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0/10/28 13:30:00 來源:南方農村報 閱讀數:
核心提示:廣西大力倡導“林下養殖”,陸川小豬出生3個月30斤之后開始放養,9個月后上市體重160斤/頭。
在陸川縣良田鎮蓮塘村廣西神龍王農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土豬養殖場內,隨著飼養員“嗶嗶……”的哨子聲,一群豬“飛奔”過來,圍在飼養員跟前,等待喂食。記者看到,整個山頭種滿了果樹,果樹的下面則是“群豬戲舞、遍地尋食”。
這是廣西政府當前大力倡導的“林下養殖”,據廣西陸川縣神龍王農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加鎮介紹,在廣西,不少養豬戶陸續上馬全程“仿野生放養豬”項目。而神龍王公司早在2008年就開始探索“仿野生放牧”與集約化飼養結合模式,現擁有能繁陸川母豬700多頭。公司下屬的標準化陸川豬生態養殖園區年上市仿野放養陸川豬2000多頭,售價高達15元/斤(毛重)。
“吃草的生態豬肉”、“仿野生放養豬肉”……在當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品牌肉都以“草食”、“放養”等概念作為體現自己的豬肉與眾不同,同時這種概念的豬肉也能賣出高價格。
劉加鎮認為,在這些宣傳和政府倡導下,養殖戶對林下養殖容易走向誤區。不可否認,飼喂適量的番薯藤、玉米稈會提高肉豬風味,但如果番薯藤等清飼料的添加量過大,卻會令豬的生長速度降慢,甚至不生長。“畢竟豬不是草食動物,像羊一樣放養豬肯定是不合適的。”他表示,放養的更大目的在于通過增加豬群的活動量來提高肉豬的風味。
劉加鎮介紹,仿野生放養生豬對場地、豬種、飼養天齡、員工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他介紹,放牧的山地坡度不宜過陡,最好是平地、野草叢生;放牧的豬種也不是什么都是適合,一般選擇地方土豬種,如陸川豬野性強,野外生存能力強很適合放牧,此外對放牧的時機也要準確把握,“陸川豬一般只放牧商品肉豬,且多數選擇在小豬出生3個月體重達30斤之后開始放養,9個月后可達上市體重160斤/頭。”
劉加鎮說,商品豬放牧前都會通過接種疫苗做足防疫措施,同時要求飼養員懂一定的馴養技巧,教會豬群能聽懂哨聲的招喚以及辨認“回家”的路徑。在日常管理中,飼養員要注意觀察豬群的健康狀況,特別要留意豬的皮膚病,還要給豬群定期驅蟲。
飼養在林下的陸川豬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可以自由嬉鬧、拱土、食野草等,而在相對比較平整的山坡上,建成一排排矮小的豬舍,“這就是豬群的小別墅,喂食、休息、避雨都在這里,”劉加鎮告訴記者,豬群每天清晨被趕出去放養,傍晚會被招回喂食圈養。
除“林下養殖”外,在當前豆粕、玉米等價格上漲的情況下,為節省飼養成本,不少養殖戶亦在探討飼料中增加粗飼料的添加量。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劉德武教授認為:“適當飼喂粗飼料、仿野生放養雖然能改善豬肉的品質和風味,但過多地飼喂粗飼料也會令豬長得慢,甚至不長,飼養周期變長,”他解析,豬的胃內沒有分解粗纖維素的微生物,幾乎全靠大腸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故豬對含有粗纖維多的飼料利用率差,而且日糧中粗纖維含量較高,豬對日糧的消化率也就越低。“因此,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豬種和放牧地區青飼料的特點,配置適當的精飼料(由玉米、豆粕和預混料等配合而成),以保障豬群生長階段對營養的需求。”
“保障豬群生長必要的營養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劉加鎮介紹,他們公司與高校合作,根據陸川豬的生長特性配置合適的精飼料,每天定時定量飼喂。據研究表明,對于20公斤生長豬,粗纖維飼料的含量最高為5%-6%;到肥育后期可以適當高些,但不超過8%。對于母豬,日糧中的粗纖維可達10.0%-12%。“所以完全把豬當草食動物來養,粗飼料在日糧中的比例過大,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