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09/5/12 14:26: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閱讀數:
4月份cpi同比降幅繼續擴大,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3%,尤其是豬肉價格下降28.6%,創下近年來*跌幅。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豬肉價格已接近盈虧平衡點,相關部門應適時“出手”,維護豬肉價格穩定,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通縮壓力。
數據顯示,食品類價格在我國cpi中所占權重約為三分之一,但對我國近幾次物價上漲的“貢獻”卻達到80%左右。如2007年我國cpi同比上漲4.8%,其中4.0%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造成的。2008年cpi同比上漲5.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4.3%,拉動cpi上漲4.65個百分點。
與1989年、1993年我國經歷的物品短缺、價格全面上漲不同,目前我國已經由產品短缺走向相對過剩,工資與物價螺旋式上升的演化趨勢并不明顯,未來一段時期還存在不容忽視的產能過剩壓力,并不存在嚴重的需求拉動型長期通脹風險。但由于我國恩格爾系數較高,食品價格導致的物價波動卻比發達國家更為明顯。
2008年2月份我國cpi達到8.7%的峰值,當時豬肉價格同比上漲63%。今年春節過后,豬肉價格已連續十幾周環比下跌,目前豬糧比價逼近6∶1的盈虧平衡點。當前甲型h1n1流感對生豬生產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如果未來養殖戶過度屠宰生豬造成豬肉供給減少,而由于經濟回暖造成食品改善性需求增加,未來很有可能導致豬肉價格再度大幅上漲。由于生豬生產一般需要10個月左右的時間,“蛛網理論”的存在使得對本期的供給調整往往只能影響到下一周期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宏觀部門對豬肉價格進行必要的反周期調節,可減輕物價下行壓力,也可使農戶免受更大損失。
根據今年初出臺的《防止生豬價格過快下跌調控預案》,我國豬糧比價在6∶1至9∶1之間為正常區域。當豬糧比價低于6∶1時,可采取增加必要豬肉儲備,增加臨時飼養補貼發放,適當限制豬肉進口和鼓勵出口,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減少當期市場供應等措施,對豬肉價格進行“托市”。
專家指出,對于以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目前政府部門對增產手段的選擇和運用相對比較成熟;但在穩定產量,促進供求平衡方面的調控能力較為欠缺。穩定豬肉價格除了通過上述預案外,還應加快培育行業組織或組建生豬養殖者協會,提高養豬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支持豬肉加工業的發展,保護核心生產能力,搞好庫存調節。此外,還應適時推出生豬期貨等金融產品,建立完善而敏銳的市場調控和防控機制,對沖價格波動風險,給市場提供周期性價格信號。
當然,熨平價格波動周期不能忽視經濟復蘇帶來的需求支撐,防范通縮壓力需要多管齊下,如繼續適時調整存貸款利率,推進資源產品價格改革,實施支持性的價格政策和消費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