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26 14:44:00 來源:博亞和訊網 閱讀數:
因成本上漲和生豬存欄量減少,2011年豬價和肉價高漲成為生豬市場的主調。
“這次豬肉價格上漲的性質,不是人為炒作,而是產業結構調整中的綜合因素。”相關人士認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原因包括這樣幾方面:一是成本的漲價問題。豬飼料70%來自玉米,玉米去年的平均價是2116元/噸,今年的平均價就達到了2426元/噸。再看勞動力成本,上海松林工貿有限公司僅200多人一年的酬勞,就得支出1000多萬元,每年至少以15%的速度在遞增。來自市農委畜牧辦的統計數據也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市郊生豬養殖行業的用工成本上漲30%左右。另外,運輸成本也大幅增加。在曹安批發市場做了15年豬肉批發生意的經銷商袁先生說,自己銷售的豬肉主要來自江西、河南等地,現在平均每公斤豬肉的運輸成本在..6元,而以前只有0.4元,上漲幅度達50%。
二是生豬存欄量減少。不僅因為今年豬的疫病集中爆發,而且前幾輪漲跌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積極性。松林公司負責人透露,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至2010年上半年,豬肉價格一路走低,最低時每斤毛豬的價格不過5元。“那段時間生豬養得越多,虧得越多,養一頭豬就得虧200多元。”因此,今年全國各地的母豬大量減少,致使苗豬的數量也大量減少。業內人士表示,一般規律來看,如果市場上生豬的供應量減少5%,就會帶動豬肉的價格上漲20%左右。
三是規模化養豬場跟進的速度,趕不上散戶退出的速度。現在農民求職門路多了,散戶養豬的積極性不高,而建立規模化養豬場需要考慮土地、環境保護等諸多問題,審批也不容易。
中國生豬預警網數據顯示,2011年9月,全國出欄母豬、仔豬均價分別為13.8元/公斤,19.69元/公斤,環比漲幅仍達7.81%、8.6%;豬肉均價為21.51元/公斤,環比也增長6.91%。
方正證券研究員陳光堯分析,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原因主要是生豬存欄數量不足和供不應求。去年年初,“藍耳病”導致大量能繁母豬死亡。今年上半年低溫也使很多仔豬被凍死,導致仔豬供應量不足,能繁母豬和仔豬存欄量雙雙減少。
“去年豬價低迷使得很多散戶退出養殖,生豬供應大幅減少,而規模化養殖很難在短期內補上這個缺。”陳光堯直言。豬肉消費剛性需求和豬源緊缺的矛盾短期內無法緩解,下半年豬肉價格仍將維持高位。
此波豬價的飆漲,與占據全國生豬養殖半壁江山的散戶們紛紛卸甲關系密切。2009年,由于豬價低迷,大量養豬農民散戶逃離養殖行業,導致生豬存欄量大減。
“養殖成本居高不下,市場信息不對稱,盈利空間被大量壓縮。”大康牧業董事長陳黎明坦言。
9月中旬,玉米、豆粕、小麥麩的均價分別為2.41元/公斤、3.48元/公斤、2.98元/公斤左右,比去年同期分別漲了20.5%、5.1%、16.9%,“上半年飼養人員工資更是漲了30%以上。”
受行業形勢倒逼,生豬養殖開始加速由散戶養殖為主向規模養殖為主轉型。部分處于行業前列的生豬上市公司,憑藉資金和規模優勢,紛紛開始加大規模化養殖力度。
2010年,新五豐變更募集資金投向,將1.15億元未使用募集資金投向湖南省衡陽地區“公司+適當規模小農場”建設項目。“規模化養殖企業在豬價大幅波動時,不會盲目擴產或減產,而且抗風險能力比較強,監管也相對容易。”新五豐董秘羅雁飛說。
不過養殖模式轉型并非一帆風順,轉型陣痛如影隨形。由于散戶大量退出生豬養殖,而規模化養殖并未完全跟上,造成前后脫節,此次豬源緊缺即是轉型陣痛例證。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目前,我國生豬養殖場的養殖規模普遍偏小且布局分散,年出欄5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企業合計出欄數占全國總出欄數僅為0.64%。即便是規模*的龍頭企業溫氏集團,2010年生豬出欄量為505萬頭,占全國出欄生豬總量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