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4/5 8:54:00 來源:燕趙晚報 閱讀數:
今年春季,多地豬肉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在吉林長春,3月份豬瘦肉的平均零售價在每斤14.8元,創6年同期價格新高。五花肉已賣到每斤20元,而肋排更是賣到每斤35.8元。攤主們稱,進入3月后,豬肉幾乎一天一個價。
豬肉持續漲價,且創出6年來的新高,意味著新一輪“豬周期”到來,我們將在一段時間內,被迫面臨高價豬肉的困擾。“豬周期”是一種經濟周期現象,“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不斷循環往復,通過價格傳遞給市場,進而引導市場自主調節,達到新的供需平衡點。一個完整的“豬周期”,一般為3年左右,跟商品豬存欄量、母豬繁殖育種、仔豬成長周期等因素相關,均需要一定的時間調整。
每一輪“豬周期”都有密切的因果關系。此輪豬肉價格的持續上漲,實則源于2014年開始的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養豬不賺錢乃至虧損,在肉價長期低迷的情況下,部分養殖戶選擇退出,或者宰殺母豬、減少仔豬,從而造成商品豬存欄量下降,直到陷入供需嚴重失衡后,進而引發豬肉價格恢復性上漲。可見,“豬周期”并非憑空出現的,乃是受到商品豬市場供需關系左右。
而要想豬肉價格不再上漲,回到合理區間,其實也很簡單。豬肉價格過高養殖有利可圖,自然會重新吸引到養殖戶投入資源,購買母豬、仔豬,從而增加商品豬存欄量,提高市場供應量,進而逐步平抑價格,達到新的價格平衡點。而在這樣的周期往復里,只要政府不要過度干預,不要盲目出臺刺激政策,靜待市場機制發揮自主調節作用,即可順利安度“豬周期”。
事實上,由于前兩年養豬不賺錢甚至虧損,很多養殖戶都是咬牙堅持下來的,就是等“豬周期”來臨后,賺錢彌補之前的虧損。也就是說,“豬周期”其實是正常的市場波動,其給養殖戶提供了賺錢機會,但并非公眾所想象的暴利,如果將3年“豬周期”收益平攤,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并不高。而那些因虧損而退出的養殖戶,則是以散養戶為主,并非市場主導力量,一旦行情好轉,他們還會卷土重來,只能算是“豬周期”里的投機者。
豬肉價格有天花板制約,并非無止境上漲,其跟飼料成本的所占比例相關,“豬糧比”在6:1時,被視為養殖戶盈虧的平衡點。而且,豬肉還有替代品壓力,一旦豬肉價格過高,消費者就可以選擇其它肉類,比如牛羊肉、禽肉、魚肉等,都是可以替代豬肉的,特別是禽類里的雞,其養殖周期短,成本替代性最好。更何況,還有低廉的進口豬肉在一旁虎視眈眈,連年增長的進口豬肉也是平抑價格的一支力量。
因此,公眾不必為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而擔憂,政府也要理性看待“豬周期”的變化,在沒有發生天災之時,對于市場正常運行規律,保持不干預政策就是最好的策略。而未來要想減少“豬周期”的波動,則需要依靠規模化養殖,行業龍頭做大做強,實現優異的成本控制管理,成為市場穩定供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