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0/25 10:28:00
來源:農博網
閱讀數:
當前,我縣農村養豬多以青料加少量精料飼喂為主,導致生豬出欄周期較長,屠宰率低,效益相對低,難以大規模發展生豬產業。如何科學養殖生豬,創造理想收益?下面介紹的養豬知識或許會給生豬養殖戶提供些許幫助。
一、品種的選擇
優秀的種豬是創造高效養豬生產的前提和核心,沒有好的品種,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環境條件,再好的飼料亦不能取得*的經濟效益,所以生豬管理者必須深刻認識到良種是提高養豬生產性能和效益的基礎,必須按生長快、肉質好、瘦肉多、料肉比高、產仔率高、抗病力強的原則來選擇品種。
目前,我國從國外引進的優秀品種有長白豬、大約克夏、皮特蘭豬、杜洛克、漢普夏等,適宜規模飼養戶引進。較好常見的組合是“杜×長×大或杜×大×長”。但由于這種組合是外來品種,對營養、飼養環境要求較高,適合于管理水平較高的規模豬場;又有以本地血緣豬作母本,同外來優秀品種父本進行兩次雜交的,如“杜×長×太湖或沙土嶺”等,此種組合含有25%的本地豬種基因,較易飼養,而且比養土雜豬的經濟效益高,因此適合管理水平不是太高的小型豬場或農村散戶飼養。
二、飼養管理的基本原則
飼養管理的基本原則是搞好“三抓”即:
?。ㄒ唬┳ノ宥ǎ阂皇嵌ㄎ?,豬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規范行為,初入欄的生豬一定要注意調教和利用;二是定時、定量,保質按量飼喂生豬,不能讓強者過飽,弱者挨餓;三是定溫,要注意防寒保暖;四是定質,飼料質量一定要穩定,不時常更換飼料品種,并保持飼料新鮮、營養全面。
?。ǘ┳ト模焊奈箚我伙暳蠟榉侄嚯A段的全價配合飼料,以滿足豬不同生長、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充分發揮豬的生長潛能;改喂稀料為濕料,即手抓成團不流水、松手即散開,以利于提高生豬采食量和咀嚼;改喂大豬為適時出欄,一般90—110公斤出欄為宜。
?。ㄈ┳?ldquo;兩分”:即 “分群管理,分欄飼養”,根據性別、年齡、體重、強弱和生產用途合理分群、分欄。成年公豬、懷孕后期母豬及哺乳母豬宜單欄飼養,斷奶母豬、空懷母豬可小群飼養;仔豬和肉豬飼養密度要適宜。
三、種豬的飼養管理
(一)種公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1. 要求品種優良,睪丸大,兩側對稱,體軀健壯而靈活,膘情中等、腹線平直而不下垂。
2. 實行單圈飼養,定時定量飼喂,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保障公豬足夠運動,每天驅趕運動1—2小時。
3. 選購公豬要在無疫區的豬場選購;配種前要先驅蟲,再及時注射相關疫苗。
4. 適度配種,定期采集公豬精液進行鏡檢,評定精液質量,調整飼養管理,合理安排配種次數,保證種公豬正常配種能力。
5. 嚴格執行配種計劃,認真填寫配種記錄。
6. 及時淘汰劣質種公豬。
?。ǘ┖髠淠肛i的飼養管理
1. 選擇符合品種特性和經濟要求的后備母豬:有6對以上乳頭,發育良好,分布均勻;體型良好、勻稱,背線平直,臀部豐滿;外生殖器發育良好,無特定病原病。
2. 外購后備母豬,要在無疫區的種豬場選購,待豬適應環境后,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蟲的驅除工作。
3. 必須飼喂后備母豬專用料,而不能喂生長肥育豬料。
4. 配種前一段時期按摩乳房,刷洗軀體,建立人豬感情,使母豬性情溫順,好配種,產后母性良好。
5. 配種前一段時間喂給優質青綠飼料,可促進發情、排卵。
