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5/20 10:16:00 來源:青海日報 閱讀數:
“天露”、“青海湖”、“小西牛”……每天的清晨,這些來自身邊的牛奶,開啟了我們一天的營養生活;“尕龍碗”、 “圣湖”、 “好朋友”,這些土生土長的酸奶,憑借無可比擬的自然口味,吸引著高原的消費者。作為全國四大牧區之一的青海,在純天然、無污染的乳資源方面優勢得天獨厚。隨著乳制品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不斷提升,青海的奶業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如何在困境中謀劃出一片新天地?如何在高標準的奶業發展軌道上不掉隊、向前趕?讓品質最好的牛奶走上更多人的餐桌?青海在努力……
“這片牧場的奶牛是低齡牛,你看,這不互相又掐起來了……那片是懷孕的母牛,所以牧場的草和泥要配得更松軟,免得出意外。”指著眼前一片一片的牧場,青海江河源投資有限公司天露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萬頭奶牛養殖基地的工作人員不停地介紹。
4月下旬,當記者來到養殖基地,看到眼前成群結隊數也數不清的奶牛們在溫暖的陽光下,悠然自得地散步、呼吸清新的空氣、品嘗著牧場工作人員為它們悉心準備的營養飼料,記者突然聯想到了電視上國內乳制品廣告最常用的一句話:最好的牛奶來自天然。作為全國四大牧區的青海,我們一直在天然的大牧場里出品最天然、放心的牛奶。
規模養殖,從源頭守住奶源質量
2015年4月,1000頭從智利引進的奶牛在經過百余天的長途旅行來到西寧,隨后分別被運往青海天露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青海湖乳業有限公司等4個養殖基地,這些引進的奶牛在提升我省奶牛質量,促進奶業健康發展,提高奶牛良種化程度,為畜牧業轉方式、調結構、強基礎、提質量,為良種奶牛種群擴繁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正如記者在天露樂都養殖基地看到的那樣,奶牛們自由進食,暢快飲水,牧場里既有可避風避雨,又通風良好的敞開式鋼結構標準牛舍,還有管理人員24小時全程健康監控。每頭牛的耳朵上都帶著自己的“耳標”,這就是每頭牛的身份證,從出生開始,來自于哪里、身體狀況、父母親是誰……都可一目了然,從牧場到餐桌的追溯體制就這樣誕生了。
透過落地式玻璃窗,記者看到,奶牛們井然有序地進入擠奶廳,自動“識別”著自己的位置,然后頭朝外調轉尾巴進入各自通道,自動化裝置完成檢測、識別、擠奶、計量等工作,15分鐘后,剛擠出的鮮奶進入迅速制冷的“保鮮罐”中,緩沖溫度要求必需保證在3-7攝氏度,并第一時間向天露在西寧市的生產線轉運。
這樣的規模養殖,如今已經在全省牛奶乳制品加工龍頭企業中成為共識。
吳繼芬,青海江河源投資有限公司質量總監。她說,“天露”*的任務就是“把好優質奶源的關”,所以,這兩年企業已經陸續投資1億多元在奶牛養殖基地建設上,目前存欄良種奶牛10000余頭。而另一家龍頭企業——青海青海湖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目前也在湟中縣田家寨新村及湟源縣大華鎮池漢村,建成自己的標準化規模奶牛養殖基地,自建牧場實現了原奶的自控。
來自省農牧廳的數據顯示,近幾年,通過省級支農資金和農業部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截至2014年,全省存欄100頭以上的標準化奶牛場53家,存欄純種能繁奶牛1.6萬頭,年產商品奶4.78噸。青海省從事分散養殖的奶農有31268戶,共飼養能繁奶牛12.61萬頭,年產商品奶8.3噸,占全省商品奶產量的63.45%。
高端設備:生產環節一絲不茍
除了企業在規?;B殖方面做出的努力,近些年來,青海省生鮮乳收購站的監管功不可沒,這項始于2008年的工作,由于多年的持之以恒,為提高全省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推進生鮮乳收購站的規范化建設和標準化管理夯實了基礎。
近幾年,全省共安排省級支農資金673萬元,開展生鮮乳收購站建設、改造和提升,通過更新硬件設備,增強檢測手段,改善基礎條件,健全檔案記錄,加強技術培訓等推進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建設。
