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中國臺灣休閑農業園區不僅提供農產品,而且形成了具有田園之樂的休閑區,這種“農業+旅游業”性質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既可發展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擴大農業旅游,又可達到提高農民收益與繁榮農村經濟的目的。臺灣依托農業發展起來的休閑農業的范圍相當廣泛,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臺灣休閑農業園區呈現多元化發展的現象,主要有鄉村花園、鄉村民宿、觀光農園、休閑農場和市民農園、教育農園、休閑牧場等幾種類型。這些以農業旅游為主導的休閑農業園區在旅游、教育、環保、醫療、經濟、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臺灣地區已成為發展前景良好的新興產業之一。通過對臺灣休閑農業園區發展政策與建設階段、發展特色、經營策略與管理與措施等方面經驗的研究分析,指出了大陸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與建設的發展方向和可借鑒的經驗啟示。
中國臺灣休閑農業園一景
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中國臺灣地區人們在旅游、休閑、文化、娛樂、交通方面的消費比例逐年增加,觀光旅游業日益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業績。臺灣觀光旅游業的發展為臺灣休閑農業園區的建設提供了極大的市場需求,并奠定了一定的市場基礎。同時臺灣觀光旅游業的發展也呼喚著新的旅游產品和旅游資源的開發,內容更為豐富的休閑農業由此應運而生。作為休閑農業重要發展載體的休閑農業園區不僅提供農產品,而且形成一個具有田園之樂的休閑區,這種“農業+旅游業”性質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既可發展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擴大農業旅游,又可達到提高農民收益與繁榮農村經濟的目的。
休閑農業的定義
山合水易認為休閑農業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供人們休閑,增進人們對農業及農村之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換言之,休閑農業所表現的是結合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一體的農業,在經營上更是結合了農業產銷、農產加工及游憩服務3級產業于一體的農業企業。就經營范圍而言,休閑農業已將傳統農業從第一產業延伸到第三產業,不只生產固定形式的產品,而且還包括各種蘊含創意的服務,這樣可以創造出許多附加價值,增加農民的收益。休閑農業園區是休閑農業發展的載體,也是休閑農業發展的核心所在。休閑農業園區規劃建設的數量、質量直接反映著一個地區休閑農業發展的好壞。
休閑農業的功能
休閑農業結合農業與服務業,具有下列7種功能
(1) 經濟功能;(2)社會功能;(3)教育功能;(4)環保功能;(5)游憩功能,(6)醫療功能;(7)文化傳承功能。
農業與服務業相結合的休閑農業
臺灣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與建設發展政策與重點
觀光農業時期(1971—1989年)
自20世紀50—60年代初,臺灣農業開始萎縮以來,農政單位便積極致力于改善農業結構,尋求新的農業經營形態,以求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識之士便醞釀利用農業資源吸引游客前來游憩消費,享受田園之樂,并促銷農產品。1980年,臺北市首先在木柵區指南里組織53戶茶農開辦茶園,稱為木柵觀光茶園,開啟了臺北市觀光農園的先例。鑒于臺北市觀光農園之發展經驗,臺灣自1981年底開始執行發展觀光農業示范計劃,輔導設置觀光農園之地點、面積、種類、規模等均不斷成長;從1982—1989年的短短7年中,觀光農園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范圍包括14縣,42鄉鎮,22種作物。
休閑農業發展時期(1989—1994年)
為促進休閑農業的發展,臺灣農業主管部門于1989年4月委托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舉辦了“發展休閑農業研討會”。在會上對休閑農業的概念基本形成了共識,正式確定“休閑農業”名稱。1990年臺灣農業主管部門在《改革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中,研訂了《發展休閑農業計劃》,制定了“設立休閑農業區”的一些基本條件。為加強休閑農業區的管理,臺灣農業主管部門于1994年12月31日公布實施休閑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并設定了“休閑農業標章”。
休閑農業提升時期(1995年以后)
