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3/10 9:41:00 來源:重慶商報 閱讀數:
2007年下半年豬肉價格瘋漲,讓“養豬”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大學生養豬、建筑商養豬、房地產老板養豬、就連搞it的也放話要養豬……據重慶市農委相關數據顯示,去年,重慶市新增規模養豬場2930個,增速達到了歷史最高。日前,市物價局對2008年下半年我市13個區縣的養豬成本收益進行專項調查發現,由于生產成本增加,豬肉價格快速回落,使下半年規模生豬每頭凈利潤從去年上半年的461.08元下降到102.45元,降幅為77.78%,同上半年相比,收益已經由盈利轉為微利甚至虧損。
個案解讀
開發商當“豬倌”倒貼錢
王正奎在投資養豬前是一個房產建筑商,2007年,他與3位建筑老板共同投資9000萬元在渝北區木耳鎮五通廟村建起占地達290畝大型養豬場,是我市地產建筑業首位“豬倌”。不過由于毛豬收購價從去年最高峰的每公斤26元跌到如今的10元左右,目前,這位“豬倌”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已被起伏不定的豬價“噎著了”。
“現在賣一頭豬要虧200來元”,王正奎稱,一頭豬的飼料成本750元左右,按每頭230斤計算,一頭豬的賣價還不到1350元,扣除人工、水電等成本,每頭豬要虧200多元。這種情況下還不能捂住不賣,因為如果豬過了110公斤還未宰殺,飼養造成的損失將會更大。
王正奎告訴記者,隨著豬肉價格的下跌,自己對養豬的興趣明顯不及數月前,王稱,去年上半年,自己每天都要開車到機場附近的豬場去看看,但是現在已經交給別人管,大半個月才去看一次。王正奎最初規劃3年內把養豬場建成年出欄10萬頭規模,不過目前看來這個計劃已經擱淺了。
十年積蓄建豬圈難回本
農資批發商李繼強2008年之前一直在萬州做生意,去年一月份,在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環境的“引誘”下,砸下10年掙下來的300多萬元,在開縣建起了一座占地15畝的擁有7棟豬圈的養豬場。不過現在,這座滿欄3000頭的養豬場,僅有1000來頭豬,而且很大部分都是用于繁殖的母豬。
李繼強告訴記者,現在困擾他的首要問題就是資金。一頭豬一天要吃掉2.5公斤飼料,每個月僅是飼料錢就接近20萬元,加上疾病預防、人工水電等開支是更為龐大的數字。李繼強表示,現在的豬肉價格想要賺錢太難,現在李繼強正在努力想辦法降低養殖成本。
據了解,遇到這樣的問題不僅是李繼強一個人。據開縣畜牧局畜牧技術推廣站副站長黎斌介紹,2008年開縣建設養殖能力為80萬頭,實際養殖則為30多萬頭,黎斌表示,資金不足以及2008年下半年豬肉價格走低是主要原因。
原因分析
新手低估入行門檻
“很多人把養豬看得很簡單,實際上養殖行業門檻非常高。”市農委畜牧業發展處處長呂祖德表示,養殖行業資金需求量較大,回收周期較長,加上國內市場不成熟,時常出現波動,因此行業門檻相當高。
據開縣畜牧局相關負責人唐開透露,2008年,開縣年出欄3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從2007年的310多家,直接飆至593家,增加了179多家,其中至少有50%以上是“新手上路”。
外地豬涌入拉低市價
在榮昌縣畜牧局負責人李興癸看來,真正對重慶市內豬肉價格造成影響的是市外低價豬肉的大量涌入,“尤其是市外不發達地區,他們的養豬成本相對較低,一旦他們集中出欄,本地豬根本沒有價格優勢。”市物價局調查的結果也反映出這個問題,近年來山東、湖北、河南等地規模養豬發展較快,從去年9月份以來,這些省市成本低、價格低的豬肉大量進入我市,占據我市豬肉市場60%以上,對我市生豬養殖和市場價格沖擊較大。開縣畜牧局畜牧獸醫科科長唐開告訴記者,外地豬肉一般比本地豬肉價格每公斤低2元左右。
專家支招
建產業鏈規避風險
“豬肉一天一個價,但是豬肉制品卻能維持固定價格,如果把豬肉變為豬肉制品,就會削減相當大的風險。”重慶社科院專家王秀模表示。
目前看來,投資者選擇養豬,主要走的是兩條路,一是短平快之路,單純介入養殖環節,另一種為了避免價格風險,全面介入屠宰、粗加工、精加工和銷售環節的整條產業鏈。“很顯然,后者比較安全。”整個產業鏈的建立將不僅可以縮減成本,還能消減銷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