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8/16 9:1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閱讀數:
股市有句諺語,叫“牛市來了,豬都飛上了天”。如今股市低迷,豬肉價格卻已經飛上了天。早市上能聽到買菜的老太太這樣抱怨:本想買二斤里脊炒菜,一看肉價,得了,買二斤肉餡兒回家蒸包子吧。
統計部門的數據佐證了這個事實。6~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創新高,同比增幅都在6%以上,分析人士紛紛指向豬肉。連續兩個月,豬肉價格的同比增幅在50%~60%,成為影響食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國家發改委就此的回應耐人尋味。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即便肉價上漲很快,但國家并不準備大量拋售儲備或者進口豬肉,來打壓國內的生豬價格。為什么呢?肉價上漲,養殖戶得到了實際收益。他還預計,明年春節之后生豬市場將產生過剩,肉價會有新一輪下跌。
乍一聽,這說法有點兒“劫富濟貧”的味道,肉價高漲似乎變成了城市反哺農村的一條通道。其實不然。不少城里人對養豬業十分陌生。管理部門只是表了表態,這結論背后,卻蘊含著中國近幾年養豬方式和豬肉產業格局發生的巨大變化。
先說價格。在當前肉價上漲的抱怨聲中,城里人可能忘了肉價下調的時候。事實上,過去幾年全國生豬平均價格(指批發價格,與市場零售價不同)變化很大。2005年夏秋暴發豬藍耳病,導致母豬和仔豬大量死亡,反映到2007年,豬肉價格急速攀升,到2008年4月達到每公斤18元的高點。然后一直回落,到2009年6月以及2010年6月,豬肉價格都在每公斤10元以下。直到今年才迅速回升,6月超過了歷史高點。也就是說,這幾年肉價經歷了一個完整的“波浪式起伏”。
在這個價格起伏過程中,農村養豬戶經歷可不那么輕松了。有人講述了上海市郊一位農戶的經歷很有典型性。這位叫方榮的農民,2007年看到豬肉價格的上漲,國家又有補貼政策,于是蓋了3間豬棚,花2000元買了兩頭小母豬。2008年上半年,兩頭母豬共產下了20多頭小豬,養了六七個月,豬賣了,賺了近4000元。到了2009年,第二批小豬出欄,肉價卻已經跌得厲害,而飼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分錢也沒賺到!在2010年年初,肉價一直維持低位,方榮索性把兩頭母豬也轉賣給了他人——養不起了。如今豬棚變成了柴草間。
在山西,基層的畜牧調研人員發現,過去兩年的肉價低,導致很多養豬戶退出了豬市。到今年還堅持下來的養殖戶,即便能在高價下掙到一些利潤,但所得還抵不上過去兩年的損失。
這就是讓很多業內人士困惑的“豬周期”魔咒:肉價大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量劇增——肉價下跌——養殖戶淘汰母豬——生豬供應量減少——肉價再次上漲……母豬孕仔6個月,仔豬出欄6個月,一般來看“豬周期”為3年,養豬戶往往是“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
溫家寶總理7月在陜西調研時說:“豬肉價格上漲,農民收入增加,我很高興。但城市中低收入群眾感到難以承受,我有壓力。我們的目標是,既調動農民養豬積極性,又讓城里人吃上價格合理的豬肉。”
這句話道出了“豬周期”給調控者帶來的“兩難”選擇。不少養豬戶抱怨,2007年豬肉上漲較快,國務院出臺了補貼、保險等各類扶持養豬的措施,之后大量游資進入養豬業,生豬數量大幅上升,反而使得2009~2010年兩年價格連續下跌。
從這個意義上,就能理解國家發改委就本輪肉價上漲的說法了。一方面,要給城市低收入階層以補貼;另一方面,則要維護農民養豬的生產積極性。周望軍尤其不忘強調,廣大養殖戶不要過多補欄了,預計到“豬周期”的影響,這是提醒養殖戶們:別老看眼前的利潤,還要看到未來可能的虧損。
