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12/14 14:31:00 來源:央廣網 閱讀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環保稅法》規定,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具體稅額可由各地在法定稅額幅度內確定。
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民利認為,征收環保稅會進一步提升養殖成本,這有可能對我國畜禽養殖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
王民利:目前我國大多數畜禽養殖成本特別高,比其他國家高很多。養殖成本進一步提高,會讓我國畜牧業的國際競爭力進一步下降,導致更多畜禽產品進口到我國。
對養殖戶、養殖場的影響也是毫無疑問的,根據我國現在畜牧業的運行情況,養殖場大多數品種處于虧損狀態。征收環保稅,勢必使這些畜禽品種的養殖成本大幅增長,虧損幅度也會增加。對養殖戶的積極性也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王民利也表示,畜禽養殖業的污染必須得到治理。但是為了幫助養殖企業做好轉型過渡,相關政府部門最好給予養殖企業以補貼、幫扶政策,添置環保設備,彌補一定的經營損失。
王民利: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肯定是要推進的。這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如果短時間內就要建成環保設施,勢必對養殖業造成很大的沖擊,普通養殖戶很難承受的起。
征收環保稅相應的要對養殖業給予某些方面的補貼,包括環保設施的建設,環境污染的治理,這樣才能夠避免更大程度的虧損。短期內肯定需要政府幫養殖戶、養殖場。
王民利表示,我國畜禽產品成本長期以來高于國際同類產品,競爭力處于不利地位。如何提高附加值、提升畜禽養殖業整體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或許是畜禽養殖行業急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王民利:品牌和附加值提高畜禽產品競爭力的途徑。但是需要很長的過程,不是一兩年、三五年之內能實現的。提升我國養殖業的生產水平,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科技、管理水平、生產理念、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