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技術中心>  特色產業 >  云南著力發展特色農業力促農業經濟再上新臺階

云南著力發展特色農業力促農業經濟再上新臺階

畜牧家禽網  來源:云南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是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秦光榮針對云南農業實際提出的探索現代農業新路,補齊農業產業短板,增強農業競爭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全新舉措。是省委、省政府根據全省農業實際和發展需要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云南探索現代農業新路、補齊農業產業短板、增強農業競爭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動云南跨越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全區上下緊緊圍繞農民增收目標,鞏固提升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特色產業,農業產業結構邁上了快車道。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并就進一步加快我區特色農業發展做些探索與思考。

  一、古城區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競爭優勢

  麗江市古城區屬高原低緯山地季風氣候,光、熱、水資源比較豐富。境內山巒起伏,地形多樣,海拔相差較大,從海拔1200米的江邊河谷區到海拔2685米的高寒地帶,是典型的立體氣候類型。氣候特點為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濕季節分明,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降雨量950毫米,年平均氣溫12.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相連,氣候宜人。建區伊始,區委、區政府就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發展特色農業生產放在“三農”工作重要位置,確立了幾大產業分類指導,著力推進。全區各地依托資源優勢,先后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業,如蔬菜、核桃、烤煙、經濟林果、特色養殖等,從而逐漸成為鄉、村的支柱產業。總體來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全區特色農業穩步發展,成效明顯,其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優勢農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確保糧食穩定增長的前提下,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建成一批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蔬菜、水果、馬鈴薯、藥材、豆類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呈現出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發展趨勢。據統計,2011年,全區種植水果2萬畝,產值3208萬元;種植蔬菜2.36萬畝,產值5989萬元;發展啤飼大麥1萬畝、產值500萬元;豆類3.3萬畝,產值1088萬元;油料1.14萬畝,產值1066萬元;洋芋1.2萬畝,產值1769萬元。大牲畜存欄20978頭(匹)(其中牛存欄19330頭),生豬存欄110571頭,羊存欄36338只,家禽存欄208545羽。全年出欄肉豬160021頭、出欄肉牛9011頭、出欄肉羊38002只、出欄家禽268790羽、肉類總產15011噸、奶產量134噸、禽蛋產量633噸、實現畜牧業產值3.36億元,同比增15.74%。占農業總產值的52.08%。

  (二)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指導,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積極實施“龍頭帶動戰略”,發展和培育了一批省、市龍頭企業,范圍覆蓋到蔬菜、水果、畜禽、水產、瑪咖的生產和加工等多個農業特色產業。龍頭企業的形成有力地推動了標準化生產和品牌農業,帶動了千家萬戶開展訂單生產。目前全區各類龍頭企業17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有12家涉及特色農業的生產和加工。全區農產業龍頭企業當中,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有2家、獲得有機食品或有機轉化產品認證的有3家,獲得無公害產地認證的企業有3家,全區共認證無公害產地6萬畝。

  (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全區累計建成中小型水庫9座,總庫容達到1,58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3萬畝。全區已實現鄉鄉通柏油,村村通公路。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全區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快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

  (四)農業政策體系和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農產品集貿市場、畜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市場體系日趨完善。近年來,區委、區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形成了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大環境和大氣候,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五)產業轉移和消費升級,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兩強一堡”和“三大基地”建設等戰略的深入實施,給我區農業產業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產業轉移將為我區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特色種養殖、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我區旅游發展勢頭強勁,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已達600多萬人次。旅游業與農業融合發展將助推農業產業化,拓寬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旅游食品消費市場。消費升級帶來的良好機遇有利于我區加快特色優勢農產品發展步伐,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

  (六)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迅速增加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

  通過積極引導,全區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就發展到15個,發展會員1916人,帶動農戶8026戶,經常與省內外農特產品經營、儲運和相關企業聯系,發揮各類農產業經濟技術合作組織在農產業開發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培育種植大戶36戶,帶動全區農業產業發展。促進了市場化經營、規模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保障了特色農業的健康發展。運行比較好的有紅水塘林果產銷合作社、漾西蔬菜協會,五峰生豬養殖合作社。

