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8/11/19 13:58:00 來源:河北青年報 閱讀數:
豬肉價格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這次是因為降價而且是暴降。今年10月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生豬收購價格大幅下跌,較今年2月份的全國豬肉價格最高點降幅已接近40%。
肉價下跌,消費者樂享其成。但是和暴漲一樣,暴跌并不合乎公眾的整體與長期利益。經驗告訴我們,新一輪豬肉價格波動似乎又在醞釀。肉價高企仿佛還在昨天,并讓許多人發出“肉貴傷民”的感慨。但數月后的今天,價格已經急轉直下。肉價為何如此驚險“過山車”?
去年5月份,豬肉價格在連續低價運行多年后自此一路飆進,步幅大得驚人。大幅漲價的豬肉等食品,隨后被視為拉高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先鋒。此后,各級政府出臺諸多政策鼓勵農民養豬。在價格和政策的雙重刺激下,農民的養豬積極性被激發,更多社會資本乃至房地產廠商也蜂擁而入。
而現在,這批生豬已到了上市之時。這個時段里,市場交易中的需求、成本、偶發事件等因素都不會導致降價:吃肉更多是喜好,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不大;占到生豬養殖多半成本的飼料價格看漲;期間沒有發生大的疫情等。但生豬產能卻迅速增大,生豬存欄量比2007年同期多出一倍。
養殖戶和批零經銷商對市場消化能力的信心出現不足,價格從而自高點急落。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屠殺母豬和提前出欄的現象,養殖戶發出“肉賤傷農”的慨嘆。
從“肉貴傷民”到“肉賤傷農”只經歷了8個多月的時間。人們疑慮是不是又進入了新的“暴跌暴漲”的怪圈。市場是常常波動的,豬肉價格也不例外。市場本身也有缺陷,它不能自我調節并使供求完全平衡。但劇烈的波動不是市場運行的理想范式,也不符合參與者特別是購買者的利益。市場的重心是自發調節生豬生產與市場需求,職能部門的任務則是嚴防肉價報復性上漲和下跌。
價格大漲的時候,為滿足市場需求和平抑物價,政府通常會出臺優惠政策。價格大跌的時候,為穩定生豬市場,政府也應該出手干預。推出生豬收購保護價格、嚴厲監管飼料價格、降低交易管理費用等方式,被認為是可以從根本上控制價格劇烈波動的措施。這會培育養殖戶的信心和實力,從而形成一條少“投資沖動”的產業鏈環。
讓消費者吃得起肉的根本辦法是要讓養殖戶得到他們適當的利潤,否則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