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市場評論 >  調查:人均一年消費半頭豬對經濟的影響

調查:人均一年消費半頭豬對經濟的影響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8/17 14:01:00 來源:江門日報 閱讀數:

  2009年人均“吃掉”半頭豬=市民消費生豬總量約200萬頭

  江門市常駐人口400余萬

  不久以前,珠三角部分市(區)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監管工作座談會在我市召開,會上,江門市農業局副局長陸學飛在介紹我市畜牧業發展情況時表示:“現在,江門市民年均消費豬肉在半頭豬左右。”

  如今,市民基本上每天都會吃上豬肉,而對豬肉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市民要求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這樣,伴隨著市民要求的不斷提高,江門市的養豬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更趨于科學、生態與健康。

  江門

  珠三角

  “產豬大市”

  2009年,我市生豬出欄290萬頭,存欄183萬頭,豬肉產量23萬噸,除滿足本地豬肉市場需求外,同時,每年外調珠三角其他地區的凈肉豬約60萬頭,凈外調豬苗40萬多頭。今年1至7月,我市生豬養殖業的發展繼續呈現良好態勢,全市生豬出欄187.53萬頭,存欄180.88萬頭,豬肉產量達到14.87萬噸。在珠三角9個地級市中,江門市的生豬飼養量排在廣州與肇慶之后。

  記者在采訪時,江門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許均喜還專門給記者演算了“市民年均消費豬肉在半頭豬左右”說法的來歷:去年,江門市在本地屠宰的生豬總量在180萬頭以上,并且基本都在江門地區作為鮮活肉銷售;再加上凍肉產品(產地基本上為北方),以及臘肉等豬肉加工產品,市民消費豬肉及豬肉深加工產品,換算成生豬總量約200萬頭。按去年江門市常駐人口400余萬計算,人均一年消費半頭豬左右。按上市生豬一般100公斤算,也就是說人均一年消費豬肉約50公斤。

  2008年,根據省出臺的有關規定與規劃,江門市被列入全省中部城郊生豬產業帶,以發展大型標準化規模生豬養殖場為主,重點發展瘦肉型豬,全部用于滿足本地市場與港澳市場的需求。同時,全市的生豬出欄量在2020年要達到335萬頭。為此,江門市于去年出臺了《江門市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08—2020年)》,對生豬養殖作出全面部署,“產豬大市”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

  生豬養殖發生變化

  養的全是瘦肉型豬

  今年54歲家住江會路32號的徐健新師傅,至今還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豬肉憑票供應記憶猶新。徐健新說:“那時家里一星期才能吃上一次肉,餐桌上有肉,孩子們都高興得不得了。”許均喜也回憶說,上世紀70年代,自己當時讀高中,豬肉是食堂里最好的、最貴的菜。即使是憑票,有時排隊都吃不上豬肉,在這樣的特殊時代背景下,當時對好職業的定義,江門地區甚至有“醫生、司機、豬肉佬”這一說法。

  如今,這一切都已成為過眼云煙,徐健新說:“現在,餐餐桌上有肉,不僅是豬肉,還有雞鴨鵝肉與魚。”改革開放后,我市農民開始恢復散養生豬,市場上豬肉供應漸漸豐盛起來,市經信局商貿管理科科長李航介紹說:“根據國家政策,我市從1985年起取消了豬肉產品統購統銷,從那時起,豬肉市場完全放開。”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我市生豬養殖進入較快發展時期。

  不僅要吃豬肉,還想吃瘦肉、精細肉。因為市場食用豬肉習慣的變化,我市的生豬養殖業也悄然發生了改變。“通過20余年努力,現在我市生豬養殖良種覆蓋率在97%以上。”許均喜說。從上世紀80年代始,我市生豬品種不斷優化。如今我市生豬以“三元雜”(即杜洛克、長白與大白)與“純雜”為主,都是瘦肉型,而且產肉多,生長較快。

  推廣規模化、生態型養殖

  豬場建在魚塘邊

  家住新會區司前鎮的梁明清楚記得,上世紀70年代末,整條村幾乎家家養了一兩頭豬,喂的是米糠、家中剩飯剩菜與豬草。現在,村里除幾戶專門養豬戶以外,基本上都不再養豬了,要吃豬肉就到市場上買。這種養殖模式的轉變,按許均喜的說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除去大約恩平市、臺山市還有部分散養戶以外,如今,養豬基本實現了規模化,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生豬養殖場的出欄量占我市全年總出欄量60%以上;其二,就是喂養方式的變化,從最早的豬草加米糠,到豬草加配合飼料,再到現在完全飼料喂養。

  其實,傳統飼養方式向現代化養殖方式轉變,近10多年來已逐漸在實際養殖當中實現。如很多的養殖戶將豬場建在魚塘邊,一邊養豬,一邊養魚。同時,在各級農業部門扶持推動下,大力發展沼氣工程也取得可喜成績,據統計,全市存欄50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約有十分之一配套大中型沼氣工程,配套大中型沼氣工程的養殖場數量和沼氣綜合利用水平居全省前列。“養殖-沼氣-種植”生態農業模式,也成為我市今后發展養豬業重要方面,基本形成生豬養殖、水產品養殖以及沼氣利用、有機肥生產等廢棄物利用的綠色生態產業鏈。

  部門檢疫更嚴格

  豬產品抽檢

  合格率99%以上

  那么,現在江門市民食用的豬肉產品尤其是新鮮豬肉安全質量狀況如何呢?帶著這一問題,記者首先走訪了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檢中心主任袁泰斗介紹說:“近年來,我市豬產品抽檢合格率都保持在99%以上,市民可放心食用豬肉。”袁泰斗說,農檢中心主要通過在養殖場、屠宰場、農貿市場與超市進行抽樣檢驗,平均每月抽取豬肉、豬肝、豬尿等樣品300個;同時還抽檢豬飼料產品。主要目的就是檢查“瘦肉精”之類的違禁藥物是否超標,目前主要檢查三大項,即:鹽酸克倫特羅(俗稱“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為今年新增檢驗項目)。

  對于江門市生豬疫病預防控制與屠宰防疫監督總體的情況,江門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謝東介紹道:“目前,豬病防疫主要是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與口蹄疫,疫病防控重點做三方面工作,即全力提高免疫密度、加強疫情監測以及‘早、快、小、嚴’的原則強化應急管理。”

  采訪時,江門市動物防疫監督所蔡聯喜所長則直接把記者領到一臺監視器前,蓬江、江海區的7個屠宰場實地檢疫情況,都在視頻監控范圍之內,蔡聯喜表示:“今后還要逐步推廣到其他市、區。”除此以外,一項生豬屠宰檢疫電子出證系統也將啟動建設工作,屆時,江門市的生豬肉產品可溯源制度也將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我市還加大私宰生豬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加大定點屠宰場設置規劃。

  現場聲音

  一年人均消費一頭豬有點難

  去年我市人均消費半頭豬,那會有一年人均消費一頭豬的一天嗎?記者向市畜牧獸醫局負責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這位負責人表示,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略為超出“半頭豬”可能出現。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江門市禽類養殖、水產養殖和養羊、養牛等發展,市民的肉食結構將會調整,吃豬肉已不再是*的選項,這也是健康生活的需要。曾有營養專家認為,人一天吃三兩豬肉比較合適,一年365天就是50公斤多一點,基本上也相當于半頭豬,所以,雖說中國人以食用豬肉為主,但是人均消費豬肉量再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畜牧家禽網編輯: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