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2/24 8:46: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原奶生產國,但是和畜牧其他行業相比,奶業發展仍滯后。我國奶類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發展空間很大。當前國內外市場發生變化,我國奶業正在經歷一場“寒冬”。目前,記者采訪了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
記者:2016年奶價會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李勝利:2016年上半年可能仍會穩中下跌,不會上漲;9月~10月之后價格會有所回升。其中有三點因素將影響我國奶價變化:夏季奶牛會不會有突發性疫病,我國中小型養殖場、散養戶(小區)奶牛淘汰數量的多少以及下半年國際市場會不會復蘇。由于2015年飼料成本下降,例如玉米、豆粕價格下降了15%~20%,所以預計2016年奶價不會超過每公斤4元。
記者:2015年國內“倒奶”事件頻發。今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從根本上杜絕這一現象嗎?
李勝利:解決“倒奶”事件,需要調整產業結構。中國奶業高度商品化和國際化,很大程度上靠市場調節,國內壓力較大。目前,我國規模牧場的單產提升增量完全可以彌補淘汰散戶的減量。由于我國牛奶產量增加,但消費疲軟,加之進口沖擊,造成乳制品庫存增大。為了減少庫存,規模小、效率低的產能將會逐步被淘汰,從而提高奶牛的單產和生產效率,進而降低牛奶的過剩產能,保證供需平衡,穩定奶價。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科技提升產業競爭力,降低飼料成本。
記者:糧改飼的實施會對奶牛養殖,甚至奶產業有什么影響嗎?
李勝利:糧改飼的實施直接降低國內奶牛養殖成本,而且玉米青貯是奶牛很好的飼料。首先可以增加種植青貯玉米農民的收入。2015年的玉米價格很低,增產不增收。如果農民種植青貯玉米并和養殖企業簽訂合同,就可以保證農民的收入。其次,可以促進農牧業的結構調整。再其次有利于奶牛養殖,牛場可以獲得穩定的飼料來源和土地支持,提高奶產量。同時還能減少焚燒秸稈的現象,通過種養結合,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飼料的營養價值和生物量。實驗表明,飼喂好的青貯飼料,每頭牛至少增加2公斤產奶量。粗略計算,每頭牛投入增加3元,按目前生鮮乳市場價每公斤3.9元計算,可增加收入4.8元。
記者:奶牛保險在全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其中涉及可保奶價和可保奶牛兩種,兩者的功能對比和效益如何?
李勝利:奶牛保險的執行是由各地的保險公司承擔,存在一定的差異,以牛場實物類財產保險為主。雖然在全國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各省根據不同的情況都制定了標準。例如,山東省就設定了奶價最低值,這是好事。奶價最低值是要由政府、物價部門、加工企業等共同制定的。從生產者角度看,奶價保護價保證其生產最低成本,保護了生產者的基本效益。建議由一些奶牛主產區牽頭實行,但由于全國生產基礎和條件不同,全國推行統一標準存在難度。
記者:建立奶粉收儲制度有什么好處?
李勝利:奶粉收儲制度是政府在生鮮乳供應過剩時,對額外增加收奶量的企業進行補貼,鼓勵企業收奶的政策,可以平抑生鮮乳生產的季節性供給波動的問題。我國生鮮乳生產的旺季是在4月份~10月份,但牛奶的消費旺季是在春節前后,時間上存在矛盾,在生鮮乳供大于求時導致拒收量增加,在生鮮乳不足時又會產生加價“搶奶”的現象。奶粉收儲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奶牛養殖的穩定和養殖者的利益,減少奶業的波動。但在面對進口廉價乳制品沖擊時,需采取綜合措施。
記者:進口鮮牛奶從澳大利亞牧場到我們的餐桌,最快只需72個小時。這將對我國奶業有什么沖擊?
李勝利:進口鮮牛奶(巴氏奶)短期內沖擊不大,且該產品價格太高。對進口巴氏奶,建議從制度設定上加以禁止。巴氏奶的保質期一般只有7天,來到國內后貨架期和消費期已經很短,不利于保障消費者利益;其次是巴氏奶是不完全滅菌,存在著生物安全風險,并且來源難以追蹤,對消費者的安全和養殖業的安全都是一個潛在隱患。
記者:國際奶價與國內奶價的傳遞機制如何?
李勝利:從目前看,國內外奶價的傳遞主要通過進口乳制品的數量來傳遞,主要是進口大包粉和UHT奶。我國奶價高于主要乳制品出口國是一個常態化特征,而商品生產的國際化和貿易自由化是未來經濟發展的特征。從近10年看,國際牛奶生產存在一個3年~4年的周期,其間全脂奶粉價格在每噸2000美元~5000美元區間波動,奶粉價格低谷時,國內部分企業轉而使用進口奶粉作為主要加工原料,倒逼國內奶價下降。2013年~2014年我國奶源短缺時導致奶價升高,進口乳制品出口國有很高的利潤空間,2年平均進口奶粉達到88.8萬噸,進口價格在每噸4000美元~5000美元,刺激了主要出口國的增產。通過進口乳制品的傳遞,國內外奶價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