正是有了上述的基礎工作,農業部連續6年(每年兩次)對青海省生鮮乳收購站及運輸車輛進行的抽查結果表明,青海省生鮮乳收購站鮮奶一直以100%的合格率“行走市場”。
另外,乳制品企業加大技術投入,引進先進設備,提升工藝水平也是產品質量的*保證。以天露乳業為例,14條生產線中10條都是從瑞士利樂公司進口的國際最先進設備,過去傳統意義上的牛奶,已經在新設備、新工藝的均質過程中,粗大的脂肪顆粒被瞬間產生的高壓打成微米,而更易消化吸收。嚴格的企業標準,讓“天露”成為青海省*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的乳制品企業。倡導只做綠色鮮奶的“天露”,正在通過高標準的技術手段,將鮮奶的保鮮時間從2、3天縮短到6小時,吳繼芬告訴記者,這也意味著,牧場中早上擠的牛奶中午就能端上市民的餐桌。
此外,天露乳業“乳制品擴能改造項目”、“建設省級乳品研發檢測中心,有機牦牛乳制品加工改造;特色乳制品加工技術改造,高原特色凝固型酸奶技術改造”等依托省上“雙百”工業項目進行的技術創新,讓乳制品龍頭企業整個檢測水平上了一個很高的臺階。
而另一成長僅僅10年的企業,青海湖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也引進了瑞典愛克林生產設備,正在大力開發低溫冷鏈酸奶、鮮奶產品。
“為人類奉獻最健康的乳制品”這句話,在青海并不僅僅是一句奪人眼球的口號……
政策助推,為做強青海奶業保駕
散養奶牛生產質量安全一直是青海省奶業監管的難點和重點,作為青海省奶牛生產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創新,全省農牧部門希望通過扶持壯大“出戶入園”奶牛養殖場,將農戶散養奶牛“入園”在規模養殖場,強化企業與奶牛養殖戶的利益鏈接,在確保奶農利益逐年提高的基礎上,逐步減少散養奶牛養殖數量,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統一提供場地、統一提供飲料、統一防疫、統一配種、統一擠奶、分戶核算、分戶飼養……省農牧廳從解決奶牛散養、散擠、散收關鍵問題入手,通過散養奶牛出戶入園項目實施,逐步達到奶牛標準化生產、管道化擠奶,理順生鮮乳產銷環節,進一步保障青海省生鮮乳質量安全,實現奶業可持續平穩發展。
而目前,“出戶入園”的奶牛養殖場都以通過省級認定的規模養殖場為標準,有較為穩定的生鮮乳銷售渠道,能夠保證入園奶牛散養戶的基本收益,也能夠保證生鮮乳生產的質量安全。
外貌評分不合格進不了園,布病和結核兩病檢測不合格入不了園,五歲以上的老齡牛嚴格禁入,18月齡以下的牛放寬至12月齡,入園品種為荷斯坦牛及其雜交后代……嚴格的標準為散養奶牛出戶入園提高了門檻,設置了奶源安全保障線。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省相關各縣共組織合格奶牛3040頭, “出戶入園”分別進入西寧市、海東市21個奶牛養殖場。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推進青海省奶業向規?;?、標準化、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實現傳統奶業向現代奶業跨越,2015年,青海省《關于促進奶業穩定發展的指導意見》開始實施。
青海省計劃利用6年時間,初步建立起以適度規模養殖場(小區)為主體,奶牛養殖大戶為補充的奶牛發展模式,在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面建立起生鮮乳第三方檢測定價機制。力爭到2020年,青海全省牛奶年產量達到48萬噸,純種荷斯坦奶牛存欄比例達到85%,存欄奶牛5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到60%以上,規模養殖戶飼養奶牛到機械化奶站擠奶比例達到50%以上,牛奶加工轉化率達到65%以上,乳企以合同契約形式收購奶站的生鮮乳比例達到90%以上,奶牛養殖場糞污污染物資源化利用率不低于60%。最終,達到促進全省奶業健康穩定安全發展,豐富城鄉居民“餐桌”供應,增加農牧民收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