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11/22 10:22:00 來源:國際商報 閱讀數:
“洋豬肉今年進口額將超過100萬噸,從而打破2008年的歷史最高紀錄91萬噸。”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如是說。
這將為今年洋豬肉的頻頻亮相再次劃上一個閃亮的驚嘆號。受國內豬肉價格不斷攀高吸引,洋豬肉不遠萬里登陸中國。
但大舉進入中國的洋豬肉,能否解決中國豬肉市場長期供需矛盾之憂?
洋豬肉量價齊漲
中國是肉類消費大國,尤以豬肉最受歡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肉類總產量達7925萬噸,其中豬肉5070萬噸,占比達64%。
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居高不下的價格,成為洋豬肉搶灘中國市場的原動力。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楊振海指出,今年以來國內肉價漲幅明顯,創三年新高,成為刺激肉類進口的重要因素。雖然11月份肉價已經開始出現回落趨勢,但受成本支撐,這種高位態勢還會保持一段時間。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9月份,我國進口豬肉87萬噸,總額達12.4億美元,數量、金額同比增幅分別為45%、101%,量、價增幅顯著,尤其是價格翻了一倍。進口三大主要來源國為美國、丹麥、加拿大。
另據上海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當月進口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進口平均價格進一步上漲至每噸2171美元,為2008年8月以來首次突破每噸2000美元。
據了解,已有不少國家紛紛看準大好形勢奔赴中國尋覓商機。近期,墨西哥、芬蘭等國派團訪華,意圖與中國簽署豬肉出口協議。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養殖成本的上升和風險加劇,國內部分散戶開始選擇退出,而規模化養殖未能及時補上。從中長期來看,國內豬肉供給將保持緊平衡狀態。未來大量進口“洋豬肉”或將成為常態。不過洋豬肉進口結構尚有不合理之處。
上海大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口部高級副經理吳云剛透露,實際上,進口豬肉指代的是鮮凍肉及其副產品(即豬雜,包括頭、尾和內臟等),而后者占比達90%,鮮凍肉的比例僅為10%左右。“因外國人不喜食豬內臟,所以大量出口,在中國市場價格優勢明顯。而鮮凍肉價格較高,加上12%的進口關稅,不如副產品有優勢,所以進口占比小。”可見,進入中國的洋豬肉并非想象的那般“質優價廉”兼得,其結構比例也需要進一步調整。
短期平抑國內肉價
洋豬肉登陸對國內市場究竟是救急還是沖擊,在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馬闖看來,豬肉近期價格已經出現了“大頭朝下”的局面。
據商務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11月7日至13日豬肉價格下降1.9%,自9月中旬以來累計下降8.2%。
馬闖分析其原因時指出,豬肉價格小幅下調,主要是由于短期內進口豬肉增加了供給,另一方面則是前期豬肉價高抑制了消費需求,消費者盡量少買或者轉向購買更便宜的雞肉。此外11月下旬豬肉補欄量增加了6.8%。上述因素共同導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出于對國內市場的關切,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喬玉鋒直言“對進口豬肉非常反對”。
他的反對理由如下:一是國內豬肉供給充足,不需要進口,進口只會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打壓好不容易升上來的價格,將引發整個豬肉價格市場動蕩;二是進口豬肉含有“新型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令檢測機構防不勝防;三是進口貿易公司不能只顧公司利益,而忽視國家長遠利益。
在他看來,為了短期平抑肉價而大舉進口洋豬肉是一種短視行為。“在肉類消費者面前討巧,卻傷了養豬農民的心,"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樣完全沒有必要。”
馬闖也表示,曾經大力呼吁“豬肉價格軟著陸”,因其直線上漲或下跌對尚不成熟的市場都是毀滅性打擊。尤其是下跌時,缺乏價格支撐的豬肉廠家將功虧一簣。他認為,政府應該穩住大局,不要急于大量進口、拋售凍儲肉而造成價格急跌。
與喬玉鋒的觀點相對的其他觀點認為,進口豬肉將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并通過行業競爭促進國內肉類行業的發展,對洋豬肉大可不必驚呼“狼來了”。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郭會勇就認為,進口豬肉的增長難從根本上改變國內供需矛盾,全球豬肉貿易量為600多萬噸,而中國的消費量為5000多萬噸,進口豬肉對于彌補國內的供需缺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國內生豬養殖的“七寸”
即便豬肉進口放緩,國內生豬養殖自身的發展并未讓人安心。洋豬肉的大波來襲的確為行業再次反思國內肉類產業敲響了警鐘。
反觀國內生豬供給現狀,仍停留在“小散亂”的低水平階段,難以彌補長期供需缺口。
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高觀說,解決中國豬肉供給矛盾的“七寸”在于提高規模化養殖水平。目前國內生豬養殖以散養為主,散養戶占比達七成。而且與往年的“見好則上”情況不同,即使在豬肉價格高企的情況下,散養戶也大多保持了觀望態度,因投入成本增加,飼料、仔豬、人工樣樣漲價,疫病風險也因此加大。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步伐加快,農民進城打工日益增多,吃肉的人多,養豬的人少,所以未來中國豬肉只能寄希望于規模化養殖,提高養殖水平刻不容緩。”高觀說。
但他亦指出,標準化養殖瓶頸有三:一是占地多,二是資金緊張,三是污染嚴重。
他建議“農牧結合”,即把豬糞和種植業結合起來,既能防止污染,又能改良土壤,增加農作物產量,形成良性循環。
而提及資金鏈方面的缺口,他認為國家需要加大投入,并通過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來帶動行業發展。