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21 16:07:00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
9月19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降低牛羊等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收費,多項種類降幅都達30%以上。此舉旨在降低農副產品流通環節成本,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下調肉類價格。
7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份數據顯示,豬肉價格上漲57.1%,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37個百分點,占CPI漲幅的21.4%。為什么會出現“豬肉領漲”的怪現象?專家分析認為主要和飼料價格上漲、人工費用增加、疫情等原因有關。這種解釋當然有道理,但卻忽略了不合理的收費人為抬高豬肉成本這一因素。
理清肉價里的不合理收費,是關乎民生的大事。生豬進入市場,到底承載了多少不合理費用?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一負責人介紹,仔豬到屠宰完成共需繳15種費用,除檢驗檢疫費、經營稅等合理稅費外,還有類似教育附加費、城市建設管理費等和養豬產業關系不大的稅費。這些費用加起來大約1頭豬要收六七十元,其中檢驗檢疫費占六七元。不可否認,這些費用的最終承擔者還是消費者。
看來,這些費用都是固定收費項目,現在的問題在于,這些費用都是合理的嗎?生豬進入市場,卻要承擔很多無關的費用,這如同把馬嘴安到牛頭上,顯然不甚合理。即便是檢疫費等看似合理收費項目,在收費標準上,恐怕也得重新考量。比如,檢驗檢疫的成本到底是多少?需要明確。并且,從保障百姓健康角度來看,檢驗檢疫行為應該是政府責任,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實現檢驗檢疫“零收費”。
兩部委下發通知調降與肉價相關的各項費用,這樣的做法值得贊賞,但筆者更希望看到,更多部門能正視不合理收費等“另類”因素,在收費項目設置上與時俱進,增強其科學合理性。因為,這些“另類”收費平時躲藏在暗處,卻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豬肉成本,而對此長期以來的不夠重視,使得這些收費陷入一種習慣性的怪圈。要消除這些“另類”因素對肉價的影響,相關舉措就不應該是臨時性的,而應該形成長期性的制度安排。
從一些數據來看,現在一些城市財政收入不斷增加,如果說當初檢驗檢疫收費是基于資金不足等客觀原因,那么在今天,對于很多城市而言,檢驗檢疫收費已經不再是不收不行了。“另類”收費能否走出臨時性考量,進而發揮制度力量,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