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8/23 10:39:00
來源: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
閱讀數:
近期,市物價局開展了一次專項調查,重點調查生豬存欄、出欄及養殖成本收益等生產情況,同時調查了解當地生豬養殖結構變動情況,研究生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今年后期生豬價格走勢進行預測,并對明年上半年走勢作出分析。
一、當前生豬生產、市場的有關情況
根據調查,截止今年二季度末,我市合川區飼養存欄生豬90.62萬頭,同比去年下降3.8%;存欄仔豬12.31萬頭,比去年上漲了2.4%;能繁母豬存欄8.72萬頭,同比下降6.6%;出欄生豬57.23萬頭,同比去年增長7.6%。江津區生豬存欄692865頭,同比下降1%;出欄497682頭,同比增加1.03%;能繁母豬存欄51657頭,同比增加0.58%,豬肉產量38025噸,同比增長6.3%。2010年上半年全區飼養生豬出欄25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2615個,出欄肉豬21.7萬頭,生豬規模養殖出欄數占全區生豬出欄總量的43.6%,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2008年生豬價高利好,后備母豬補欄量大,并在2009年全部進入生產期,仔豬及商品育肥豬生產旺盛。2009年二季度和2010年一季度肉豬出欄達到高峰,生豬市場供求關系失衡,豬價下滑。特別是春節前后,生豬進入消費淡季,豬價快速下落,養豬戶爭相出欄,而補欄積極性卻很低,仔豬價格低迷,因此大量農村散戶及抗風險能力低的中小型養豬場淘汰生產母豬,縮小養殖規模或退出生豬養殖;而生產水平較好的養殖場則選在當前調整母豬結構,淘汰繁殖性能低的生產母豬,所以,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明顯。隨著大量肥豬的出欄以及補欄量的減少,生豬存欄量下降。而仔豬因為外調及銷售的不暢,仔豬存欄量反而略有上漲。
生豬產業屬于弱勢產業,生產周期較長,價格經常受市場波動變化影響較大,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當前養殖生產剛性成本上升,養殖效益銳減,處于嚴重虧損狀態。上半年合川區土雜仔豬平均售價7.48元/kg,環比今年一季度下降了19.4%,同比去年6月下降了31.1%;洋三元和PIC仔豬平均售價14.36元/kg,環比下降了11.4%,同比下降13.5%。土雜肉豬平均售價7.78元/kg,環比下滑16.3%,同比下降了9.5%;洋三元、PIC肉豬9.48元/kg,環比降低13.7%,同比上升了2.5%。去骨帶皮豬肉平均售價14.2元/kg,環比下滑21.0%,同比上漲了8.4%。
在生豬價格呈現低迷的狀態下,飼料價格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一直上漲。目前,從外地運進的玉米平均市場價格為2.34元/kg,與今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了17%,同比增長了42.9%,(本地玉米市場平均價格為2.00元/kg,與今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了6%,同比增長了28.2%;)豆粕平均價格為3.25元/kg,環比沒有變化,同比減少了5.8%;小麥麩平均價格為1.8元/kg,環比沒有變化,同比增長了18.4%,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為3.24元/公斤,環比增長了4.5%,同比增長35.0%。勞動力、折舊、水電等養殖生產其它成本也呈上漲趨勢。養豬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對生豬生產特別是規模養豬場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據調查,2009年第四季度,我市合川區自繁自養且生產正常的規模豬場基本可保本,管理水平較高、生產成績優異的規模場出欄1頭商品育肥豬有50元左右的利潤,但生產水平低或高價購豬苗育肥的養豬場已出現虧損現象。而目前洋三元、PIC豬的豬糧比價已跌至到4.17:1,土雜肉豬的豬糧比價跌至到3.48:1,均已大大跌破盈虧平衡點,養殖場(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嚴重虧損,即使生產水平最好的養殖場每出欄一頭125公斤的肉豬,虧損也在200元以上。
從后期生產形勢預測看,當前生豬市場十分低迷,而目前育肥豬和能繁母豬的存欄數量仍較高,且存欄結構不合理,能繁母豬比例大于正常值,因此后期生豬價格回升乏力。但由于氣候異常,市場豬肉價格回升,預計從第三季度開始生豬價格可能緩慢回升,但整體水平仍然低于上年。
二、調查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
一是生豬生產發展的政策扶持資金總量投入不足,政策資金到位晚,政策效應發揮滯后,增加了落實政策的難度。
二是養豬業規模化養殖的信貸資金非常困難,導致生豬產業基礎設施薄弱,生豬產品質量不高,競爭力不強。這也是目前制約規模養殖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生豬生產組織化程度低,具有特色明顯的專業合作社少,產銷缺乏計劃性,生產存在盲目性,總量調節過度依賴市場,使小生產、大市場難以緊密對接。
四是生豬生產科技水平較低、畜牧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科技支撐與服務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當生豬價格處于低位時,在養殖生產中的科技生產水平高低對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殖效益起著關鍵性作用,而國家財政對畜牧業科技投入少,政策落實與技術推廣沒有專門工作經費,對開展畜牧技術推廣、宣傳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及工作任務缺乏支持,生豬產品預警、防疫、繁育、檢驗、檢測等服務手段落后。
五是養豬生產抗風險能力不強,抗風險機制不完善,生豬市場波動頻繁、波動幅度大。
六是生豬等畜產品加工業滯后。加工業與生產者之間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沒有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緊密型合作關系,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
三、對策及建議
一是加強養豬生產信息監測預警工作,做好宏觀管理和引導,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國家在出臺生豬扶持政策方面要及時,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更好地發揮政策導向作用。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的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加大對生豬規模養殖生產的扶持,幫助其解決生產資金困難的問題,防止規模豬場大批倒閉。同時積極協助規模養殖場進一步提高養殖科技水平,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努力開拓畜產品多元化市場,提高生豬產業抗擊市場風險能力。
三是加強基礎建設,著力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大力支持生豬良種補貼實施、良繁體系基礎建設、科技示范及技術推廣培訓、生豬遺傳資源保護場建設、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糞污治理設施建設、生產信息預警服務網絡建設等。
四是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建立產業環節中利益聯結機制,提高生豬業組織化、專業化和協作化程度,增強農民自我發展能力。同時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使其成為農民利益的代表。加強協調產業化環節中的利益關系,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企業與養殖戶雙贏,利益緊密相連的關系。
五是強化養殖污染治理,促進生豬等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要優化畜禽養殖業布局,按土地承載能力合理安排養殖規模,特別是新上的規模化養殖場,在選址、飼養量上要充分考慮污染問題。其次,加大科技創新,積極探索畜禽糞污達標治理新工藝、新方法,解決養殖污染問題。第三,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探索產業化治污、資源化利用之路,改善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