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6/12 14:36:00
來源:河南商報
閱讀數:
土豬肉、土雞、土雞蛋……由于帶了個“土”字,這些豬肉和雞蛋就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而它們的售價,也隨之一飛沖天。
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于是,短短兩年時間,鄭州市場就涌現出了40多家土豬店。但有時售價又和普通豬肉無二。到底,誰才是真的“土”呢?
商家苦惱
土豬肉賣不上價了
現在是賠錢賺吆喝
從去年開始,劉先生在鄭州市政七街和紅旗路等街道,開了3家“黑元”土豬肉專賣店。店里賣的全部都是土特產,有核桃、黑木耳、香菇、土雞、土雞蛋、土豬肉等“土”產品。
其中,土豬肉和土雞是主打產品,之所以叫“土”,劉先生解釋說,是由于這些豬雞都在欒川深山中自然長大,飼養以雜糧、山草地泉為主,不喂飼料。
他一直比較看好這一塊市場的發展,前不久,他還專門聯合鄭州牧專的教授們,一起到欒川成立了欒川縣“黑元”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
經過近一年的市場試水,他堅信土豬肉、土雞肉會越來越成為都市高端消費者的選擇。因為土豬生長周期一般為10個月到1年,肉吃起來香濃可口,有嚼頭。而普通豬肉一般飼料喂養,生長不到半年。
然而,最近,劉先生有了煩惱。
他說,他去年開店時,鄭州幾乎沒有一家土豬肉專賣店,然而此后不久,鄭州刮來一陣“土”風,省內各地的土豬肉蜂擁而至,原本應該高價銷售的綠色健康肉類,個別品牌售價與普通豬肉竟然差不多。
可從成本上來說,土豬肉至少要比普通豬肉貴2~3倍,這樣才夠本。
“賣不上價,賠錢了。”劉先生坦言,真正的土豬肉賣不上價了,但還必須賠錢賺吆喝。
記者調查
兩年不到,鄭州涌現40家土豬肉專賣店
近日,記者走訪鄭州市紅旗路、經八路、黃河路等,發現土豬肉專賣店和專柜隨處可見。
鄭州一土豬肉連鎖店負責人張建立告訴記者,目前鄭州市場上的土豬肉品牌主要有欒川的“黑元”土豬肉、信陽的“土豬肉”、駐馬店的“確山有機黑豬肉”和“四季春都”的“滿年元香”品牌,各種土豬肉專賣店已超過40家。
“家里有老人孩子,想要吃得有質量,每天下班我都會過來買點土豬肉。”在一專賣店柜臺選購排骨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很顯然,與王女士感覺類似,不少人把“肉不香、鹽不咸、瓜不甜”等鈍化的味覺,轉移到新的食品選擇上。或許這就是土豬土雞受追捧的原因。
市場亂象
同樣都姓“土”,肉價竟然相差三四倍
在“黑元”土豬肉連鎖店,記者發現,五花肉售價16.8元/斤,純瘦肉24.8元/斤,里脊肉17.9元/斤,就連土雞也比普通雞肉貴了很多,是19.8元/斤。
然而,在經八路另一家土豬肉專賣店,一款正在做促銷的后腿土豬肉僅為6.8元/斤,純瘦肉價格為9.8元/斤。土雞肉批發價為4.5元/斤,零售價也只不過5.5元。
而在經六路農貿市場,普通豬一斤五花肉價格也是9元左右。令人費解的是,同樣都是土豬肉土雞,為何價格相差三四倍?
購入一頭豬崽(40斤計算)需要200多元;養豬需要消耗糧食、蔬菜等,就算一天2斤玉米,一年玉米需要700多斤,折合人民幣600多元。“一頭土豬滿年后,要經過檢驗、檢疫、屠殺、冷藏運輸、店鋪銷售等,這些環節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就冷藏車來說,兩天送一次貨,一個月下來光運輸費就要投入2萬~3萬元,一斤土豬肉售價20元以下幾乎不賺錢。”劉先生分析說。
“目前,土豬肉沒有一個權威的行業標準。所以就有部分店鋪假借土豬肉名義來擴大銷量,其實這是在欺騙消費者。”一業內人士透露。
專家支招
三種方法可分辨出“真土”和“假土”
消費者如何辨別“土”產品真偽?
鄭州牧專畜牧工程系副教授張長興說,要從兩看一摸來鑒別,具體如下:
1.土豬肉顏色深紅,肉不出水;普通豬肉呈現鮮紅色,上面水汪汪的。
2.土豬主要是吃麩皮、五谷雜糧等,豬皮和豬肉之間飽含脂肪,厚度為2~3指,在瘦肉之間也會有大量脂肪存在;普通豬為了增加瘦肉率,一般是緊貼豬皮就是瘦肉。
3.土豬豬皮油光發亮,豬皮有很好的彈性,按下肉皮,馬上回彈;普通豬用力按豬皮“一按一個坑”,回彈速度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