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畜牧信息網
閱讀數:
仔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皮炎,以全身油質樣滲出性皮炎為特征,故又稱“仔豬油皮病”、“豬接觸傳染性膿瘡病”。
流行特點
1.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體表葡萄球菌所分泌的表皮脫落素,經皮膚創傷感染,并對皮膚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傳播迅速,同窩仔豬在短時間內可相繼感染發病。直接接觸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母豬的皮膚、耳朵、乳頭等處均藏有大量病菌,對不利條件有很強的抵抗力,故環境消毒要徹底。
2.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發生于秋季、冬季、春季,尤其是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
3.在機體抵抗力較差,周邊環境衛生條件較差時,很容易繼發感染疥螨。
發病原因主要原因
因豬場飼養管理不當,衛生條件較差,環境消毒不徹底,豬舍內溫濕度適合病原菌(葡萄球菌、蚧螨等)的繁殖,豬只生存周邊環境中就會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同時因各種應激因素的刺激,豬只的抵抗力也會逐漸下降。
次要原因
1.仔豬在剪牙、斷尾、斷臍、打耳號、去勢等環節中,用具消毒不徹底、操作不科學。
2.母豬感染蚧螨嚴重。
3.仔豬在相互斗毆中,咬傷皮膚,或在活動中摩擦傷皮膚。
診斷要點
1.病豬精神沉郁,初期在嘴部、眼睛、耳朵、肛門、肋腹等處,皮膚發紅,出現紅褐色疹點,產生3毫米~4毫米大小微黃色水皰,迅速破裂,滲出清涼或黃褐色的粘液,與皮屑、皮脂和污垢等混合發出惡臭味。
2.后期體溫升高,表皮增厚,干燥,龜裂,形成灰棕色痂皮,3天~4天擴展至全身,此時病豬呼吸困難,衰弱,出現伴有脫水癥狀的敗血癥而死亡。
3.皮下有廣泛的出血,肺充血,腎臟囊腫、蒼白,腎盂和腎乳頭常有灰白色或黃白色沉淀物,表層淋巴結腫脹,肝、脾、心臟等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膿性壞死灶,淋巴結腫脹。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