  二、古城區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重點及目標

  (一)古城區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目標

  按照“科技支撐、示范帶動、組織推動,產業強村、項目富民”的思路,以資源為依托、市場為導向、信息為橋梁、標準化為手段、產業化為抓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通過資金傾斜、技術扶持、資產重組等多種方式,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打造金山、七河兩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打造金山紅水塘循環農業示范園區,以建設標準化菜園、果園、油園、特色養殖園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園區帶動產業發展,帶動科技創新,帶動農民增收的“一園三帶”模式;打造古城有優勢、有影響、有競爭力的農業品牌,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古城高原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二)古城區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重點

  加快農業優勢產業基地建設堅持以市場為引導、以效益為中心,把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作為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按照“品種調優、基地調大、產業調強、效益調佳”的原則,突出區域特色,優化區域布局,加快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發展以蘋果、優質桃、青梅為代表的優質水果產業,以蔬菜、烤煙、中藥材為代表的經濟作物產業,以及以核桃為代表的林產業等一大批優勢產業基地。為充分發揮各地特色資源優勢,各鄉重點發展優勢產業分別為:金山鄉主要發展優質糧食、林果、蔬菜、中藥材;七河鄉主要發展優質稻、林果、蔬菜、中藥材、馬鈴薯;束河主要發展蔬菜、水果、油菜;金安主要發展蔬菜、青食蠶豆、中藥材、香料、林果;金江、大東的干熱河谷地帶主要發展林果、冬早蔬菜。

  強化基礎把加快農田水利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條件,根據產業布局穩步推進中低產田地改造和農田水利建設。突出以骨干水源、農田排灌、土地整治、田間機耕路和通訊信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打牢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

  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結合農產品優勢產業帶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企業的市場主體功能,加強政府與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聯系,加快建立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強、規模集約水平高、輻射帶動面廣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群示范基地。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基地建設,充分尊重農民的經營自主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通過轉包、轉讓、互換、入股、租賃等多種形式,實現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為做大基地創造更好條件。

  培育發展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引導龍頭企業、專業市場、農業技術部門、村組干部和農村經濟能人圍繞優勢產業和依托“一村一品”牽頭建立各種生產流通服務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重點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完善農業產業化市場體系為適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完善市場流通服務體系。一是不斷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通過擴建、新建,建設成為集農產品倉儲、物流、深加工、農業信息化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批發市場。二是積極發展農產品零售市場。支持農業龍頭企業開辦農產品超市,逐步把網絡延伸到城市社區,引導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加工企業直接向超市、社區菜市場、便利店等配送產品。三是建立健全新型農資流通組織,完善農業生產資料儲備制度,實行“淡儲旺供”,穩定市場價格。引導和鼓勵農資流通企業為農民提供技術、農機具租賃等多樣化特色服務。

  構建農業科技支撐體系以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的開發為重點,構建推進特色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鼓勵科研、教學和涉農企業積極參與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和推廣,實現科研與產業發展的緊密結合,形成產業研發合力。制訂農產品生產基地和“一村一品”主導產品生產、加工、包裝、貯運標準和生產技術規范。同時以農業科技為支撐,加快農業標準化進程,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大宣傳力度,繼續努力創建一批新的農產品品牌。

  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形成穩定的產供銷關系。積極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合作經營。積極采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把帶動農戶共同開展特色農業發展作為扶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成效的重要指標。

  三、古城區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重點扶持項目

  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古城獨特條件和*優勢,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目標,廣泛引進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和現代生產經營組織方式,做大做強九大古城特色農產業:

  蔬菜產業:蔬菜生產要打破小而亂的傳統經營模式,結合旅游業,大力發展城郊農業,開發設施農業,按照區位優勢,重點打造金山、七河現代農業無公害蔬菜示范園區。金山、金安、大東、金江的金沙江沿線以開發冬早蔬菜為主,重點開發名、特、優新蔬菜;金安龍山壩、束河、祥和、金山、七河壩區以開發夏秋冷涼補淡蔬菜為主,擴大設施農業面積,重點推廣無公害蔬菜,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增加效益。

  水果產業:立足于現有品種資源,加快發展名、特、優、新品種,實行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實施劣質果園改造,提高果園管理水平,提高效益。以金山紅水塘村為示范樣板,發展“林果+牧草+牛羊+沼氣”模式的循環農業,著力打造循環農業園區。

  油料產業:以發展優質雙低油菜為主,擴大青刺果、紫蘇等其它油料作物面積,擴大核桃的種植規模。

  豆類產業:開發蕓豆、蠶豆、雞豆等系列雜豆品種,擴大種植面積。重點抓好品種試驗示范、品種改良等技術工作,提高產業效益。

  薯類產業:以脫毒馬鈴薯為主,推廣口味佳、口感好、淀粉及糖分含量高的加工專用型優良品種,建立生產基地,實現產業化經營。

  生物藥業:發揮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大力開發麗江藥材資源。開發種植續斷、木香、當歸、重樓,重點打造瑪咖產業。

  烤煙產業:在七河、大東、金安、金江等大力發展特色煙葉基地,建設現代煙草農業。著力打造七河烤煙產業“黃金走廊”。

  休閑農業:將農業從單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涵養、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拓展,滿足城鄉居民走進自然、認識農業、體驗農趣、陶冶情操、休閑娛樂的需要,使農業成為傳承農耕文化。依托農業特色產業,發揮鄉村傳統文化和自然景色的優勢,突出體現地方民族特色和民俗,提高休閑農業的吸引力,結合*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的建設和省級休閑農業示范企業的認定,創建和培育5-6個休閑農業精品園。

  畜牧產業: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積極鼓勵養殖場(戶)轉變生產方式,繼續加強生豬規模養殖場基礎設施改造,改善設施設備水平,進一步提高規模養殖比重,扶持規模養殖場(戶)、示范場(戶)等,促進了畜牧業的健康、平穩發展。

  四、古城區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1.提高認識,系統規劃。特色農業既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因此全區上下應該認識到,無論是實現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還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都離不開區域優勢和地方特色。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已成為發展地方經濟的重要任務。近幾年,隨著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業基本建設投入的逐年增加,農業生產基本條件逐步改善,加之全國、省、市優勢、特色產業布局和政策的日益明朗化,為我區產業規模奠定了基礎。圍繞農業產業化建設這一主線,統籌考慮環境資源、區位、人才、資金等要素,制定系統的產業發展規劃,確立長期的發展方向已成為現實和必要。規劃應發揮優勢,挖掘潛力,突出地方特色,布局適當集中,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規劃還應包括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基地,標準化小區、農貿市場、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建設內容。特別要結合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治理項目實施,開展綜合性農業園區建設,擴大特色農業規模,增強這亮點。

  2.建立組織,加強領導。建議區政府參照省、市的做法成立區級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在農業局設立辦公室。除了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外,設立一定數額的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全區特色農業發展工作的系統規劃,有關政策的制定。通過各類項目和政策扶持促進其發展。特別要引導企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創立新的合作模式,建立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緊密型結合體,切實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3.內外聯合,擴大規模。規模化經濟是特色農業的發展方向。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土地流轉的有序開展以及養殖大戶的興起,全區規模化程度也逐年提高,但仍需繼續推進。一方面要鼓勵區內龍頭企業在區內外建立基地,推動小戶、分散經營向大戶、集中經營轉變,并實現基地與基地的聯合,發揮規模效益。另一方面,區內產品和基地通過合作社與外部加工企業、基地的聯合。這樣,如蔬菜、林果、特色生豬等產業都可繼續做大做強。