事實上,豬肉價格波動背后是中國生豬生產方式的困境。目前中國的生豬需求量每年6.3億頭,但是其中40%為散戶養殖。在有限的規模化養殖份額中,養殖場也多為數百頭到上千頭的小規模,大企業很少。*的生豬養殖企業廣東溫氏集團,生豬養殖量不過500萬~600萬頭。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是“飼料大王”,如今投入幾十億元,要做“養豬大王”,僅在遼寧一省投資,就計劃養豬300萬頭。這位曾經的中國首富認為,養豬是中國農村傳統副業,靠經驗,養殖成本低,而大型集約化的企業養豬,要算人工、廠建、管理,在成本上爭不過小農戶,一直以來不占主流。但現在,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為了發展養豬,這位前首富在幾個產豬大省做了半年多調查,發現農村人口中小于40歲的青壯年勞動力75%都已“轉移”進城了,“精兵強將去創業,年輕力壯去打工,老弱病殘搞農業”。這樣,加上“豬周期”的風險,在農村越來越沒人喜歡養豬了。
他的結論是:養豬市場出現比較大的空當,這個時候誰能把規模搞上去,誰就有大機會。
有點兒像中國股市,經歷過幾次大波動之后,資金有限的散戶們就漸漸被淘汰出局了,基金等機構客戶成為市場主流。有人比喻說,資本市場以“恐龍時代”替代了“爬蟲時代”,大家伙成為市場的主導者。
新希望是民營農業龍頭企業,中糧集團是國企控股的大型央企。去年豬肉跌價,中糧斥巨資“大手筆”殺入生豬養殖業。在天津、江蘇和湖北建立三大生豬基地,生豬出欄量從零開始,迅速達到150萬頭。今年豬肉價漲,中糧又把日本的食品巨頭三菱、伊藤忠等拉入合資公司,出資100億元再度砸向生豬養殖和加工領域。有分析說,在中糧集團的規劃目標中,生豬養殖最終將達到3000萬~4000萬頭。
其實在2007~2008年那輪豬肉“牛市”中,跨國投行高盛就開始布局中國生豬養殖業,他們投資兩三億美元,在福建、湖南等地養豬150萬頭,加上之前高盛投資雙匯、雨潤兩家國內肉食品加工領域的龍頭企業,全面滲透中國豬肉產業鏈的姿態相當明確。
致力于扮演中國“豬老板”的另一家國際銀行叫做德意志銀行,2008年他們注資6000萬美元,收購上海宏博集團養豬場的30%股份,還花了同樣多的銀子,注資天津寶迪農業集團——同樣是一家高速成長的肉食加工企業。
當養豬“散戶”們揮淚告別傳統手藝的時候,國企、民企、外資,各路產業集團邁著大步奔向國內養豬業。那些為肉價上漲而緊張的城里人,可能會忽略這個豬肉行業重大的“生態變局”。
人們都寄希望于規模化的、集約式的“工業化養豬”,能夠熨平“散戶”養豬不可克服的“豬周期”,使得肉價的波動趨于平穩。而那些“大型食肉動物”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打造“全產業鏈”,以及通過產業創新掙更多的利潤。
新希望集團在上海搞了“滋生活”鮮肉連鎖店,這種定位于大、中城市高端肉品零售店,顯然是要以品質取勝,而盡量避免價格之爭。還有產業投資者,正在主推“冷鮮肉”的消費觀念,這種豬肉在加工、流通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0~4℃范圍內,使得肉質保持*口感和最好的營養成分,有點類似奶制品行業的巴氏殺菌鮮奶。
筆者曾到蒙牛集團參觀,他們生產“高檔奶”的奶牛,每天都有專人按摩,定期洗澡,吃各種“營養套餐”飼料,平常還要聽交響樂調理心情。養豬進入“恐龍時代”,企業家們是否會通過科研創新,養出更具價值也有更高價格的“高檔豬”?這當然是現在那些“散戶”養豬者難以想象的事情。
不過,面對集約化養豬的呼聲,城里人對未來還是有些隱隱的擔憂:就像現代化養雞廠出產的“西裝雞”所帶來的困惑一樣,以后豬肉價格也許不再讓人操心了,可到那時,豬還是從前那個豬嗎?我們會不會還要跑去農村,千方百計要買“散養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