6. 配種:①后備母豬初配適齡7—8個月,體重100公斤以上。②每天早晚細心觀察母豬發情、適時配種,不漏配;配種的有效時間是發情開始后12—36小時。③有條件可采用人工授精,能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繁殖水平。
?。ㄈ┤焉锬肛i的飼養管理要點
1. 配種2—2.5個月后改群飼為個體飼養。
2. 及時檢測出復發情或未受孕的母豬。
3. 母豬在產前7—10天轉入產房適應環境,做好產房消毒衛生工作。
4. 預產前7天飼喂量逐漸減量,直到產仔當天停喂飼料。
?。ㄋ模┎溉槟肛i的飼養管理要點
1. 產前將母豬乳房、陰部清洗,再用0.1%的高錳酸鉀液消毒;產后注射一針青、鏈霉素,防止產期疾病。
2. 準備好仔豬保育箱、保溫燈、5%碘酒、干凈毛巾、剪刀、結扎線、母豬產仔記錄表等。
3. 分娩時,有專人看護,母豬產后最好做好子宮清洗、消炎工作,以幫助惡露排出和子宮復位,也有利于母豬斷奶后再發情。
4. 要及時檢查母豬的乳房,對發生乳房炎的母豬應及時治療。
5. 母豬斷奶前2—3天減少飼喂量,斷奶當天少喂或不喂,并適當減少飲水量,待斷奶后2—3天乳房出現皺紋,方能增加飼喂量。
(五)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
1. 將斷奶的母豬小群飼養(一般每圈3—5頭),有利于發情和配種。
2. 做好母豬發情觀察和發情鑒定,并適時做好配種。
3. 斷奶后對于乏情、異常發情、復發情的母豬要多觀察,可采用公豬誘情和藥物催情。
四、仔豬的飼養管理
?。ㄒ唬┎溉樽胸i的飼養管理要點
1. 抓乳食,過好初生關:一是做好接生,防止壓、擠、冷而降低死亡率;二是消毒剪臍、剪齒、剪尾,防止感染;三是固定乳頭,盡早吃到初乳。
2. 抓開食,過好補料關:一是及時補鐵、補硒,防止貧血、水腫病、白肌病的發生;二是及時補水,補充清潔飲水,并稍加酸甜味,防止飲污水惡癖,引起下痢;三是及早補料,一般5—7天開始補料,以促進仔豬胃腸道發育,解除牙床發癢,降低斷奶后吃料的應激。
3. 抓旺食,提高斷奶窩重,過好斷奶關。隨著仔豬快速增長,營養需求增加,應適時增添乳豬料的喂養,以提高斷奶仔豬平均窩重。
(二)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1. 為減少斷奶、分欄應繳,斷奶5—6天要控制仔豬采食量,以喂7—8成飽為宜,實行少喂多餐。同時,保持原飼料喂養1—2周,給足飲水,并加入電解多維等抗應激藥物。
2. 做好保育室消毒工作。仔豬進入保育室后,要做好通風換氣與保溫工作,預防呼吸道疾病。
3. 按程序及時進行防疫、用藥和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4. 強弱仔豬要合群飼養,并保持適宜密度,一般0.24— 0.3m2 /頭,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異食現象的發生。
五、生長肥育豬的飼養管理
1. 外購仔豬育肥要在無疫區選購品種優良的健康仔豬,調回后,先隔離飼養,5—7日內不能過量采食,待豬只完全適應環境后轉入正常飼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蟲的驅除工作。
2. 轉欄、并欄時,用3—5天時間訓練定點采食、飲水、排泄和睡覺,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3. 按程序及時進行防疫注射、用藥和驅除體內寄生蟲。
4. 每天檢查豬只采食、飲水、健康狀況,及時處理病、殘、死豬。
5. 實行全進全出制管理,消除疾病在豬群之間的傳播。
6. 根據市場行情,適時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