  4.穩定基地,打響品牌。只有穩固的基地,良好的環境條件,才能生產出質量穩定的原料,才有利于開發產品、開拓市場,打造品牌。再通過品牌效益,回饋基地,形成良性循環。當前重點是進一步提高種、養基地的生產條件,推進標準化生產,統一管理模式,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產品品質。政府和各相關部門應積極宣傳推介古城農業品牌,組織和支持企業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活動,鼓勵企業開展各類農產品的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產品的認證工作,繼續扶持農產品進超市活動,讓各具特色的古城農產品走俏市場。

  5.強化服務,提供保障。政府要結合項目建設,逐步充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環境監測、農業技術推廣、植物保護、動物疫病防控等技術隊伍和技術手段,加強對重大動植物疫病的防控和種子、肥料、農藥、飼料、獸藥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管,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繼續推廣農業機械化、測土配方施肥,輕型栽培等適用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結合實施陽光工程、科技入戶工程,全面提升農村勞動者素質,同時有針對性的為農業企業培育熟練工人。社會化服務方面主要通過企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組建機防、機耕、機收隊形式,面向市場,開展服務。其他農業保險措施。還包括成立土地流轉仲裁機構,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幫助中小企業、種養大戶、解決融資難問題,補貼降低企業用水用電成本等。另外還有特色產品市場(如山貨市場、苗木花卉市場)、綜合農貿市場、生產道路的建設、改善等。總之,有了保障性政策措施和技術措施,才會降低農業投資風險,才有利于調動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及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特色農業的積極性。

  五、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盡管我區在發展特色農業工作上取得不少成效,但與現代農業要求和農業發達地區相比,我區特色農業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總量偏小,規模不大,特色不夠鮮明。或因資源條件所限,或因市場開拓力度不夠,或因發展速度不快,我區無論種植業還是畜牧業乃至水產業,生產總量都偏小,特色農業尤為如此。從近幾年所建的蔬菜、蘋果、生豬生產基地看,也都存在檔次不高,規模偏小等問題。規模化程度不夠,布局分散,不利于集約生產,也限制了龍頭企業的創建和壯大。

  2.龍頭企業數量、規模小,牽動力弱。我區境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尤其是涉及特色產業的龍頭企業,大多創建或改制時間不長,有的還處在轉型階段,原始資本積累不足,經濟實力不強。加上大多產品檔次不高,品牌不響,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因此優勢產品難以形成優勢產業,難有效帶動一方經濟發展。不少產品深加工層次低,甚至以原料外銷,如蔬菜、馬鈴薯等。紅水塘蘋果雖在本地小有名氣,但因對外宣傳不夠,種植規模過小,對外競爭力不夠。有的產業還存在重復建設、分散建設的問題,如蔬菜、水果生產基地,每鄉都有幾個點,難以形成合力,不利于品牌做強和市場開拓。

  3.扶持引導力度不夠,運行機制不完善。目前,雖然企業與種、養戶開展訂單生產的形式覆蓋面廣、涉及量多,但因企業與農戶之間,合作社內社員之間沒有形成緊密型的利益共同體,訂單或合同短往往流于形式,履約率低。其關鍵是合作社和協會尚處于創建階段,運作不規范,機制不完善,在企業和農戶、企業和基地之間未能起到應有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各方利益難以保證,急需加以引導和規范。

  4.社會化服務薄弱,保障力度不夠。因以企業、合作社、協會等市場運作形式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正在探索階段,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動植物疫病防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急需創新開展,提供保障。要站在對黨和政府負責,對人民群眾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戰略高度,來研究古城高原特色農業發展。

  總之,在今天高原特色農業新的起步中,亟待我們擺脫傳統農業路徑的依賴,在創新中求解,在轉變中突破,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高原特色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高原特色農業,用健全的農業產業體系提升高原特色農業。

畜牧家禽網編輯:superjunior

首頁 收藏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