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8/11/7 10:12:00 來源:大同日報 閱讀數:
大同縣杜莊鄉王家堡村農民尚成龍望著就要出欄的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尚成龍養了200多頭肉牛,每年出欄80多頭,年可收入10萬多元。他激動地說:“現在黨的政策好,咱農民發展養殖業又是給補貼又是搞服務,幫咱解決了不少困難,明年我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一定能有一個好收入。”
在我市像尚成龍這樣的養殖大戶已經很多,并且仍有許多農民正在積極加入這支養殖大軍。據統計,截至2007年底,全市牛存欄30萬頭、奶牛存欄5.7萬頭、豬飼養量達145萬頭、羊飼養量達286萬只。2007年,全市畜牧業總收入達到25.4億元,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達676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3%。全市畜牧業正向大規模、高標準、集約化方向發展。
我市發展生態畜牧業條件得天獨厚。改革開放3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都把發展畜牧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大好機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戰略,大力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積極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推行舍飼養殖,發展規模化生產,狠抓畜產品安全,推進產業化經營,促進了全市生態畜牧協調發展,實現了畜牧業增效、農民增收。據市農業局有關資料顯示: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0%上升到2007年的57%。畜牧業已經成為全市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全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加強扶持,規模化發展。近年來,我市各級政府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大對畜牧業扶持力度。市政府在落實國家和省扶持發展畜牧業生產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出臺了《關于鼓勵發展畜牧業經濟小區的意見》,每年拿出500多萬元,獎勵規模健康養殖小區建設。各縣區還堅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尋找依托的原則,創新養殖小區建設模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全市規模養殖小區建設主要有鄉村兩級牽頭型、養殖大戶帶動型、合作組織型三種形式。目前,全市共計完成投資5.6億元,建成規模養殖小區(場)293個,其中奶牛、肉牛標準化養殖小區(場)116個,肉羊標準化養殖小區(場)50個,蛋雞標準化養殖小區(場)63個。
——科學養殖、綠色化經營。我市在發展畜牧業中,重點狠抓健康養殖,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的積極性。近年來,全市共認證綠色食品牛奶、雞蛋、羊肉等品牌12個。渾源縣恒山黃芪羊肉、新榮區百草香羊肉、左云縣青云林牧肉牛、南郊區御寶牛奶、靈丘縣笨雞蛋等一大批綠色食品已創出品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全市綠色食品已覆蓋畜產品基地內的肉羊20萬只、肉牛2萬頭、奶牛1萬頭、雞1萬只,為實現優質、高效、安全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龍頭帶動,產業化經營。隨著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戰略的發展和規模化健康養殖小區建設的實施,全市加大了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設力度,通過在招商引資、聯營合作、改制創新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狠下功夫,扶持發展了一大批乳業、肉業、草業加工龍頭企業。
總投資1.6億元的大同夏進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建成投產后,日加工鮮奶達到100噸,帶動周邊農戶養殖奶牛3萬頭;總投資2400萬元的雁門關綠色肉業有限責任公司投產后,年屠宰規模可達到豬30萬頭、牛3萬頭、羊30萬只,可帶動養殖戶間接創收2億元;總投資680萬元的廣靈森匯隆牧草發展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投產,年加工能力達到5萬噸。據統計,全市共扶持發展了23個畜牧業龍頭企業,可直接帶動農戶10萬戶。
——轉變職能、一體化服務。在科技服務方面,我市加大草畜品種的引進改良力度,推廣舍飼養殖技術,加強動物防疫、檢疫工作,實施“放心肉”、“放心奶”工程,確保畜產品安全生產;在招商引資服務方面,市里成立了產業化服務組,先后到內蒙古、北京、寧夏等地招商引資,成功地引進了寧夏夏進乳業和北京森匯隆草業等投資項目。市縣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養殖大戶的扶持力度,建起了一大批規模較大的種羊場。其中,民營企業渾源泰豐種羊場投資480萬元,占地1200畝,存欄羊700多只。像這樣的種羊場每個縣區都有1~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