臺灣的休閑農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很快遇上了發展“瓶頸”,最重要的是法令規章無法配合發展的需要,其次是大眾對休閑農業的認識不足,以及理念共識尚未完全建立,使得休閑農業計劃難于推動。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為了促使休閑農業在臺灣順利發展,重新調整計劃策略與政策方向。
臺灣休閑農業園區與建設類型
歷經多年的發展,臺灣地區依托農業發展起來的休閑農業的范圍相當廣泛,目前臺灣地區休閑農業園區呈現多元化發展的現象,主要有鄉村花園、鄉村民宿、觀光農園、休閑農場和市民農園、教育農園、休閑牧場等幾種類型。這些以農業旅游為主導的休閑農業園區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旅游、教育、環保、醫療、經濟、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臺灣地區已成為發展前景良好的新興產業之一。
臺灣休閑農業園區之休閑農場
(1)觀光農園
觀光農園是指具有農業特產的地區,通過規劃建設使其具有觀光休閑與教育價值的農業園區。觀光農園內提供觀光游客所需的各種服務設施,以便游客體驗采收農特產的樂趣并了解農特產生產過程,以增長游覽時間,寓教于樂,滿足游客休閑娛樂需求的目的。目前,觀光農園的類型包括觀光果園、觀光茶園、觀光菜園、觀光花園、觀光瓜園等。
(2)休閑農場
休閑農場是臺灣地區農業類型中最具代表者。休閑農場具有多種自然資源,如山溪、遠山、水塘、多樣化的景物景觀、特有動物及昆蟲等,因此休閑農業可發展的活動項目較其他類型的休閑農業更具多樣性。常見的休閑農場活動項目包括農園體驗、兒童活動、自然教室、農莊民宿、鄉土民俗活動等。臺灣地區對于觀光農園與休閑農場的區別并不是很明顯,觀光農園也可以休閑體驗,休閑農場也可以觀光游覽,大多數農園、農場都同時兼具觀光游覽、休閑體驗的功能。
(3)教育農園
教育農園是利用農場環境和產業資源,將其改造成學校的戶外教室,具備教學和體驗活動的場所。在教育農園里各類樹木、瓜果蔬菜均有標牌,有昆蟲(如蝴蝶)是怎樣變化來的等活生生的教材。游客在此參與農業、了解農產品生產過程、體驗農村生活,尤其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認識社會、了解農業和農村文化,創造了條件。
(4)市民農園
市民農園是指經營者利用都市地區及其近郊的農地劃分成若干小塊供市民承租耕種,以自給為目的,同時可讓市民享受農耕樂趣,體驗田園生活。1989年,臺北市農會積極規劃推動市民農園,并于1990年輔導北投區設立第一家市民農園,從而成為臺灣第一家市民農園。1994年臺灣農業主管部門通過“發展都市農業光驅計劃”擴大試辦市民農園,到1998年底,臺灣已設置58處市民農園,都屬于農耕體驗型市民農園。這些市民農園與觀光農園相比,市民農園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時業余時間經營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從總體發展情況來看,臺灣市民農園的規劃建設遠沒有其他園區形態發展好。
(5)休閑牧場
休閑牧場是以名、特、優、新的農作物,以較好的設施和高科技含量,進行生產并以此吸引游人,向人們展示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多姿多彩的產品。以地處臺東縣卑南鄉明峰村內的初鹿牧場為例,場區占地約54平方千米,,以奶牛飼養,品嘗自產牛奶、奶酪、牛肉,并以其秀美的牧場景色吸引游人,2004年,僅門票收入一項就達300萬人民幣,效益可觀
臺灣休閑農業園區政策與建設特色
我國臺灣地區自2001年起開始推動一鄉一休閑園區計劃,后來改稱“休閑農漁園區計劃”,集中力量發展農漁園區。該計劃在增強園區內的軟、硬件建設的同時,整合園區內農場、農園、民宿或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聯盟方式構成帶狀休閑農業園區,供游客前來旅游消費,增加園區居民的收益以及地方的繁榮與發展。休閑農業園區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的“社區”理念來推動各項工作,從而走在了休閑農業園區規劃建設的前列。總結起來,臺灣地區休閑農業園區創設具有下列特色:由點到線并擴展到面的發展,軟、硬件兼顧并互相配合,園區居民的積極參與,注重產品開發與創意,加強策略聯盟與整合行銷。
臺灣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與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1、轉變觀念,開拓思路,加快農業轉型,開發農業功能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臺灣地區農業面臨快速發展的工業和商業的競爭,以及國際農產品的沖擊,農產品成本高,價格低,農民收益少。臺灣農業發展面臨衰退、萎縮。針對這一挑戰,臺灣采取了加快農業轉型,調整農業結構,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使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延伸,于是就開始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我國大陸現在正處于農業轉型和調整農業結構的新時期,要學習臺灣發展農業的經驗,轉變觀念,樹立新理念,根據各地的資源、區位和市場條件,因地制宜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從而改變農業就是第一產業的舊觀念,建立農業與旅游業結合,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的新型現代大農業產業體系。
