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6/4 10:43:00 來源:畜牧人網站 閱讀數:
全國肉類結構變化趨勢:1985年--2000年,豬肉大幅下降,降低20%,禽肉明顯增加,提高了11%,牛羊肉小幅增長,提高了7%。2000年以來,豬肉緩慢下降,禽肉穩步增長,達到20%,牛羊肉基本穩定在13%左右。
2000--2014年,生豬年出欄由51862萬頭增至73510萬頭,增長41.7%,年平均增長2.5%。豬肉產量有4238萬噸增至5671萬噸。增長33.8%,年均增長2.1%。
2013年生豬規模,年出欄500頭以上的占了41%,與2007年相比,比重提高19%。
生豬生產的主要扶持政策:
1.扶持標準化規模養殖。規模標準:年出欄生豬5000頭以上。生豬額度:單場50-100萬元。資金用途:支持圈舍改造和標準化生產等。補貼形式:以獎代補。2014年總資金達到9億元(含生豬、蛋雞、肉雞、肉牛和肉羊)
2.生豬良種補貼。工作目標:提高良種使用水平,推廣人工授精技術。實施范圍:全國28個項目省。補貼標準:每頭能繁母豬每年使用4份優質豬精液,每份補貼10元。 2014年項目資金6.6億元。
3.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調動地方政府發展生豬生產積極性,2014年獎勵資金35億元,獎勵大縣560個。
今后政策扶持的重點:2015年,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暫停實施;直接補貼政策可能會越來越少;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公益性、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養殖廢棄物資源利用、金融與保險、種業創新)
生豬養殖業總體目標:穩定供給,提質增效,保障安全,環境友好。
基本原則:轉變方式,提質增效,種養結合,優化布局,龍頭帶動,產業融合,市場主導,政府引導。
區域布局:綜合考慮環境承載能力、資源稟賦、養殖傳統、消費偏好、屠宰加工和區位優勢等條件。東北、西北地區,因土地、飼料資源豐富,應重點發展。中部、西南地區,屬于傳統主產區,應穩定發展。而東部沿海地區(蘇、浙、閩、粵)環境壓力較大,養殖發展空間受限,應適度發展。
目前我們的重點任務是:
1.引導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
2.實施生豬遺傳改良計劃。遴選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建立種豬生產性能測定體系、加強種豬遺傳評估平臺建設、推進種豬聯合育種。
3.指導生豬養殖糞污處理。
4.強化生豬檢測與預警。
5.完善生豬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建立生豬產品目標價格制度、探索生豬目標價格保險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