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棉花、天鷹椒間作栽培,不僅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而且還能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蟲害發生。在棉花不減產的情況下畝可增收辣椒200~250公斤,畝增效益1250元以上。武強縣吳家城農民吳進忠,2001~2002年植棉6畝,與天鷹椒間作,平均畝產籽棉 325公斤,干椒230公斤,畝產值2800元以上,比單作棉花畝增收1250元。
一、種植形式:帶寬2.0~2.1米,1—4式種植,棉花行距2.05米,兩行棉花中間間作4行辣椒,。辣椒行距35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雙株,棉椒間距50厘米左右,每畝栽植4000~4500穴,8000~9000株。棉花株距30厘米左右,畝留苗1000~1200株。
二、栽培技術
1、選地:由于天鷹椒重茬病害嚴重,棉花枯黃萎病近年也大面積發生。最好選擇2~3年內沒有種過茄科作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
2、施足底肥:棉花天鷹椒間作,需肥量大,底肥一般應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30~35公斤、鉀肥10~15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尿素10~15公斤。撒施后,深耕耙平,做到上虛下實。
3. 整地做畦: 瓜棉間作的地塊,在秋季深耕30~35厘米的基礎上,春季播種前7~10天澆水造墑,播前一兩天淺耕作畦。
4. 棉花栽培技術
(1)選用配套品種:棉花選用高產優質、不需要整枝打杈且適宜寬行稀植的標記抗蟲雜交棉——標雜A1。
(2)適時播種:4月中下旬播種,點播每穴2~3粒,深2~3厘米。
(3)打頂:標雜A1不需要整枝打杈,營養枝全保留,只需7月25日前后打一次頂尖(包括主莖頂尖和瘋杈頂尖)。
(4)適當化控。該品種生長空間大,前期一般不化控,以促其穩長,減少脫落。7月中下如遇陰雨連綿天氣,棉花有瘋長現象,可每畝用縮節胺2克左右化控,打頂后5~7天每畝用縮節胺3克左右封頂,減少無效節位,盡量使棉田最后多留縫隙不封行。
5. 天鷹椒栽培技術
(1)培育壯苗:3月上旬播種育苗,5月上旬定植。
①選配育苗土:每10~12 平方米的陽畦需育苗土1.5 立方米,畦內鋪10~15厘米厚。育苗土由優質農家肥200公斤、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磷配二氫鉀0.5公斤、多菌靈150克和足量過篩細土混合而成,同時加入少許防治地下害蟲的農藥。
②選地建陽畦:2月20日前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高,沒有種過茄科作物,有水源和管理方便的地方筑陽畦。陽畦東西走向,深30厘米、寬1.5~2.0厘米、長依需苗量在而定,四周筑10~15厘米高的畦埂,一般每6畝需陽畦10~12平方米。陽畦做好后,填入育苗土,耙平澆足水分,保證足墑。
③種子處理:播前充分曬種2~3天后,用二開一涼(55℃)溫水浸種6~8小時,澇出淋干,用濕紗布包好放在瓦盆內置于20℃~25℃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尖時即可播種。
④播種:3月上旬選擇晴好天氣播種。每10~12 平方米用干籽150克,均勻撒播,播后蓋0.5~1.0厘米厚的過篩細土,蓋膜。
⑤溫度管理:播后蓋膜,夜間加蓋草苫,保持10厘米地溫在20℃以上,以利出苗,出苗前不放風。齊苗到二葉一心前注意保溫,白天20~25℃、夜間維持在17℃左右。幼苗長到二葉一心時,開始放風。棚溫白天保持在20~22℃,夜間維持在15~17℃。
⑥水分管理:四葉一心前嚴禁澆水,應采取多次覆土保墑的措施。若苗床過分干旱,可用噴水壺噴水,待葉面水分蒸發后,撒布一薄層細土,四葉一心后,可選擇晴天午前適量澆水。
⑦煉苗:定植前10~15天,一般在四月下旬,選涼爽天氣揭去薄膜,進行煉苗,以適應露地自然環境。
(2)定植:5月上旬選晴好天氣定植。采用地膜覆蓋栽培,膜寬1.4米、厚度0.005毫米、膜面寬120厘米,栽植四行,定植后隨即澆緩苗水。
(3)田間管理
①打頂:植株主莖14~16葉片時及時掐去頂端的花蕾。
②肥水管理:打頂后每畝施入15~20公斤尿素并澆水,促進側枝生長。初花期每畝施入20~25公斤磷酸二銨。進入8月中旬后切忌追施氨肥,以防貪青徒長。遇澇及時排水。從9月中旬開始控制澆水。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