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4/27 10:21:00 來源:四川在線 閱讀數:
自今年2月以來,全國范圍內出現豬肉價格大幅下降趨勢。相比之下,我市豬肉價格下降尤為明顯,20%以上的降幅遠遠高于全國平均降幅。連續三個月價格“跳水”使我市肉價成了“白菜價”——生豬價格從年前接近6元/斤很快降至年后5.25元/斤,隨后降至目前4元/斤,個別農村市場生豬收購價甚至跌破4元大關。
4:1的豬糧比已經達到紅色預警區,對我市這個生豬養殖、外調大市來說,養豬行業成了嚴重虧損行業,平均養殖一頭生豬的虧損達到150至200元,一些養殖戶的大肥豬則達到每頭320元的虧損,我市眾多生豬養殖戶在豬肉價格下降的三個月內整體虧損已達數千萬元。
“肉賤傷農”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玄機?會給我市的養殖業帶來怎樣的沖擊?這樣的局面還會持續多久?我們應采取哪些措施去面對?
現狀:三月時間跌破紅線 豬肉價格不敵大蒜
4月22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在巴城西城市場了解到,當天市場上豬肉價格依然萎靡并且銷售低迷,其肉價如下:精瘦肉7.5元/斤,后腿肉6.5元/斤,五花肉5.5元/斤,剔除后的槽頭肉3元/斤……
與此同時,蔬菜、水果價格則顯得十分堅挺:10元/斤的蘆筍,7元/斤的大蒜,27元/斤的紅提,6元/斤的一級紅富士,8元/斤的草莓,10元/斤的帝王香蕉……
由于臨近中午,光顧西城市場豬肉區的只有很少幾個市民,幾十名肉販守在自己的攤位前顯得十分無奈。“豬肉賣不脫,價格賤得很。”一提起豬肉銷售,西城市場肉販趙義平直搖頭。他告訴記者,別看現在肉價這么低,卻很難賣出去,春節高峰期每天要賣6至7頭豬,一般情況下每天也要賣3至4頭豬,但是現在每天只能賣出1頭豬,要賣完2頭豬是很困難的事。“別看現在肉價這么低,由于銷量不好,價格依然‘穩不住’,到了下午還會下降。”肉販黃勇告訴記者,“沒有辦法,市場需求低,只能降價賣。”
“豬肉不好賣,我們這些肉販就要虧本。”當天進了2頭豬、一上午只賣出約半頭豬的肉販高德軍顯得十分郁悶,他告訴記者,肉價已經很低了,但還是不好賣,沒辦法只有邊降邊賣,進貨價為6元/斤的邊肉到了下午肯定保不了本,如果再算上攤位費、水電費等費用,賣豬肉是件虧本事。肉販馮蘭花自嘲:“現在豬肉價比不上蔬菜價,一個賣蒜的小攤也比我們賣豬肉的攤子強。”
記者從市物價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生豬收購均價在4.0—4.2元/斤,和春節后相比,降幅超過20%。市畜牧局副局長賈旌旗告訴記者,參照當前1—1.05元/斤的玉米價格,我市約為4:1的豬糧比遠遠低于6:1的我國養豬業盈虧平衡點,已經達到紅色預警區,這意味著生豬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價格出現深度下跌,生豬養殖出現嚴重虧損。按照當前的生豬收購均價測算,平均養殖一頭生豬將虧損150—200元,養頭大肥豬虧損達到320元左右。如果養得越多、養得越肥越重,其虧損越大。
原因:四大因素皆有影響 豬肉價格一路走低
“豬肉價格在過去三個月內一直下降,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作用的結果。”市商務局市場運行科科長王先恩分析,從市場規律看,我市生豬供大于求,導致豬肉價格下降。
“生豬是市場開放度最高的農產品,對市場的波動和調節尤為敏感。在眾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促使今年春節后豬肉價格一路走低。”賈旌旗告訴記者,目前看來,主要是四個方面的因素促使豬肉價格在今年春節后“跳水”。
首先是需求減少。每年春節后的2月—5月是豬肉銷售疲軟期,幾乎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豬肉價格下降情況,所以當前肉價下降是正常的市場反應。每年春節前,我市群眾對豬肉消費量占到全年豬肉總體消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我國西部大部分地區都有熏制臘肉或制作腌肉習慣,致使春節后居民對鮮肉需求相對減少,這在需求環節上直接導致肉價下降。
其次是供應增加。我市一直是生豬產出大市,各縣(區)屬全國生豬優勢區域布局縣、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縣、全省現代畜牧業培育重點縣。2007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生豬養殖扶持政策,加之2007年全國豬肉價格大漲,提高了我市養豬戶的積極性。另外,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畜牧業,使生豬養殖業在規?;蜆藴驶嫌泻艽蟀l展,規模化養殖戶年增幅超過20%。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市生豬出欄數140.7萬頭,和去年同比增長4.2%,“市場需求已經減少了,但是供應卻在增加,價格自然就要降下來。”賈旌旗說。