2、規劃與研究并舉,防止盲目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為防止觀光休閑農業背離農業本質,使其合理發展和布局,十分重視規劃工作,臺灣農委會制定了“發展觀光農業示范計劃”和“發展休閑農業計劃”,并把這些計劃列入全面的綜合農業規劃之中。臺灣農業主管部門對發展休閑農業極為重視,專門設立休閑農業管理、輔導處和推廣科,各縣市也相應設立休閑農業管理、輔導機構,臺灣從上到下形成了觀光休閑農業的管理和輔導體系。臺灣地區相關部門機構在做好休閑農業規劃,包括休閑農業的產業發展規劃和農業園區的建設規劃的同時,根據休閑農業產業需求,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如2005年臺灣休閑農業的研究主題分別為服務人員人格特征、服務態度與服務行為關系研究;經營模式研究;園藝治療活動對于提升休閑農業競爭力的研究;臺中縣新社鄉休閑農園規劃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養生農業園區建置模式研究等。
3、重視制定政策法規,加強科學管理,保證休閑農業走向規范化道路
為了保證休閑農業規范化發展,臺灣農委會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有關休閑農業相關法規,主要有:(1)休閑農業輔導管理辦法;(2)休閑農業標章核發使用要點;(3)休閑農場設置管理要點。其他相關法規有土地、觀光游憩、營建、水土保持、環境保護、文化保護、農產品衛生、農產品交流、經濟賦稅等多方面。這些法規中,最重要的是休閑農業輔導管理辦法(1996年制定,1999年修訂),共分6章25條,包括總則、休閑農業之規劃及輔導、休閑農場之申請設置、休閑農場之設施、休閑農場管理及監督、附則等。總則首先明確制定本辦法的目的和意義,界定了休閑農業的定義及相關術語的含義。
4、加強園區建設的規劃和檢查評證
雖然臺灣的休閑農業園區已達1102家,但經過農委會籌建的只有206家。農委會與休閑農業學會合作推動了園區和農業旅游景點的檢查評證,并頒發認證標志。臺灣休閑農業園區檢查評證分別以核心特色、園區規劃、創意運用、解說與行銷、組織與人力管理、環境與景觀管理、社區參與、觀光資源8項進行評證。臺灣農委會為鼓勵休閑農場提升服務品質,提供可供人們選擇優質的休閑農場,特委托臺灣休閑農業學會按照“2005年度臺灣休閑農業服務品質提升計劃———休閑農場評鑒、認證與輔導計劃”,進行優良休閑農場之評選及甄選工作,并編印優良休閑農場服務宣傳手冊。評選的對象為經農委會核準設置登記或準予籌設且實際經營之休閑農場。在我國大陸農業旅游景點和農業園區空間布局主要為“城市郊區型”“景區邊緣型”,但近2年來在一些大型城市(尤其是北京)其空間布局呈現出“遍地開花型”,其主要弊端表現在:自發建設多;掛個牌子就采摘;各自為政,缺乏系統管理;發展特點不突出,缺乏宏觀系統的規劃等。在加強園區建設的規劃和檢查評證工作中我們可充分借鑒臺灣發展休閑農業中的經驗,使大陸農業旅游景點和農業園區建設步入正軌。
5、大力推行社區經營的理念
臺灣休閑農業園區的發展跳出了以往規模經濟思維,朝向精致農業政策的延伸轉型。休閑農業園區的“園區”概念被賦予具有地方意義的社區的理念。整合農場、農園、民宿或所有景點,使其由點連成線,再擴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聯盟方式構成帶狀休閑農業園區,并適時開展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的“社區”理念來推動各項工作,這是臺灣發展農業旅游和休閑產業的成功經驗,也是走在世界休閑農業開發建設前列的重要原因。如在10年前廢棄的臺灣金瓜石冶金礦區為了發展鄉村民宿和休閑旅游,聘請規劃設計單位作了詳細的《金瓜石社區產業輔導計劃》,并在以后的運作實施中,定期出版《金瓜石社區報》,開辦礦山講堂等全力打造浪漫度假社區。這與我國大陸目前很多農業旅游景點開發建設過多注重硬件設施建設、片面追求產值形成鮮明對比,用經營文化、經營社區的理念來開發建設我們的農業旅游景點理應成為我們工作的重要部分。
結語
在我國大陸地區,城市化發展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擁擠,環境污染,城市人很希望到郊區農村觀光旅游,這為發展城郊觀光休閑農業提供了市場需求。我們應抓住城市這個目標市場,積極發展現代都市型的農業旅游和休閑產業。因為開展農業旅游可以減少農產品中間流通環節,有高附加產值,并可帶動農產品銷售、餐飲住宿、休閑購物、觀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動(如垂釣、農家樂)的發展而產生乘數效應。建設新農村游、農家游,開展農業生態保護、農業休閑旅游,對于城鄉統籌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可大大提高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