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8/4 9:45:00 來源:農博網 閱讀數:
進入7月以來,生豬價格止跌回升、大幅上漲,是繼今年2月生豬價格急速下跌、低位徘徊21周后首次大幅反彈,生豬養殖結束了連續4月虧損的態勢。據調查,目前三元雜交生豬出場價為6.0~6.3元/斤、二元雜交生豬出場價為5.0-5.3元/斤,環比分別上漲29.7%和27.5%,同比分別上漲13.2%和10.87%;外三元仔豬價格為7.5~8元/斤、二雜仔豬價格為4.2-4.5元/斤,較6月分別上漲14.3%和16.2%。玉米、豆粕等主要飼料原料價格小幅回落,維持在1.1元/斤、3200元/噸左右徘徊,豬糧比價達到5.58:1,養殖農戶頭平獲利100-150元左右。受生豬價格回升的影響,豬肉價格也隨之上漲,達到8.5~9元/斤,比上月上漲21.4%。當前生豬價格急劇回暖,既有生豬市場供求緩和等長期因素的影響,更有政府收儲提振拉動等短期因素的作用。
一是生豬存欄下降。開年以來,生豬價格急劇走低,豬糧比價維持在4.5:1左右的低水平,曾一度跌破4:1,創下自2006年以來的新低,養殖戶全面重度虧損。按基礎母豬計算,上半年商品豬場頭平虧損1700元左右,仔豬生產場頭平虧損700元左右,規模養殖場少則虧損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商品仔豬和種豬銷售不暢,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紛紛淘汰能繁母豬、縮減規模、提前出欄,生豬存欄大幅下降。據調查,7月以來我市四海、永鑫等屠宰加工企業生豬日均收購量急驟下降,由6月1000頭以上降至500頭左右,減少一半。據統計,6月末全市生豬存欄同比下降8%,其中能繁母豬下降7%。據農業部畜牧業司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存欄小幅下降,同比下降2.35個百分點;二是收儲拉動作用。針對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不斷下跌,生豬市場持續低迷和養殖農戶虧損嚴重的不利形勢,今年4月商務部聯合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通過公開電子競價方式連續五次豬肉收儲,共計16.4萬噸,有力提振拉動了生豬市場。據我市5家收儲企業報告,通過定向收購、優質優價、封閉運行,全市已收儲凍豬肉1.2萬噸。據監測顯示,啟動政策性豬肉儲備以來,全市生豬價格上漲11.9%;三是洪澇災害影響。進入6月,全國大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天氣,目前已有28個省(區、市)出現了洪澇災害,農牧業生產和基礎設施遭受了嚴重破壞,給生豬生產和交易造成較大影響,個別地區豬肉供應不足,畜產品交易和流通嚴重受阻,推動豬肉價上漲;四是動物疫情影響。今春以來,受低溫、干旱及洪澇天氣影響,國內部分省市動物疫情形勢嚴峻,疫病較為多發,發病區域分別為廣東、深圳、甘肅、江西、貴州、寧夏、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疫病爆發呈現區域廣、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并由我國南部地區向北逐步擴散。受此影響,各地大量捕殺病豬,養殖農戶補欄積極性受挫,生豬生產受到較大影響,進而導致后期出欄生豬減少。
綜合分析,此次生豬價格上漲主要受國家豬肉收儲、動物疫情和洪澇災害等短期因素的影響。據農業部畜牧業司6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能繁母豬占比仍高達10.7%,生豬生產相對過剩的矛盾依然存在。夏季是肉食品的消費淡季,隨著價格不斷上揚,儲備企業可能集中拋售豬肉,給回暖的市場再次形成打壓,持續走高可能性較小。受全國大范圍洪澇災害的影響,玉米等飼料成本上漲壓力較大,養殖盈利空間收窄,四季度生豬價格將再度推高。
當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生豬市場監測和預警。改進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消費統計調查工作,建立科學高效的預警監測系統,切實加強生豬市場價格成本動態監測,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對生豬產銷的調控引導作用;二是切實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當前是疫病的高發期,各種畜禽疫病極易發生和流行,各縣市區畜牧局要指導養殖場、企業要做好口蹄疫、豬瘟、藍耳病的強制免疫工作,保證免疫密度,提高免疫質量。同時要做好消毒工作,消滅各種傳染源,控制疫病的發生和流行;三是深入開展“走村入戶”科技幫扶活動。組織畜牧科技隊伍入村入場就形勢分析預測、節本技術推廣、豬群結構調整、政策宣傳講解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培訓,引導養殖農戶及時補欄,適時出欄;四是認真實施生豬換種工程。按照“就地就近、農戶自愿”的原則,引導養殖農戶適時調整豬群結構,更換和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提高養殖農戶生產效益和質量;五是扎實開展畜牧專合社“萬人幫扶活動”。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和“一社一策”幫扶要求,細化幫扶措施,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幫扶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