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5/4 10:14:00 來源:重慶商報 閱讀數:
金山谷公司用“公司+農戶”的模式解決生豬的育肥。
孫甚林一直有個夢想:如果有了錢,他一定要好好當一回“豬倌”。
孫甚林說,他與豬有不解之緣:在他當知青時,每天都過著吃不飽的生活,一天,看到老鄉家的一頭小豬,便與小豬逗玩起來,沒想到餓的感覺消失了,從此只要肚子餓他便“找”小豬玩。后來,生產隊便安排他喂豬。
2008年1月,孫甚林對外宣布,總投資22億元,建設南方金山谷畜牧科技城(下稱金山谷),以圓他的“豬倌”夢。如今,金山谷的養殖模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工商聯的高度贊賞和肯定,并成為助推兩翼農戶增收的“南方模式”。
為何進軍生豬產業?為了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擁有20年發展歷程的南方集團,直到2007年底還“足不出城”,旗下房地產、教育、旅游酒店業三大產業均布局在重慶主城區,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城市企業。2008年1月,金山谷公司正式成立,并一次性從美國進口1226頭長白、大白、杜洛克優質冠軍原純種豬遺傳資源,標志著生豬養殖成為南方集團第四大產業。2009年3月,金山谷公司進軍渝東南革命老區――酉陽,成立了重慶南方菁華農牧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3億元,用5年時間,實現年出欄100萬頭肉豬的目標,建設完成集良種豬繁育、飼料生產、生豬屠宰與肉食品深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全力打造重慶現代畜牧業示范企業。
為什么要進軍生豬產業?按照集團董事長孫甚林的說法,除了年輕時的養豬夢,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企業轉型和報效社會問題。孫甚林說,把在城里賺到的錢拿到鄉下去投資,又把企業和農民兄弟在鄉下做出來的產品賣進城里來;同時,由于生豬產業與多種產業都有聯系,比如它可以向食品、毛紡、制革和醫藥等行業提供原料,能夠帶動飼料、獸藥、畜牧器械等一大批產業,進而吸納更多的農民就業,拓展農民致富渠道。因此,進軍生豬產業能夠促進城鄉資源要素雙向互動,有利于破解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推動城鄉統籌發展。
截至今年3月,金山谷已經建成原種豬場、祖代種豬場、父母代種豬場10個,在建種豬場12個,各代次能繁種豬發展到15000頭,麻旺30萬噸飼料廠、泔溪種豬場、酉酬八面山豬場專用公路等項目,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累計完成投資4億元,職工總人數已增加到732人,其中農民就業達615人。
如何助農戶“萬元增收”?寧虧公司也不虧養戶
在金山谷公司的產業鏈條中,解決渝東南農民就業、吸收農民加入商品豬養殖后,如何帶動萬人實現萬元增收呢?
該公司的“充分就業計劃”和“公司+農戶”養殖模式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謂充分就業計劃,就是金山谷項目所在村的55歲以下勞動力,只要符合用工條件的,都可以到金山谷的豬場、飼料廠、屠宰場等企業實體就業。據測算,金山谷要實現年出欄100萬頭的目標,僅各代次種豬場、飼料廠、屠宰加工廠就可以安置勞動力2000人,金山谷所扶持的3000多家農戶育肥豬場,還可安置勞動力4500人。
在商品豬養殖環節,金山谷公司用“公司+農戶”的模式解決生豬的育肥。此一模式實際上就是扶持農民做小老板,把企業的生產車間分布在廣闊的農村。根據金山谷公司的規劃,任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凡愿養豬的,公司就給予扶持。按公司的規定,豬苗、飼料、疫苗、獸藥掛賬且送到農戶的豬舍里,技術培訓與指導免費進行,仔豬養成肥豬后,金山谷保價回收統一銷售。行情好的時候,養一頭豬農戶可獲利上百元;行情低迷的時候,公司確保農戶有一定收益。如酉陽的養戶牟嗣孝等已通過“公司+農戶”出欄了肥豬。盡管當前行情不好,公司在虧損的情況下,在結算時,仍然給該養戶結算了每頭50元的利潤,使養戶獲利上萬元。