再次,居民食品消費結構多樣化,豬肉所占比重減少。一直以來,豬肉作為居民主要肉類食品,在消費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居民食品結構從單一的以豬肉為主到肉、禽、蛋、奶、水產、蔬菜、水果等并重,豬肉消費在食品結構中的比重開始下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豬肉價格下跌。
最后,受國際豬肉出口總量大幅下降的大環境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給食品消費造成一定影響,加之受國外一些國家動物疫情影響,國外消費者對豬肉消費信心下降,造成我國豬肉出口銳減。據統計,我省2009年豬肉出口僅占2004年出口高峰時期的五分之一。外需減少迫使大量豬肉內銷,拉低了價格。
背景:生豬產業接軌國際 外銷困難損失慘重
賈旌旗介紹,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市生豬產業和國際、國內大市場高度接軌。所以只要國際市場一“打噴嚏”,我市生豬產業就要“感冒”。
據了解,在全球生豬市場中,我國占有50%的絕對市場份額,而我省則占全國20%的市場份額。作為全國商品豬生產、外調大市,我市各縣(區)年生豬出欄數均超過100萬頭,除去全市居民消費約230萬頭外,其余近60%的生豬及粗加工肉制品均外銷省內及上海、福建、廣東、北京、武漢、河南等地,包括一些國內知名食品商家均使用我市外銷豬肉作火腿、罐頭原料肉。在融入國內豬肉市場的同時,我市生豬產業也融入國際生豬大市場,當外部環境有較大變化、豬肉價格大幅度下跌或外銷變得困難時,我市各生豬養殖戶難免遭受巨大損失。
作為農業支柱產業,我市畜牧業占全市農業總產值51.2%,2009年全市畜牧業產值達64.05億元,而生豬養殖業占我市畜牧業的70%。按照當前4元/斤生豬平均收購價,參照1—1.05元/斤的玉米價,每頭出欄生豬的虧損約為150元至200元。在豬肉價格下跌的這三個月內,考慮到市場需求減少、生豬出欄量降低因素,即便保守估計,我市生豬出欄也超過100萬頭,養殖戶因降價蒙受的損失達數千萬元,如果算上間接損失,這一數字則更大。
影響:養殖業主艱難度日 大養殖場虧損百萬
目前我市年出欄5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達12560戶,年出欄1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上千戶,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237戶。在當前豬價全國走低的大背景下,如果說各散養農戶還能勉強維持的話,各養殖場則在價格低迷中艱難度日,希望能熬到價格回升到正常水平的時候。
作為全市*的生豬養殖、繁殖場,平昌縣俊明種豬擴繁場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俊告訴記者,豬肉價格下降這三個月,他就非常困難地堅持了三個月,但是目前已經到了最艱難的時候。
袁俊介紹,今年春節后,俊明養殖場就面臨困境。一方面飼料價格每噸上漲近200元,養殖場每天的飼料費用達到1萬多元;另一方面市場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生豬出欄時機不成熟,只能一直圈養著,以前每月的生豬出欄數上千頭,目前每月不到500頭。圈舍里已經有近千頭豬成了超過400斤的大肥豬,賣出去虧本,不賣又難以承受龐大的飼料費用。前幾天他實在堅持不住了,賣出了980頭均重超過400斤的大肥豬,核算下來共虧本30余萬元,平均每頭虧本320元。4月22日,由于資金方面的巨大壓力,他又不得不再出欄133頭均重超過200斤的生豬,每頭又虧本240元。從總體算,豬肉降價以來,俊明養殖場已經遭受上百萬元經濟損失。
袁俊告訴記者,去年俊明養殖場出欄肉豬、種豬、仔豬共1.8萬頭,他又擴大了生產,預計今年出欄數將達到2.5萬頭。不料卻在今年遭遇豬肉價格下跌,肉豬、種豬、仔豬市場大幅萎縮。在堅持三個月后,他現在幾乎支撐不下去了。在這三個月時間里,為了保證養殖場正常運轉,他幾乎借光所有親戚朋友的錢,目前圈舍里還存欄2700頭生豬。雖然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袁俊還想堅持下去,他相信現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在自己努力尋找銷路的同時,特別希望能得到政府、銀行部門的支持。
記者還了解到,受豬肉價格下降和市場低迷影響,一些較小規模的養殖場已經開始低價出售仔豬、宰殺母豬,一些抗風險能力較弱的養殖場已經倒閉。一位巴城近郊不愿透露姓名的養殖場老板告訴記者:“在目前價格下,養得越多越虧本。但是母豬還在不停生崽,我實在沒有多余資金繼續耗下去,虧本也只有低價處理,走一步是一步,實在堅持不下去只有倒閉。”
