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閱讀數: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當前,國際種業巨頭紛紛搶灘國內市場,玉米種業被認為是國內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然而在諸城,卻有一個不服輸的女人,癡情玉米育種十幾載,她就是齊昌種業公司的當家人王維芬。
今年搞了800多個雜交組合
8月下旬,正是玉米灌漿的季節,驕陽似火,在太陽下呆一會就會讓人感覺臉和胳膊火辣辣的。記者來到齊昌種業公司,王維芬正在玉米繁種田里侍弄她的玉米,穿著一襲白色的工作服,雖然臉上帶著常年在田間勞作的色彩,但看上去健康、樸實。談起玉米育種來,王維芬侃侃而談,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幻想,精神狀態一點都不像65歲的老人。
“我從事玉米育種已經十多年了,能培育出高產優質的玉米種子,提高玉米單產,讓農民增收,是我一生的夢想和追求,也是我有生之年*的心愿。”王維芬告訴記者,她今年種植了1600多個育種材料,搞了800多個雜交組合,現在看有幾個性狀表現很好,令自己比較滿意。采訪期間,她向記者一一介紹著地里的育種材料,哪個品種抗倒性好,哪個品種的根系較深,哪個品種上沖性好,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了如指掌。
長期堅持玉米育種第一線,辛苦與收獲同在
說到玉米育種的艱辛和困難,王維芬的眼睛濕了。她說每到育種季節,自己通常會在早上4點起床,5點多就來到地里,和玉米相伴,播種、授粉、雜交、選種、觀察、記錄,一到地里,就會忘記了身邊的一切,常常是到了中午才回家吃飯。為了提高育種效率,她和其他玉米育種者一樣,成了南繁北育的“候鳥”,到了秋季,就要帶上剛剛收獲的育種材料,到海南島進行加代育種,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再帶著育成的種子趕回諸城播種,這樣不停地種和收,自己也成了一個只過夏天的人,天天汗流浹背。
勞作的辛苦還算不了什么,關鍵是玉米育種相當于沙里淘金,有時候良好的父本、母本卻不一定培育出優秀的后代來,一年下來,育成的優質材料卻沒有幾個,大多數要被淘汰掉。就這樣,王維芬長期堅守在玉米育種第一線,在玉米地里書寫著自己的青春和夢想,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堅持了下來。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不懈的努力,最近幾年終于看到了希望,有幾個性狀良好的品種逐漸顯現了出來,她也從一個玉米育種愛好者發展到建立了規范化的種子企業。
農業部門將繼續對育種企業多加指導
據諸城市種子站站長祝銘寶介紹,玉米育種是一個苦差使,一個玉米新品種的育成,通常需要8~1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能否成功還取決于育種者的經驗、投入、辛勤乃至機遇。人生苦短,能夠成功的育種者畢竟是少數,所以很多人都放棄了,能堅持下來實屬不易。
記者了解到,目前,齊昌種業已經山東省農業廳批準建立了股份制種子企業,并在海南設有育種站,擁有玉米育種材料2000多個,培育的齊玉11號進入省玉米新品種區試階段、齊玉18號進入省玉米新品種預試階段。祝銘寶告訴記者,下一步,諸城市農業部門會繼續跟上對育種企業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爭取早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玉米新品種。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