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7/21 14:58:00
來源:環球時報
閱讀數:
作者:沈慎輝 奶業從業人員
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費者向中國奶業提出了“與國際標準全面接軌”的要求。什么是國際水準的牛奶不能只講概念,要講標準,講量化的標準。而筆者的觀點是,我們國家牛奶質量之所以提高不快,與其說是因為國家標準“低”,還不如說是我們的牛奶標準分級不合理。
普通消費者可能很少知道,牛奶的標準分級含有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衛生指標,二是營養指標。現在的情況是,我國國家標準中對牛奶的衛生指標定得比較低。其中一個問題是體細胞是不檢的,這會引起內外爭議,因為這項檢驗體現的是奶牛的健康狀況,有乳房炎、乳腺炎的奶牛產的奶是不能喝的。衛生指標中的另一項是微生物指標,牛奶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從擠奶到加工前這一段后期感染造成的,如果是奶廳擠奶,就和奶農沒有太多關系。因此這一項不達標往往不能怪到奶農身上,主要體現的是企業對原奶過程控制的手段和管理水平。
牛奶標準的另一項是營養指標。而實際上,牛奶的安全與否和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沒關系,只和牛奶中體細胞和微生物的數量有關系。因此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是:只針對衛生標準給牛奶分級。
有一件事我們不應該忘記:三聚氰胺事件本質上就是針對牛奶營養指標進行的造假活動。
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把牛奶等級標準明示在包裝上,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去選擇呢?筆者的建議是,一方面我國要總體提高乳品的衛生指標;另一方面,按乳品營養指標的高低,可以分成幾個等級,寫在包裝上。這樣,低等級的牛奶有可能被最后選擇,或不被選擇。這才符合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規律,提高品質才會真的變成企業生存發展的必須選擇。有些宣傳總講概念,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聽不懂,另一方面對從業者也起不到約束的作用。如果消費者能在包裝上看到量化的指標,這種溝通就會更直接有效;如果能在包裝上體現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的生產熱情也會隨之提高。
總之,中國奶業就現狀而言問題不少,但食品安全是我們應當首先應對的挑戰,讓消費者喝上安全、放心的好牛奶,重新樹立對中國乳品的信心,是當務之急。中國奶業的發展仍很有潛力,十幾億人口,牛奶年人均消費已從6公斤達到30多公斤,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但也應該承認,發達國家做了幾百年的事我們要在幾十年趕上去不容易。中國奶業與國際標準全面接軌也許絲毫不亞于中國探月工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