風。強臺風對網箱養魚威脅大,認真抓防臺風。
4、病害防治關
4.1、病毒性的病害:(1)紅細胞壞死病。病原:VEN病毒。癥狀:鰓和內臟色蒼白,無力活動,外界刺激反應弱,攝食減。治法:一改善網養環境,消毒隔離,減少病菌傳播;二用抗菌或抗病毒藥餌,減少因并發感染所造成的危害。(2)淋巴囊腫病。病原:VCV病毒。癥狀:魚體瘦難看,生長緩慢,應激力下降。治法:一用碘伏(PVP-1)進行藥浴或制藥餌投喂;二潑灑殺菌藥或投抗菌素藥,防繼發性感染。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p>
4.2、細菌性的病害:(1)弧菌病。病原:鰻弧菌。癥狀:體色暗淡,鰓部貧血,眼球突出,各鰭基部充血發紅,肛門紅腫,糞便排黃白色粘液;感染皮膚潰瘍,出紅血,鰭片脫落,粘液增多。治法:一腹腔注射福爾馬林滅活病原制成的疫苗;二口服抗菌素,如土霉素、四環素,用量30~50mg/天?kg魚;三用含氯消素劑或呋喃西林消毒,使水體0.5ppm~1ppm。(2)鏈球菌病。病原:鏈球菌細菌。癥狀:魚體色變暗,鰓盆發白,眼球充血、腫大、突出、鰭充血、潰瘍腐爛,尾部體色潰瘍出血點,腹腔積水。治法:一避免魚體受傷,及時清除魚體寄生蟲;二用強力霉素每天每1kg魚30~50mg,混入飼料連喂5~7天;三用紅霉素每天每1kg魚30~50mg,混合飼料連喂10天左右。(3)厭氧細菌病。病原:厭氧細菌。癥狀:各鰭充血或潰爛,肝臟腫大,因出血和脂肪變性成暗紅色,病魚停食欠活潑,漫游水面或靜食,旋轉游泳數日死亡。治法:一保持環境清潔,適量投喂,降低放養密度,防魚受傷;二每天每1kg魚用紅霉素40~50mg,拌飼料連喂5天;三每天每1kg魚用四環素、氯霉素拌飼料。
4.3、原蟲的病害:(1)淀粉卵甲藻病。病原:淀粉卵甲藻。癥狀:病魚浮于水面,呼吸加快,鰓蓋開閉不規則,食欲降低或不吃,游動緩慢無力,體表小白點甚多。治法:一用淡水浸泡4~5小時;二是硫酸銅溶液2mg/l藥浴2小時,每天1次,連續3次;三用2~3mg/l的螯合銅化合物藥浴。(2)隱核蟲病。病原:刺激隱核蟲。癥狀:魚體表有多小白點,皮下有多白色蟲體,體表粘液多,皮膚點狀充血拒食。治法:同“淀粉卵甲藻病”。(3)車輪蟲病。病原:車輪蟲。癥狀:鰓和體表粘液分泌量增多,呼吸困難,游動緩慢,食欲下降或拒食。治法同“隱核蟲病”。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