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3/4 9:37:00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閱讀數:
近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就非洲豬瘟防控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實驗室主任李鳳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漢春等三位專家權威解讀非洲豬瘟防控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非洲豬瘟疫情總體可控,防控態勢逐步向好。
非洲豬瘟的疫情現狀如何?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這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楊漢春用幾組數據進行了回答。一是通過疫情的排查和監測,及時發現了68起疫情,超過了疫情總數的六成。早發現、早處置,避免了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二是所有發生的111起疫情都及時得到了有效處置,沒有發生二次擴散,處置的措施和方式都是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進行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九成的疫情按照規定解除了疫區封鎖。三是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由于生豬異地調運而引發疫情的比例已經從35%下降到15%,說明在控制生豬的移動及其產品的調運上防控措施效果明顯。四是通過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喂豬,全國因餐廚剩余物喂豬引發疫情的比例已經由50%下降到44%。相關部門通過系統嚴密的防控,讓疫情總體處于可控的態勢。
在疫情的控制上,陳煥春指出,目前各國普遍采取的措施都是捕殺、消毒、無害化處理和提高養殖生物安全防護等,防護思路和措施大同小異,但是由于不同國家重視程度和采取的措施、社會動員和組織能力、飼養方式、養豬數量和規模以及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的不同,疫情發生后,控制程度和效果有很大差異。目前來看,我國采取的措施成效顯著,疫情雖在全國28個省市發生,但在絕大多數地區是呈點狀發生的??傮w來說,通過努力和控制,我國非洲豬瘟的疫情處于可控范圍內,這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和高度的評價。
楊漢春表示,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總體可控,防控態勢逐步向好。目前,100起疫情按規定解除封鎖,19個省份的疫區已全部解除封鎖,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雖然疫情防控態勢逐步向好,我國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傳播風險。楊漢春說,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的發生以及傳播的風險是很大的,還有很多不確定性,預計疫情可能還會呈點狀發生。在還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或者一些已解除封鎖的地區,不排除發生或再次發生疫情的可能。做好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是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艱巨的任務。
非洲豬瘟病毒不傳人,豬肉產品可放心食用
針對記者提出的“吃了染疫非洲豬瘟的豬肉是否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的問題,李鳳琴表示,目前相關國際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都沒有把非洲豬瘟列為人畜共患病。歐盟食品安全局在官方網站上也強調,非洲豬瘟不會影響人類和其他的物種。
李鳳琴解釋說,世界各國對非洲豬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非洲豬瘟病毒在自然界當中的*宿主就是豬。在非洲豬瘟被發現的100多年里,全世界有62個國家報道過非洲豬瘟疫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因為吃豬肉感染非洲豬瘟病毒而患病的報道,這從科學的角度進一步佐證了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歐盟食品安全局作出的科學結論。這些國際組織和歐盟食品安全局在作出這些結論之前,都要組織來自各個領域的相關專家,比如檢驗檢疫、微生物、流行病、食品安全等領域的專家按照一定的科學程序進行評估。所以,應該遵守和認同這些國際組織的原則和結果。
而針對之前有報道指出企業從加工食品中檢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這些產品是否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時,陳煥春表示,在生豬的屠宰或者食品加工當中,如果有病毒的話,像泔水和加工的下腳料就可能有傳播動物疫病的風險。農業農村部在非洲豬瘟疫情剛發生時就發布公告禁止用泔水養豬。今年2月1日,再次發布公告要求屠宰企業實施屠宰生豬要進行非洲豬瘟病毒的檢測,要及時發現和處置風險,防止由此帶來疫情的擴散。加工食品里面發現核酸陽性,主要的風險是對動物疫病傳播的風險,但并不感染人。我國肉食的消費習慣是吃熟肉,當豬肉加工超過100攝氏度,一兩分鐘內病毒就被殺死了。所以對豬肉食品的消費者來說是沒有風險的,而在動物疫病的傳播上可能仍有風險。
盡管防控嚴格,但仍可能有一些染病豬流入市場。針對這一問題,陳煥春認為,目前檢出量還不多。非洲豬瘟病毒*的特點就是潛伏期非常長,可以達到21天甚至23天,有時候豬沒有發生臨床癥狀就進入了流通環節,導致染疫豬流入市場。
陳煥春強調,非洲豬瘟雖不傳人,但是對養殖戶和從業者有很大影響。我國是一個養豬大國,養豬數占世界總數的53%,豬對國計民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級農業部門也積極采取措施,果斷處置,堅決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
多舉措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據了解,為了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我國建立了動物產品從生產到餐桌整個產業鏈全過程的監管措施。
陳煥春指出,安全食品是靠種植出來、養殖出來的,關鍵是在種養過程中要加強監管。后面的檢測是一個把關措施,但不能完全依靠檢測,要從生產環節入手。
他說,目前我國在生豬上市流程上把關十分嚴謹,第一道關在養殖環節,在生豬離開產地前有產地檢疫;第二道關在運輸的環節,設卡進行嚴格查證驗物;到了屠宰環節,每個屠宰場都要進行查驗檢測,包括屠宰前、屠宰中和屠宰后的檢疫檢驗;最后在市場流通和產品加工環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還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所以,在整個過程中,國家對畜禽產品的生產、運輸、屠宰、加工到最后的消費,是有一套完整的檢疫檢驗體系和機制的。消費者對肉蛋奶和動物性食品消費可以放心。
楊漢春則表示,現在的肉制品檢測,包括豬肉的檢測,目的是要阻斷下游,阻斷染疫泔水對生豬的感染,這一關非常重要。
那么,在非洲豬瘟的大背景下,養殖戶應該如何應對?是否會對豬肉價格造成影響?楊漢春說,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生豬價格連續走下坡路,基礎產能不斷下滑。今年元月和去年同期相比,無論是生豬的存欄還是母豬的存欄是明顯下降的,達到10年來下浮的最高峰值。所以生豬產能的降幅快,預示著到今年下半年生豬出欄就會減少,出欄的減少,將導致豬肉市場供給問題有可能就出現偏緊的現象。
楊漢春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后,尤其是第四季度豬價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上漲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尤其發生疫情的地區,由于對疫情的不確定性心存擔憂,養殖戶和養殖企業不敢增加養豬數量。二是受資金因素的影響,一些地區養豬戶出現了資金方面的困難,不得不降低產能。三是受到和非洲豬瘟疫情相關因素的影響,生豬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尤其是一些散養的養殖戶,在疫情的發生過程中逐步退出了這個行業。隨著門檻提高,尤其是在提高生物安全等級、防控非洲豬瘟方面要大量投入,會增加生豬養殖成本。
楊漢春說,對廣大養殖戶來說,特別是生豬養殖企業來說,我們要給他們信心。如果生物安全防護做得好,非洲豬瘟是能控制好的。疫情控制好,豬就能夠養起來,就會進入盈利期。他建議廣大的生豬養殖企業要根據當地的情況,改善防疫條件,改善養殖環境,要把生物安全水平提高一個檔次,強化豬舍的安全水平,把非洲豬瘟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另外,養殖者還可抓住時機適當地補欄,爭取市場回暖時獲得一個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