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業知識網 閱讀數:
學名 Apomecyna histrio (Fabricius),屬鞘翅目天牛科。異名Apomecyna alboguttata Megerle.別名 四斑南瓜天牛、瓜藤天牛、鉆莖蟲。是瓜類藤蔓的主要害蟲。分布于貴州、云南、四川、廣西、廣東、湖南、浙江、福建、江蘇、臺灣等地。
為害特點 以幼蟲蛀食瓜藤,破壞輸導組織,導致被害瓜株生長衰弱,嚴重時莖斷瓜蔫,影響產量和品質。被蛀害的植株抗力減弱,田間匍匐于地面的藤蔓易受白絹病菌侵染,加速其死亡。據貴州省荔波縣和福建省建陽縣調查,受害重的有蟲株率高達20%~75%,減產20%~30%。
形態特征 成蟲 體長9~10mm,寬約3mm,黑褐色,體被黃褐色細毛。觸角和足帶紅褐色。前胸背板具4個小白班,排列成“+”字形,后方的呈短柱形。小盾片被黃褐色細毛。鞘翅上具多個白色大毛斑,排列成4斜行,白斑數分別為2、4、3、2,在第3斜行兩側有2個小斑點,翅端各具一淡黃褐色毛斑,1~4腹節兩側各生一白斑。額近方形,頭頂寬陷;復眼上、下葉幾平斷裂,觸角基瘤分開,觸角長達鞘翅1/2,第3、4節的長度等于以后各節之和。前胸背板幾乎長寬相等,密布刻點。鞘翅窄,肩部較前胸稍寬,長為頭胸部的2倍,兩側近平行,末端斜切,鞘翅上刻點排列成10行,較整齊。后足腿節長達第3腹節中部。卵 長橢圓形,大小0.1~0.2mm,初產時乳白色,近孵化時淺黑色。幼蟲 乳黃色,休長10~11mm,寬2.8~3.2mm。初孵時乳白色,稍扁,漸長成近圓筒形。上顎黑色,頭褐色。前胸背板端部中線兩側區各具一淺褐色大斑。各體節兩側疏生褐色剛毛,臂板及肛門四周剛毛褐色、簇生。足退化。各體節背、腹兩面隆突成移動器,其上具較粗短的乳突。蛹 長9.2~10.5mm,寬2.7~3.1mm,初為乳白色,后變為乳黃色至乳褐色。背觀前胸背板風帽狀,生較長剛毛。觸角靠翅基兩側后延至第3腹節向腹部曲卷。各腹節中部簇生一橫列剛毛。臀板上布粗壯的深褐色三角形小刺,側緣及后緣叢生長剛毛。腹面觀前、中足向胸部搶曲,并蓋住翅的一半,后足從翅的下半部下伸出,露出腿節后部、脛節端部和跗節全部。末節腹板端沿具一凸弧形深褐色帶狀紋。
生活習性 年生幾代,以老熟或成長幼蟲越冬。越冬幼蟲在枯藤內于翌年4月陸續化蛹和羽化,蛹期約10~14天。5月中旬開始產卵,產卵期長達二個多月。貴州荔波縣7月下旬第一代成蟲羽化,田間8月中旬可同時見到四種蟲態。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孵幼蟲為害,此后進入越冬。成蟲羽化后,啃食瓜株幼嫩組織和花及幼瓜。卵多散產于葉腋間,也有產在莖節中部。產前成蟲用上顎咬傷莖皮組織,埋卵其內或直接把卵產在瓜莖裂縫傷口處。幼蟲孵出先在皮層取食,漸潛蛀于莖中。隨著食量的增大,被害部外溢的瓜膠脫落,幼蟲蛀空髓部,化蛹其間,成蟲羽化后靜置數日,從排糞孔中脫出。蟲量大時,一株瓜蔓最多可捕獲21頭幼蟲。
防治方法 (1)注意田間清潔,冬前徹底清除田間殘藤,燒卻積肥。特別是爬攀在樹上和墻、房上的瓜蔓不可留下,可降低越冬蟲口密度。(2)六、七月間,加強檢查,發現瓜株有新鮮蟲糞排掛,用注射器注入內吸性殺蟲劑毒殺幼蟲。5月份用50%殺螟丹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35%伏殺硫磷乳油300~400倍液噴霧防治成蟲,噴霧時應避開瓜花,以防殺害蜜蜂。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