據金山谷的錢忠明博士介紹,按農村建豬場每平米50~80元的建造成本計算,農民只需投入1.5萬元左右,年養生豬300~400頭,一個勞動力的年收入就能達到3萬元。此外,金山谷還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為當地村民創造了租金收入;在發展林下養殖,比如說池塘養魚等方面拓寬致富渠道。
無公害豬肉如何煉成?讓種豬喝礦泉水吃中藥
在種豬生產環節,公司依托南方集團于2008年10月從美國進口1226頭(創國內引進豬之最)長白、大白、杜洛克優質冠軍原純種豬遺傳資源,與世界著名的種豬育種公司合作,引進太湖豬、酉陽黑豬等地方品種豬進行雜交育種,形成規模化1200頭的土豬核心場。
“這些品系的種豬單窩產子數多、繁育性能好、料肉比、豬仔瘦肉率高,肉質口感好,這些都是我的優勢。”錢忠明說,用同樣的養殖方式、喂同樣的飼料,有的品種的豬兒從斷奶到長到110斤要8個月,甚至一年以上,而金山谷公司的美系“冠軍種豬”則只需要4個月。同時,“冠軍種豬”也創下了杜洛克單產仔豬18頭,大白豬單產仔19頭、長白豬產仔豬21頭的最新紀錄。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單產21頭的長白豬存活率達100%。
除優秀的種豬品系外,金山谷公司對種豬繁育環境的選擇也獨具匠心。目前在楠木菁、泔溪、酉酬三大良種豬繁育基地,所在地植被茂盛,生態環境優良,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防疫屏障,大氣、土壤、水源無任何工業與人畜生活污染,各種種豬嚴格遵循國家衛生標準和無公害生豬生產的要求,科學規劃,突出了生態、環保的理念。
錢忠明博士告訴記者,“可以說,我們的種豬,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藥,住的是環保房,享受的是保姆全天候一對一服務。”據了解,金山谷品系的豬群,包括各代次種豬,農戶養殖的肉豬,一律不得使用任何含抗生素和激素的藥品,一律不得使用任何非法添加劑或有害物質,整個繁育過程與飼料必須滿足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的需要,綠色無公害食品是“絕對命令”!
去年,在種豬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金山谷一共生產了8000多頭種仔豬。除用于補充自己的各代次種豬場外,還向市內外的豬場以每頭5000~6000元的價格出售了2000多頭優質種豬,每頭價格在6000元左右,除去成本和折舊,純利潤730萬元。
豬場衛生如何保障?零排放讓豬一生免沖涼
記者在金山谷豬場采訪的時候,*的感受是豬場清潔衛生和防疫消毒非常嚴格,沒有看到傳統養豬場糞水橫流、蒼蠅亂飛的現象,也沒有聞到撲鼻的臭味。這種技術和原理就是利用木屑、谷殼作為原料,加入高活性菌種群,混合發酵制作成墊料,鋪在豬舍里;墊料中有益微生物復合菌種群就會滅殺、抑制種豬排泄的糞尿中的各種病原微生物,直接將豬群糞尿分解,從而達到“零排放、無污染、無異味”的低碳、環保養豬目標。
金山谷負責零排放技術的蔣榮川告訴記者,雖然零排放生態養豬技術比傳統養豬成本貴100元/頭左右,但采用這個技術后,豬兒從出生到出欄,“一輩子”都免沖涼,免沖糞便,可以節水60%,節約人工1/3,節約飼料10%,而且豬兒生長快,病少,肉質好。*的好處是豬場決不污染農村的一分田地,況且,18個月更換下來的墊料還可以制作成有機肥料出售,就是賣進城市去種花草,也是上佳的肥料。
對于零排放生態養豬這項核心技術,孫甚林說:“我們只有做到豬場排污不見污、種植作物不買肥、農民讓地不失業,才能向世人證明,我們是真心實意地在助推城鄉統籌改革與發展,為民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