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7/9 11:00:00 來源:山西統計信息網 閱讀數:
針對生豬生產面臨的嚴竣形勢,6月1日,省、市領導及我們縣局的人員對我縣生豬養殖戶的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的結果報告如下: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萬榮縣共有規模養殖抽中戶11戶,散戶養殖抽中戶20戶,其中規模戶中較大的有興農養殖有限公司和秦晉養殖有限公司,這兩個比較正規和專業,其余的雖然是規模戶,但是不夠專業和正規,其中秦晉養殖有限公司占地48畝,如果滿欄的話可以養4000頭,現存欄300頭,一至三季度共出欄4000頭,其中二季度出欄700頭,平均每頭8.8元/公斤,雇工12人,有自己的飼料加工廠。興農養殖有限公司占地50畝,現存欄500頭,雇工10人,也有自己的飼料加工廠。其余的都是外出購買飼料。
二、當前生豬生產存在的主要困難
1、生豬價格偏低,養豬生產出現負利潤。每頭豬平均銷售價為8.2-8.8元/公斤,去年平均每頭銷售價為8.2-8.4元/公斤,與去年基本持平,經測算,每頭豬仔20-23斤的價格為320元/頭,每頭豬從乳豬到出欄要吃掉飼料350公斤,每頭豬價為8.2-8.8元/公斤,每出欄一頭100公斤生豬,實行自繁自養自銷的規模養殖戶目前基本持平,大型養殖戶每頭豬虧損100元左右因為自繁自養的沒有雇工成本,如果價格能上升到10元/公斤左右,養殖戶還有利潤可賺。
2、飼料價格高漲,養殖成本增加,收益與支出成反比。通過調查,2010年,作為飼料主要原材料的玉米價格已漲至2.08元/公斤,豆粕2元/公斤,麥麩1.6元/公斤,混合飼料2.6-2.8元/公斤,高價位的玉米價格導致養豬業豬糧比價持續下降,同時工人的勞務費也有原來的每人每天30元漲到每人每天35元,也增加了養殖成本,使養殖利益嚴重受損。
三、生豬價格下跌的原因
根據生豬生產調查結果,分析生豬價格下跌的原因如下:
1、近幾年來,中央和各級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促進畜牧業發展和穩定市場價格起到了雙重效應。特別是推行了能繁母豬政策性保險,降低了農民養豬風險,提高了農民養豬積極性,使畜禽存欄和出欄量大幅度上升,市場基本處理飽和狀態,生豬市場價格相對降低。
2、養豬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產品產量增多,供大于求,相對過剩,致使生豬價格持續下跌。
3、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對豬肉的需求相應減少,消費降低,導致繼續下跌。
四、對生豬生產發展的幾點建議
1、建立完善的生豬生產預警防范機制和生豬養殖系統,綜合原料、疫病、能繁母豬存欄量、豬糧比價等豬生產中的各個環節的影響,作出正確的分析決策,及時發出預警信號,讓養豬戶及時了解信息,作出應對。
2、鼓勵規模養殖,提高養殖水平。因為規模養殖戶各種消毒具體到位,如秦晉養殖有限公司能做到室內5天一消毒,室外10天一消毒,天天清洗。產生了較強的抗體。
3、在當前生豬市場行情低迷情形下,規模養殖場戶要及時調整存欄生豬種群結構。淘汰低產母豬,適時出欄大體重育肥豬,適當壓縮和控制育肥豬數量,選留或更新優質高產母豬,淘汰劣質種豬,減少飼料消耗,培育良種后備種畜,以備市場復蘇時能盡快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