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9/6 13:41:00 來源:香港文匯報 閱讀數:
全球“熱錢”泛濫,肉類產品也成為投資熱點;加上內地水災,新鮮豬肉批發價2個多月飆升近10%(每擔1,130元),料年底前將進一步升10%。大部分肉販表示,現階段不敢提價,但若果批發價持續上揚,成本加幅將轉嫁予消費者,每斤豬肉零售價或由當前的30元升10%至33元。
香港豬肉行總商會副理事長許偉堅表示,生豬批發價近期回升,6月至今累積升7至8%。現時,每擔生豬批發價1,130元,預期年底前將再升10%。“今年內地水災相當嚴重,牲口有損耗,所以今年生豬的產量,估計會比往年少”。
怕生意減 肉檔暫不敢加價
街市的豬肉價格,每斤零售價約30元,如果批發價進一步升10%,不少肉檔表示,會將來貨升幅轉嫁予消費者;屆時,每斤豬肉零售價將升至33元。有肉檔東主表示,生豬來貨價已上漲,但暫不敢將升幅轉嫁予消費者,“當前零售價格與以往差不多,不敢加價。萬一市民買少了,生意額也會縮減。”但他認為,若批發價持續上升,唯有加價彌補。
豬肉價格大受全球供求情況影響,有業界人士表示,國際豬價高企也是推動內地豬價上升的原因。美國與內地的豬肉差價,吸引過往主要進口美國豬肉的國家;它們轉移到內地購買生豬,推高內地豬肉的價格。“美國的豬肉4月初見頂時,每磅88美仙,內地就剛剛在4月見底。因為內地和美國的豬肉價格相差遠,其他國家選擇以內地豬肉代替美國豬肉。”
搞生豬期貨 “熱錢”炒高價格
此外,內地的商品期貨交易市場計劃加入生豬作為畜牧的期貨產品,對沖豬肉價格波動的風險。不過,這類期貨出現后,“熱錢”炒賣豬肉及推高零售價的情況也引起關注。
“不會擔心,什么也會加價,不是經常吃,久不久才吃一餐,多貴都要買。”食品價格使部分消費者麻木:有人淡然面對豬肉價格上揚;也有主婦表示,“連同炒,(每天買豬肉)約10多元,如果煲湯要30、40元,(如果加價)起碼都會少買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