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天下農業網 閱讀數:
“三秋”過后,入冬之前,各地總要修建一大批食用菌大棚用于今冬至明年的生產。從往年的生產情況來看,同時修建的菇棚,其用于食用菌生產的效果卻參差不齊,甚至大相徑庭。據調研分析,個中原因除去棚墻質地、厚度和棚頂的傾斜度、塑膜的質量以及草苫等覆蓋物等物質因素外,與其使用者對栽培環境各因素的認識以及對各因素的協調手段乃至能力等,具有非常直接的關系。食用菌栽培生產,是各種條件包括基料、菇棚、水分、菌種等物質因素配合溫度、氧氣、光照等可調控管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完成的,人工栽培管理的真正含義應該以后者為重;物質因素與管理因素各項細分條件之間聯系密切,相互作用,交互影響,形成一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網絡"關系,不予協調或協調不好其內部關系,很難或無法達到栽培生產的設計目的。只有根據食用菌品種的生物特性,并根據其不同生長階段,嚴格調控各種環境因素,才可能充分發揮大棚在食用菌生產上的優勢效應,從而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的生產目的。
菇棚的建造形式及其用途
根據現有食用菌品種的生產及其模式,目前一般有圓頂大拱棚、斜面棚、仿冬暖式大棚、冬暖大棚等,除大拱棚外,其它幾種形式又有半地下及地平面兩種,即使半地下棚也因下挖深度的不一而不同。受建造成本、栽培方式、栽培品種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山東各地以斜面棚和仿冬暖式兩種為主。所謂用途,并非指某種大棚只能用于栽培某種食用菌,而是說某個或某類食用菌品種較適合。如大拱棚,以栽培真姬菇為主,同樣可用于初冬季節以前的平菇和阿魏菇、杏鮑菇、雞腿菇栽培。真姬菇于10月~11月出菇,不再進行管理,而大拱棚具有投資省、建造快、用后即可拆除等特點,恰好能結合真姬菇的生產特點;而在該時間段內,其它品種則不能完成出菇即進入低溫季節,由于大拱棚高、寬、大和無墻等特點,故不易升溫和保溫,因此,對其它品種而言,只能說可以栽培,而不能說可行,更談不上適宜。又如地下或半地下大棚,相對地面大棚而言,其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但保濕性較好,這一特點剛好適合雞腿菇等易老化品種,但對耐二氧化碳能力差的草菇、猴頭菇則不適合。如對該類大棚加以改造,增加相應的通風換氣功能,則可栽培幾乎所有品種。仿冬暖式大棚,較之斜面棚,用于栽培的時間可向低溫方向延伸,如一般斜面棚進入11月份時,溫度急劇下降,一般菇類很難現蕾,而仿冬暖式大棚內則仍可保持較高溫度,除高溫品種如草菇、雙環菇外,其它中溫型品種可照舊出菇。但如進入12月份,能夠正常出菇的恐怕只有冬暖式大棚了,但由于建造成本高等原因,眼下少有采用者。考慮我國加入WTO后國際市場對我食用菌產品的需量劇增等原因,我們的食用菌將大面積實施周年化生產,屆時,冬暖式大棚將會全面開花;因此,作為方向性的問題,筆者于此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各地朋友參考。
菇棚的基本結構
1.大拱棚 無墻體,全支架,全覆塑膜及草苫。一般面積為200平方米左右,竹木結構約需1000元左右,全部材料可用2年~3年,折舊成本只要數百元。考慮11月份的溫度下降,也可建半墻式,即四周墻體建高50厘米左右;使棚為東西向,不須設通風孔等,只留一進出口,必要時掀膜通風即可。
2.斜面棚 東西向,四面土墻,上架竹竿類,覆膜即成。半地下結構時將挖出的土直接碼垛至北沿,即成一自然斜坡;地平面建棚需打土墻,南高約80厘米左右,東西兩山墻亦用土墻,其中一頭留進
出口,棚頂覆草苫、秸稈類遮蔭保溫,根據生產季節及栽培品種靈活掌握。該斜面棚一般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修建成本約2000元左右。
3.仿冬暖式大棚 東西向建造,三面或四面土墻,墻體厚0.5米~1米不等,棚中設1~2排立柱,將架桿縛牢且使棚面略成拱形,以更好地接受陽光。該棚內空間較大,一般南邊高約1.5米左右。進入操作時基本不受限制,北邊高2米以上;由于空間寬大,保溫性、通氣性較好,但建造成本亦高,一般200平方米大棚約投資4000元左右。
4.冬暖式大棚 該棚同蔬菜大棚(日光棚室),嚴冬季節最低棚溫可保持在10℃以上,對于中溫型食用菌的出菇十分有利,尤其適宜進行高檔珍稀菇類的生產,是食用菌生產的發展方向,但由于投資較高,一般需6000元左右,目前生產上采用較少。
棚溫的調控
大棚內的溫度有著季節性周期變化和明顯的日變化特征,主要表現為:a、隨外界氣溫的變化而變化;b、隨太陽的不同高度而變化;c、晝高夜低。因此日常管理應根據季節及每天的不同時間段予以具體實施,其中,又因棚體結構及其材料各異,管理上又有所不同,各地菇農朋友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實施管理,本文只就一般化問題予以討論。
棚溫的季節性變化,首先應通過調整棚頂覆蓋物的厚度予以調控。如進入低溫季節后,加厚覆蓋物,隨著氣溫的繼續下降,可采用二膜夾一苫、雙膜雙苫等措施,氣溫低于-13℃時,除中午時分卷草苫透進陽光外,可臨時采取火爐升溫的方法。這里請注意一點:一般食用菌品種不喜過強的光線,因升溫而卷苫時,強光進入棚內,輕則使子實體發育嚴重受阻,重者形成灼傷導致死亡,有效的防止措施是在棚內頂部拉一層遮陽網,對某些不喜光的品種如雙孢菇、姬松茸等,可將遮陽網改為黑塑膜,但必須與棚膜有不小于20厘米的間距,使光熱入棚后光線被黑膜擋住,而熱量則從黑膜的接茬處及其周邊進入棚間,從而使棚溫升高。雞腿菇子實體的潔白度、光滑度亦隨著光線的下降而提高,所以也可采取該措施。此外,也可采用“雙棚制”,即在大棚內再加小拱棚,拱棚采用黑色塑膜,效果更佳。一般食用菌很難在5℃以下發生和發育,因此,棚溫的一般要求是6℃以上,以15℃左右為最適宜,在每天的溫度變化過程中,盡量使之保持緩慢升降,不可使溫差過大,尤其不能使溫差驟然拉大,否則,幼蕾及幼菇將因不適應劇烈的溫度變化而萎蔫、死亡,這種現象,與人在驟冷驟熱環境條件下,抗性較低、易患感冒的道理相通,應當引起特別的注意。高溫季節時,可采取措施加厚覆蓋物,在棚頂上1米~2米處搭設支架,或拉遮陽網,或種植長蔓型植物如南瓜、葫蘆、佛手瓜等使之爬滿支架,形成綠色天然遮陽降溫隔離層,同時兼具增濕、增氧等多重功能;此 外,加強棚內夜間的通風,適當加大棚內濕度等,均為降溫的重要手段。總之,棚溫的調控除根據栽培品種的特性要求外,根據季節的變化實施不同的管理,將是食用菌增產增收的工作重點之一,馬虎不得。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