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9/26 16:53:00 來源:南方周末 閱讀數:
豬肉漲價了,央行和財政部都高度緊張,加息、補貼都用上了。
在我看來,豬肉漲價,大可不必緊張,更沒有必要“畏豬如虎”地揮舞宏觀調控的大棒。其實,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豬肉價格半年內必然回落,到明年8月豬肉價格就會跌去30%多。我這個判斷的依據主要有二:
第一,生豬經濟是低門檻經濟,我國有數億個生產主體,并且不受區域性限制,任何地方都可以生產。加上我國生豬生產專業化、社會化水平在很多地方已經很高了,一個70歲的老人,甚至一個殘疾人,一年也可以輕輕松松出欄數百頭生豬。一般而言,只要有利可圖,生豬供給6-8個月就可以明顯改善。但由于母豬從喂養到受精產仔的周期要1年多一點的時間,所以,受母豬生產周期較長的約束,豬肉從漲價到價格回落,大約需要20個月。如果本次豬肉漲價從2006年12月份算起,價格回落到正常水平應該在2008年的 7月前后。
第二,生豬生產者和消費者兩大陣營勢均力敵,生產者不能控制市場,消費者也不能控制市場。只要政府部門不和豬肉經營商合謀,豬肉價格幾乎完全由供求狀況決定,市場機制起作用,豬肉價格的漲落是遵循市場規律的。正常生產水平下,小豬出生到生豬出欄,大約需要6個月。
在豬肉供應短缺的時候,約束生豬生產和供給的瓶頸是母豬數量有限。要在短期內增加母豬的數量,央行和財政部幾乎沒有什么好使的宏觀調控措施。
措施一:央行加息。這加息既不能增加母豬的數量,也不能激勵母豬早產仔、多產仔。央行PK母豬,給人滑天下之大稽的感覺。
措施二:財政補貼窮人購買豬肉。窮人難得到補貼且不說,假如窮人得到了補貼,這豬肉價格不就漲得更高了?補貼不就白補貼了嗎?
措施三:財政補貼生豬生產。財政補貼生豬生產者,是為了激勵養豬積極性。豬肉漲價時,這個措施是錯誤的,因為豬肉漲價時,生豬生產者不是沒有生產積極性,而是子豬數量有限制約了生產。
措施四:財政補貼母豬生產。豬肉漲價時,補貼母豬生產者也不對,因為母豬生產者積極性非常高,母豬生長周期較長而無法縮短是剛性的。恰恰相反,豬肉漲價時對母豬生產進行補貼,對快速改善豬肉供給、穩定市場不僅沒有好處,還會導致母豬數量非正常增長,埋下豬肉價格快速走入下一個谷底的禍根。市場經濟,有暴跌就有暴漲。這不僅不利于豬肉市場的長期穩定,只會加劇市場大起大落。1980年代以來,我國的豬肉市場價格,暴漲(毛豬價格7元/斤以上)到暴跌(毛豬價格2.5元/斤以下)的輪回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大約3-4年一個周期,這與政府調控措施不當高度相關。既傷害生豬生產者,也傷害消費者。
在我看來,豬肉漲價時,宏觀調控是沒有作用的。但這并不是說政府在穩定豬肉市場方面無事可做。如果政府想有所作為,應該是在豬肉價格快走入低谷(不是漲價)的時候,集中資源對母豬基地的母豬飼養大戶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或貼息貸款,以盡量保存母豬基地的母豬存欄數量,便于在豬肉供應短缺的時候快速恢復生產和供給,穩定市場。當然,還可以儲備一定數量的豬肉。如果這樣做了,豬肉漲價到價格回落的周期就可以縮短為10個月左右,幅度也會小很多,完全可以避免暴漲暴跌。
豬肉漲價,增加供應,關鍵是要增加母豬的數量。央行的領導們請注意:加息PK母豬不好使。在豬肉漲價時,央行最好不要動作,這個事交給市場好了。財政部領導們請注意:財政部有錢就花在母豬基地的母豬身上,并且要在豬肉價格快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的時刻,主動給母豬送溫情。
豬肉供需問題,市場機制是可以調節的,政府不要太多操心。市場大起大落往往就是政府操心操出來的。如,在漲價的時候胡亂補貼,就埋下了大起大落的禍根。
政府應該慎重揮舞宏觀調控的大棒。如果政府實在想有所作為,也必須順應市場機制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