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3/5 9:34:00 來源:中國糧油網 閱讀數:
自去年8月份我國首次發現非洲豬瘟以來,有關非洲豬瘟的話題引發了網友的高度關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部也全面部署防控工作,目前,100起疫情按規定解除封鎖,18個省份的疫區也全部解除封鎖,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然而,近期,從企業加工食品中檢出了非洲豬瘟核酸陽性,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又趁機興風作浪。
那么,加工食品中豬肉和豬肉食品還能吃嗎?非洲豬瘟不傳人,為何如此重視防控?解除疫區封鎖,是否就代表不會再出現非洲豬瘟疫情?日前,就相關話題,農業農村部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實驗室主任李鳳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漢春進行科學解讀。
熱點一:近期,從企業加工食品中檢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這是不是意味著這些產品有安全風險?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國家采取嚴格措施來防控非洲豬瘟,為什么還有患病的豬流通到市場上?
陳煥春:非洲豬瘟污染的生肉進入餐廚剩余物后,一旦被豬采食,則可能感染發病。為此,農業農村部專門發布公告,要求自2019年2月1日起,屠宰企業要實施生豬屠宰非洲豬瘟檢測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風險豬肉,防止由此帶來了生豬疫情擴散。開展這項工作,一方面是為了追溯這些風險肉品的來源養殖場,及時發現和消滅潛在的疫情;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這些風險肉品進入流通環節,進而通過餐廚剩余物引發新的疫情。
市場上部分豬肉制品中檢出了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這與非洲豬瘟病毒的特性有關。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最長可達3周,潛伏期內的生豬沒有臨床癥狀,難以通過臨床檢疫發現。如果此類生豬進入屠宰環節,導致生豬屠宰、加工設施或運輸工具污染,食品加工企業使用了相關原料進行加工,不排除會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針對這些問題,農業農村部已發公告,要求自2019年2月1日起,屠宰企業要實施生豬屠宰非洲豬瘟檢測制度,著力化解這一風險。
核酸陽性是病原學檢測的專業術語,只要樣品中含有該病毒的特定核酸片段,就有可能檢測陽性。換句話說,樣品中檢出核酸陽性,并不一定代表樣品中有活病毒的存在。現行針對非洲豬瘟核酸的檢測方法,檢測靈敏度極高,某些批次產品中只要存在微量核酸,就可能檢出陽性。
熱點二:非洲豬瘟是否會影響豬肉及豬肉食品安全?人吃了患病的豬肉和豬肉食品,會不會影響健康?
李鳳琴: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感染人,也不會感染除豬以外的其他動物,屬于典型的傳豬不傳人病毒。這個已有定論。
在上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國外有大量研究者曾多次嘗試將非洲豬瘟病毒感染馬、牛、羊、狗、貓等10余種動物,但是均未成功,這說明豬是非洲豬瘟病毒*自然宿主。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既沒有把非洲豬瘟列入人畜共患病,也沒有列入多種動物共患病。非洲豬瘟發現近100年來,全球62個國家發生過非洲豬瘟,但從未見人感染非洲豬瘟的報道。
既然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當然也不會影響豬肉及豬肉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全世界從未發現有人因食用感染非洲豬瘟的豬肉而感染非洲豬瘟的案例。研究還表明,非洲豬瘟病毒在70℃下持續加熱20分鐘可以滅活。所以,經過檢疫和熟制的豬肉和豬肉產品,是可以放心吃的。
熱點三:既然非洲豬瘟不感染人,國家對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為何如此重視?
陳煥春:雖然非洲豬瘟不感染人,但對豬的致病性強,嚴重威脅生豬產業發展,可以說是養豬業的第一號殺手,而且影響居民肉品供給。
首先,非洲豬瘟對生豬產業危害嚴重。非洲豬瘟病毒抵抗力強、傳播途徑多,容易擴散蔓延,再加上全球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進行防治,生豬一旦感染,死亡率可達100%。根據調查,我國已經發生的111起非洲豬瘟中,在采取撲殺措施時,發病豬的病死率超過68%,部分豬場死亡率幾乎100%。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將其列為重點防范的跨境傳播動物疫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其次,保護我國生豬產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我國是世界上第一養豬大國、豬肉第一消費大國,生豬存欄量、豬肉消費量均約占全球一半。我國居民肉品消費中,豬肉至少占半數以上,故有“豬糧安天下”的說法。如果非洲豬瘟在我國持續流行蔓延,不但影響我國居民肉品供給,還會影響全球肉品供給安全;不僅影響2600萬個生豬養殖場戶的切身利益,還可能影響到扶貧攻堅乃至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熱點四:非洲豬瘟發生后,是否對生豬養殖業有影響?是否會出現肉品供給不足、價格上漲的問題?非洲豬瘟又該如何防控?
楊漢春:2018年下半年以來,生豬生產連續在走“下坡路”,基礎產能不斷下滑,最近下降的幅度就更加明顯。
今年1月份,我國生豬的存欄量環比下降5.7%,同比下降12.6%,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3.6%,同比下降14.8%。生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同比下降都超過了12%以上,生豬存欄同比降幅是近十年*,能繁母豬存欄同比降幅也快接近歷史的峰值。生豬的產能降幅快,預示著今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出欄減少,豬肉供應可能會出現偏緊的情況,四季度豬價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生豬產能下降有多重因素影響。第一,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很多養豬場戶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有擔心,害怕疫情發生反復,不敢去補欄。第二,受生產資金因素的影響。一些地區養豬場戶確實出現了資金困難,被迫調減部分產能。第三,受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一些小散戶在這個過程中快速退出。另外,消費結構調整過程中豬肉份額下降、養豬門檻提高和成本上升等等,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生豬產能在下降。
對于廣大的養殖場戶來說,有擔心、有顧慮是正常的。風險和機遇并存。一方面,下半年生豬行情會明顯轉好,養豬將進入盈利期。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出臺生產扶持政策,幫助養豬場戶解決困難。建議廣大養殖場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改善防疫條件,完善防控措施,把疫病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也要把握機會,適時增加補欄,爭取好的收益。
熱點五:去年8月份以來,我國28個省份先后發生111起非洲豬瘟疫情,這樣快速大面積的傳播,是不是我國的防控政策還存在漏洞?下一步疫情防控態勢如何?