措施:國家實施豬肉儲備 養殖戶應練好內功
“隨著國家和我省分別于本月啟動今年第一批中央儲備肉后,巴中高金公司也立即行動起來,增量收購、增量宰殺,每天宰殺生豬數由啟動前的500頭升至800—1000頭。目前已經儲備凍肉300噸,而且公司已經做好繼續增加儲備肉的準備。”4月22日下午,巴中高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敬金勇告訴記者,“巴中高金冷凍庫已達到儲存凍肉3000噸能力。去年儲備肉1800噸后,巴中肉價就明顯回升,所以我們有能力、有信心肩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為拉動豬肉價格上漲作出貢獻。”
賈旌旗認為,在當前豬肉價格全國普降的情況下,單靠我市努力難以起到明顯拉動作用,全國范圍內的大環境必須改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央儲備肉是解決豬肉供大于求、價格不振的有效手段,而且短時間大量儲備收購,能達到平衡價格的“蓄水池”效果。但是,養殖戶應練好“內功”,準確把握形勢,認識到當前價格波動是正常市場現象,不應盲目增產或減產。要優化存欄結構,增補優良品種,改善養殖條件,淘汰生產水平低的種類,為提高生產力水平打好基礎。同時,要密切關注市場走向,把握好飼料采購和生豬出欄環節有利時機,從而有效應對市場價格波動。
展望:豬肉價格已經觸底 近期可望有所回升
對于今后一段時間的豬肉價格走勢,各相關人士一致認為,進入四月以來,價格呈現出穩中緩慢回升態勢,這是價格觸底以后的回暖跡象。
賈旌旗認為,從往年的態勢分析,豬肉價格肯定會在下半年回升。從今年當前態勢分析,目前價格已到谷底,緩慢回升的可能性逐步變大。賈旌旗說:“從供求關系看,現在生豬養殖以規模化為主,保證了供應的連續性和供應總量穩定,在下半年市場需求上升情況下,價格自然隨之上升;從全球形勢看,國外市場生豬養殖經歷了去年的低迷后,今年生豬存欄量不多,在經濟復蘇、市場需求增大基礎上,我國生豬出口形勢將變化;今年玉米等主要飼料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近10%,但我市今年種植了100余萬畝地膜玉米,預計產量達到56萬噸,將會刺激以玉米為主的飼料價格走低。飼料價格下降意味著養豬成本下降,會相對提高豬肉價格。
敬金勇認為,中央儲備肉舉措將會在提升肉價中起到重要作用。去年6月開始啟動儲備肉后,肉價在短時間內很快回升。隨著今年中央儲備肉計劃的啟動,豬肉價格也將很快回升。巴中高金公司于本月中旬啟動第一批儲備肉后,在一周時間內,市場生豬收購價格已經出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相信隨著儲備肉計劃的繼續實施,豬肉價格一定會回升到正常水平。
名詞解釋:中央儲備肉
中央儲備肉是指國家用于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動物疫情或其它突發事件引發市場異常波動和市場調控而儲備的肉類產品,包括儲備活畜(活豬、活牛、活羊)和儲備凍肉(凍豬肉、凍牛肉、凍羊肉),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行政手段調節市場平衡。
豬糧比
豬糧比是豬糧比價的簡稱。指同一市場、同一時間內,生豬價格與糧食價格之間的比值。豬糧比是養豬經濟的一個宏觀指標,它代表養豬收入與養豬成本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豬糧比6:1是我國養豬業盈虧平衡點。
豬肉收儲預警響應機制
2009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出臺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當豬糧比價在6∶1—5.5∶1之間,進入藍色區域,表明生豬價格出現輕度下跌,在生豬生產連續4周處于藍色區域時,適當增加中央和地方凍肉儲備。當豬糧比價在5.5∶1—5∶1之間,進入黃色區域,表明生豬市場明顯供大于求,價格出現中度下跌,生豬生產明顯虧損,政府財政開始貼息,并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如果連續4周處于黃色區域,要進一步增加中央和地方儲備。豬糧比價低于5∶1時進入紅色區域,表明生豬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價格出現重度下跌,生豬生產出現嚴重虧損,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增加儲備后,生豬生產仍處于紅色區域,并且同時出現過度宰殺母豬情況時,對國家確定的生豬調出大縣能繁母豬和國家確定的優良種豬場公種豬按每頭100元,發放一次性臨時飼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