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4/16 10:51: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一季度,全市生豬出欄48.69萬頭,同比7.50%;存欄106.33萬頭,同比-0.47%,其中能繁母豬13.17萬頭,同比-0.61%,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象,加上周邊省(市)部分地區有疫情的存在,部分消費者還是擔心疫病而減少消費豬肉及其產品,助推了生豬價格的下降。從市場信息調查了解,三明市生豬價格1月為12.6元/公斤-11.8元/公斤,2月底已降至10.6元/公斤,三月底為10.3元/公斤,跌幅達18.25%,豬糧比為 4.9 :1遠遠高于6:1的警戒線。面對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后,搬遷規模場選擇新場址難度大,飼養方式落后,飼料價格高,以及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等不利因素,養殖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針對這一現狀,市畜牧獸醫水產局采取積極措施做好生豬生產穩定工作。一是穩定生豬生產能力。一方面利用項目扶持發展生豬適度規模戶,并選取新址。另一方面根據本地實際,引導養殖場戶優化豬群結構,加快淘汰老齡、劣質低產母豬,適當補充優良后備母豬。二是強化技術指導。選派技術人員深入鄉鎮和規模養殖場指導養殖戶強化生豬飼養管理,推行分階段飼養,科學配制日糧配方,準確開展妊娠診斷,適時進行配種,減少母豬非生產天數,提高母豬年產斷奶仔豬數;推廣仔豬早期斷奶飼喂技術,降低斷奶應激,提高仔豬成活率。三是積極推廣節本增效技術。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養殖場戶,通過入戶指導和技術培訓,引導養殖戶合理開發利用本地區農副產品飼料資源,根據豬只生長發育階段調整飼料配方,降低飼料成本,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生產效率,節本增效。四是支持和引導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拓寬生豬銷售渠道,促進產銷對接。五是搞好生豬監測。各級畜牧部門密切關注生豬生產、價格,指導養殖戶及時調整生豬存欄結構,加強飼養管理。加強對生豬價格、屠宰等信息的數據分析和統計報告,根據豬糧比價的變動情況,適時啟動預警響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