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一畝田 閱讀數: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來發生的、嚴重危害玉米產量的一種真菌性病害。造成這種病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高溫高濕的天氣條件;二是農民朋友們在施肥時往往只重視氮肥,忽視了磷、鉀肥的施用,造成玉米植株磷、鉀元素的缺乏,植株極易發生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在各玉米產區均有發生,主要危害葉片、葉鞘和莖稈,以葉片和葉鞘交接處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為白色至黃色小斑,漸變成褐色或紅褐色,圓形或橢圓形,隆起成皰狀,有時相互愈合成不規則大斑,病斑附近的葉組織常呈粉紅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葉局部散裂,葉脈和維管束殘存如絲狀。最后葉片退綠發黃、干枯,嚴重者造成植株枯死。莖上病斑多發生于節的附近,遇風易倒折。
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施足底肥。一般應在玉米4~5片葉期追施苗肥,即氮、磷、鉀復合肥10~15公斤/畝,注意氮、磷、鉀肥的搭配。在合理追肥的同時,適時澆水,并及時中耕除草,可促進玉米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又能消滅寄主,減輕病害。栽植密度要適當,不要隨意加大密度,要提高田間通透性。要大力推廣旱播與配方施肥技術,旱播可使玉米在苗期得到鍛煉,根多、根深、苗壯。配方施肥,增施氮、磷、鉀肥,使玉米植株發育健壯、快速,增強抗病能力。
二是藥劑防治。應注意提早預防,在玉米4~5片葉期,每畝用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葉面噴霧,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均可預防玉米褐斑病的發生。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藥液中適當加些磷酸二氫鉀、尿素等,結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促進玉米植株健壯,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據目前多雨的氣候特點,噴殺菌藥劑應2~3次,間隔7天,噴后6小時內如下雨應雨后補噴,*限度地控制玉米褐斑病的發生。另外,施藥時間應在上午10時以前,下午4時以后,避開高溫時間施藥。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