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7/13 13:29: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
45歲的胡永平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縣舍必崖鄉水口村奶農。胡永平從2001年開始飼養奶牛,隨著奶牛數量不斷增多,2008年以后,胡永平聯合村里另外7戶奶農,建起了奶業專業合作社。如今,合作社集中管理飼養了500頭奶牛,每天為乳企提供4.4噸鮮奶。
但今年以來,隨著鮮奶收購價格走低,奶農收入也逐步縮減。用胡永平的話說,“合作社的日子是真心不好過”。他告訴記者,2013年和2014年,鮮奶最高價格賣到每公斤4.2元,但今年每公斤鮮奶的收購價格只有3.5元左右。“2015年的飼草料、獸藥價格基本和前兩年持平,但收購價低了,合作社一天的收入就減少了3000元,利潤基本被壓縮殆盡。”
從個體散養到如今的合作社經營,集約化養殖為胡永平節省了飼養成本,但收購價上不去,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斷凸顯。“企業對于鮮奶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牛吃得好才能產好奶,飼養成本也不斷增加。但*的問題是,現在合作社每天的鮮奶產量穩定維持在4.5噸以上,和企業簽訂的收購訂單是每天4.4噸,這就意味著每天有100多公斤鮮奶被白白倒掉。”他說。
看著白花花的牛奶被倒掉,這位“資深奶農”由衷感到心痛,但卻束手無策。“企業只收當天的鮮奶,牛奶又無法儲存,所以只能倒掉。這還不算被拒收的牛奶。”胡永平算了一筆賬,“如果鮮奶質量達不到企業的檢測標準,當天的牛奶會被全部拒收。這樣的拒收,平均每個月都有兩三次,被拒收的牛奶也只能倒掉。加上過剩的產量,合作社每個月大約要白白倒掉10噸牛奶,這就是3.5萬元。本來現在養奶牛就不怎么掙錢,這樣一來,奶農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如何保證奶農利益不再進一步被損害?胡永平說,國家應該適當出臺補貼政策,同時推廣落實奶價保險,從而保護奶農的生產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