陳煥春:我國前期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得力的,效果是明顯的。從幾組數據說明,一是通過加強疫情監測排查,及時發現了68起疫情,超過了疫情總數的六成,做到了早發現早處置,避免造成更大損失。二是所有已經發生的111起疫情都及時得到有效處置,沒有發生二次擴散,而且,目前已有超過九成的疫情按規定解除了疫區封鎖。三是通過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全國因生豬及其產品異地調運引發疫情的比例已經由35%下降到15%。四是通過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喂豬,全國因餐廚剩余物喂豬引發疫情的比例已經由50%下降到44%。
除了上述這些措施外,還采取了生豬運輸車輛備案、運輸環節檢查、屠宰環節檢測等措施,出重拳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通過系統嚴密的防控,疫情總體控制在點狀發生態勢,近期疫情發生勢頭有所趨緩;市場上豬肉供應比較充足,價格沒有大的波動,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節日期間沒有出現“買肉貴、買肉難”的問題。實踐證明,我國已經采取的措施是有力有效的。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國際社會也多次高度評價我國防控工作。
但同時,必須要看到,當前非洲豬瘟病毒在我國已經有了一定的污染面,在我國生豬養殖結構中,中小規模養殖占絕大多數,養豬場戶防疫水平不高;同時,老百姓喜歡購買食用鮮肉,這樣一來,大量出欄生豬需要長距離調運到主銷區屠宰上市,以上這些因素短期內都不可能根本改變,這些都是防控工作的難點。
我國疫情發生和傳播風險較大,疫情可能將持續點狀發生,已經解除疫區封鎖的省份也不排除再次發生疫情的可能,防控壓力很大,任務很艱巨,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各項準備。
熱點六:國際非洲豬瘟疫情態勢如何?有哪些通行防控措施?
李鳳琴:非洲豬瘟1921年在肯尼亞被首次報道,目前共有62個國家報告發生過非洲豬瘟。2018年以來,非洲豬瘟疫情在全球尤其活躍,共有25個國家報告發生6500多起疫情,疫情數量同比增長25%,部分國家呈現暴發、流行態勢,匈牙利、保加利亞、比利時等歐洲3國時隔30多年再次發生非洲豬瘟,我國、蒙古國、越南等亞洲3國首次報告發生非洲豬瘟。
從各國的防控歷程看,疫情一旦傳入,很難在短時間內根除。雖然大多數疫情發生國家付出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但目前只有13個國家曾經實現根除(古巴、法國、比利時等3個國家還出現復發)。其中國際公認防控有效、具有代表性的葡萄牙、西班牙和巴西,分別用時36年、35年、6年才根除該病。
從各國的防控措施看,發生疫情國家普遍采取了撲殺、消毒、無害化處理、限制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喂豬、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等措施,防控思路、策略和措施大同小異。當然,不同國家因重視程度、措施落實、社會動員組織力度、飼養方式、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防控結果也不盡相同。非洲豬瘟疫情后,我國也是采取了以上與國際上相同的防控措施,這些措施和防控效果也取得了國際組織和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和認可。去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獸醫官來華考察時表示,如果不是采取堅決果斷措施,依中國的巨大養殖量和高養殖密度,那就不是70起,而可能是700起、7000起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總干事今年1月來華考察時認為中國在動物防疫方面具有明顯的制度優勢,疫情公開透明,防控措施有力有效,表示對中國防控前景充滿信心。
熱點七:一些動物疫病會影響食用安全。目前,有哪些措施防止染疫豬肉流向餐桌?老百姓在市場上如何購買放心豬肉?
陳煥春: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我國建立了動物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機制。首先在養殖環節,生豬離開產地前,將由官方獸醫實施產地檢疫;在運輸環節,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對過路生豬運輸車輛進行查證驗物;到了屠宰環節,官方獸醫實施監督查驗、宰前檢查、同步檢疫,屠宰企業還要實施品質檢驗;在市場流通和產品加工環節,市場監管部門還要再進行檢查。
我國建立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制度,所有的病死動物及其產品不得進入流通環節,全部要進行無害化處理。農業農村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部門,在全國開展了打擊私屠濫宰,防控非洲豬瘟,保證生豬產品質量安全專項質量行動,嚴防病死生豬流入市場。
對于如何挑選豬肉,建議大家通過具備生產經營資質的正規生產廠家和超市、商場等渠道,選購經過肉品品質檢驗和動物檢疫合格的鮮豬肉、凍豬肉;購買豬肉制品時應注意選擇在保質期內、標簽標示清楚、包裝完好的豬肉制品。
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科學看待非洲豬瘟。一是切莫聽信謠言,更不要傳播謠言,以免引起恐慌,從正規渠道購買的、經過肉品品質檢驗和動物檢疫合格的豬肉及其制品可以放心消費。二是要踐行“光盤行動”,減少餐廚剩余物產生量,這既是防控非洲豬瘟的需要,也是減輕環保壓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