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8/5 10:01:00
來源:青海日報
閱讀數:
隨著災后重建全面完工,玉樹州委、州政府意識到畜牧業作為全州的主導產業、命脈產業,應該是一個常抓不懈的產業。那么如何才能重振昔日畜牧業的雄風,玉樹州提出了三年打基礎、五年上臺階、七年大變樣戰略布局。
今年恰逢打基礎的最后一年,玉樹州畜牧業這三年來究竟是如何打基礎,打好的基礎是否牢固,玉樹州農牧科技局局長才仁扎西這樣說道,我們用三年時間給玉樹州畜牧業做了一個“手術”,我們要追求的不僅僅是數量,更重要的質量和效益。
才仁扎西口中的“手術”就是淘汰、串換、推廣。為何要進行“手術”,還要從玉樹畜牧業包產到戶說起,牦牛包產到戶后,一戶的牦牛基本都是近親繁殖,幾代以后牦牛逐漸退化,出現了毛色不純、個頭矮小、牛角畸形等特征,牦牛整體質量下降,牦牛提純復壯迫在眉睫。
對于有這些特征的種畜進行淘汰,去年淘汰了5.6萬頭,今年已經淘汰了6000頭。連續3年舉辦牦牛文化藝術節,藝術節上評比種畜,優秀種畜進行串換,如曲麻萊縣和玉樹市串換,2014年全州串換5600頭,今年已經串換6000頭,以此保障牦牛的血統純度。野血牦牛推廣,家中飼養的牦牛和野牦牛繁殖,出生的野血牦牛一代、二代進行推廣,三年來累計推廣8000多頭。
通過這場“手術”,玉樹畜牧業的“惡疾”得到緩解,牧民增產增收的目的實現了,以曲麻萊縣紅旗村來說,以前這里的一頭牦牛價格在5000元左右,但是推廣野血牦牛后,一頭良種牦牛價格超過了10000元,有些野血牦牛的重量甚至是普通牦牛的一倍。
玉樹州畜牧業“回溫”還得靠政府的扶持。三年來,玉樹州扶持100個家庭牧場,18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全州上下形成的一個共識,就是小塊農業區為牧業區服務,推動糧轉飼,加大飼草料種植,為畜牧業發展提供后備保障,目前全州飼草料種植已經達到了0.93萬公頃。
去年底,曲麻萊縣建成了芫根飼草料加工基地并投入運營,這個加工基地是我省青南地區規模*的飼草料加工基地,而芫根種植基地則是西北*的芫根種植基地,接下來還要在治多、稱多、雜多等縣建立飼草料基地,讓玉樹畜牧業發展沒有后顧之憂。
玉樹畜牧業發展還要與精準扶貧、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結合起來。貧困農牧戶納入到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精準扶貧資金扶持合作社基礎設施建設和牲畜購置,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輪牧輪休,可以有效地保護草場,這樣既可以增產增收,又可以保護生態環境,達到了雙贏。
玉樹州畜牧業曾經也有輝煌的一面。上個世紀80年代,玉樹州是全省主要畜產品供給地,有畜牧業大州的美譽。那時,全州牲畜存欄數曾一度突破800萬頭(只匹),人均達40頭(只匹),畜牧業收入占農牧民收入的90%以上。輝煌過后,時至今日,玉樹全州牲畜存欄率僅有240萬頭(只匹),人均占有率不足7只,畜牧業收入只占農牧民總收入的40%。
究竟是何原因讓玉樹州畜牧業“滑坡”,前后反差如此之大?
1984年和1995年兩場特大雪災,玉樹州畜牧業元氣大傷,從此便一蹶不振。
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實施,大量農牧民放棄傳統主導產業離開草場,導致牲畜存欄率下降。
玉樹牧區,7歲至15歲年齡段的孩子是一戶家庭中的重要勞力,也是最好的放羊年齡,隨著“兩基”攻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上學,玉樹牧民不再養羊,玉樹草原上的羊逐漸消失,全州240萬頭(只匹)牲畜中羊的數量不足20萬頭只,牦牛數量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
還有,災后重建和城鎮化發展政策,更多的牧民自主移民到城鎮務工、創業……而這些僅僅只是宏觀方面的影響,而對玉樹畜牧業發展更大的影響在于蟲草、藏獒等泡沫經濟。
玉樹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幾乎各縣都有蟲草,當地人有這么一句話,“挖蟲草辛苦一個月,一年吃穿不愁”,因此許多牧民便賣掉牲畜,閑置草場,在縣城過著安逸的生活,每到蟲草采挖季節,進山挖蟲草。
藏獒也是導致玉樹州畜牧業衰敗的“罪魁禍首”,被炒作的天價藏獒,出售一只也許一輩子都衣食無憂,在這種巨大利益的誘惑下,牧民紛紛放棄主導產業,投身到藏獒養殖,最終藏獒經濟破滅,牧民一夜“暴富夢”也隨之破滅,最根本的畜牧業也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